俗云,「留財不如留德。」這句話每個人都朗朗上口,但是真正能透徹這句話的真諦並不多,因為留財永遠比留德簡單。想要留德就要以身作則,心念與行為都要以善良、和氣為出發點,不計較、不比較,歡喜付出,一般人用習氣做人做事,以自己的立場看事情,少了體恤和善解,所以能留下來的德,顯得薄弱。
有一位律師,童年時爸媽忙於工作,總是七早八早就出門上班,自己的三餐和洗漱都是由阿嬤處理。律師的阿嬤今年九十歲了,耳聰目明、健步如飛,問她老人家如何保養,她總是不厭其煩跟眾人說,「福氣要做來囤,不要做來抵。」律師的成長過程受到阿嬤身教言教的啟發,法律系畢業後考上國考跟阿嬤的為人處事有很大的關係。
律師說,阿嬤給自己三個啟發,第一個發啟是「甘願做」。年輕時的阿嬤早出晚歸,要做三公頃的地,還要照顧公婆,照顧三個孩子,從天還沒有亮就出門,一直做到摸黑才進家門,做得很多,吃得很少,而且從來不抱怨。第二個啟發是「簡樸」。律師記得小時候阿嬤為他洗澡的水都只有臉盆的三分之一,洗澡水用來澆菜、洗衣服,一水好幾用,衣服穿到破、東西用到壞,無法縫補和修理才會丟掉。第三個啟發是「只問耕耘」。大學畢業後第一年的國家考試落榜了,律師非常沮喪,阿嬤知道了,沒有責備也沒有叫他多用功,而是吩咐他多做善事,對別人多付出關心,一個人付出之後難免計較收獲,可是阿嬤卻只在乎自己付出了多少。
跟在阿嬤身邊久了,律師終於知道阿嬤的人生保養品摻了什麼原料,那就是甘願做歡喜受,珍惜物資愛惜資源,不計較不比較,但求付出不求回報。短短一行字,阿嬤用一生去實踐,這就是德,一行德,需要數十年身體力行才能轉化為祖德庇蔭子孫。總是,知易行難,我們要難行能行,身體力行。
#留財不如留德
#祖德
#積善之家有餘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