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倫之死,看政治與格局-續
政治,
看的是人。
格局,
看的也是人。
讓我們來先說說政治。
解讀政治,
要解讀的是:
「這人背後站的是甚麼人?」
舉個例子:
比如曹操要殺楊修
單純研究「楊修是怎麼惹到曹操」是沒用的
曹操真正要殺楊修的原因
是因為楊修在曹丕、曹植的接班政治鬥爭中選了曹植
而最後曹操屬意曹丕接班
因此楊修非死不可。
(一方面表態,
另一方面削弱曹植能與曹丕競爭的實力)
再舉個例子:
毛澤東為什麼發動文化大革命呢?
因為此前錯誤發動「大躍進」後
引發「三年自然災害」
導致偉大領袖在黨內威信大減,
大權旁落,
黨內漸漸以劉少奇、鄧小平為首領導
此時偉大領袖感覺到:
他這邊沒站人了,
得拉些人陪他繼續打游擊!
因此偉大領袖寫了
「久有凌雲志,
重上井岡山。」
的名句
發動文化大革命
將全中國的青年都化作紅衛兵
拉到偉大領袖身後以壯聲勢
藉此打倒「走資派」劉鄧集團
從以上的政治事件
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政治,
講的不是個人好惡。
政治講的是:
你背後的人馬是誰?
你背後的人馬有多少?
你背後的人馬夠力不夠力?
了解這點
我們再回來看林冲火併王倫
林冲剛剛上梁山的時候
孤身一人
完全沒有籌碼能與王倫較量
那時,
王倫讓林冲納投名狀
林冲就得納
可是過了數月
待得「智取七人組」上山之後
狀況可不是這樣
要知道解讀《水滸》的一把鑰匙
就是去看各人的「職業出身」。
林冲是甚麼職業出身的?
林冲可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啊!
想像一下:
如果你是梁山上頭的那「五七百個小嘍囉」
你會靠向王倫杜千宋萬朱貴
還是林冲?
「林教頭,
您知道咱們上次去打家劫舍的時候,
被幾個屯子上的團練給砍死了好幾個兄弟啊!」
「知不知道刀法要纏頭裹腦?
這纏頭裹腦練好了,
保你不被人家砍掉腦袋。」
「操他姥姥的,
我那小弟王二痲子如果早知道這纏頭裹腦,
就不會死在上次搶樂家屯子的一場廝殺裏了.....」
「還有啊,
棍子舞花沒用,舞花無力,一敲就掉棍;
玩棍子要練立棍與煞棍,練好這兩項,
保你十幾人近不了身!」
「林教頭!林大哥!
快教咱們,咱們若早知道這些,
就......」
要知道
「打家劫舍」也是要成本的
而且玩的成本是「命」
沒有人會跟「命」過不去
梁山上原來的「五七百個小嘍囉」
是沒訓練過的雜碎
可是林冲是誰?
林冲是專門訓練東京禁衛軍的「教頭」
這林教頭只要教這些「小嘍囉」一招半式
「小嘍囉」們在真實的廝殺戰場上
就能多一分活下來的機率
梁山上
王倫是秀才
杜千宋萬都是打手
朱貴是客棧老闆
對於「五七百個小嘍囉」來說
誰最重要?
小嘍囉們最有可能站在誰的背後挺誰?
林冲收攏人心以後
要火併幹掉王倫、
要推舉新來的晁蓋大哥坐第一把交椅
又怎麼會有人敢反對?
看政治,
最重要的就是看有多少人站在這個人背後。
王倫千算萬算
算到了林冲不爽他
算到了杜千宋萬都挺他
可是王倫沒算到的是
原來歸他指揮的「五七百個小嘍囉」
可能,又或者絕對,在林冲上山後;
一點一滴地默默地站到了林冲的背後。
這就是真實政治的現實與殘酷。
再說格局。
政治看人,
格局也看的是人。
當我們說一個人「格局大」,
意思是他考慮事情的時候,
不是單單考慮他個人的利益,
而是考慮「一個群體的利益」。
比如研究癌症新藥的化學家
又比如計畫讓人類移居月球的科學家
我們都會說這些人「格局很大」
因為他們都是從全人類的角度出發
去考量得失。
我們不會說亞森羅蘋或福爾摩斯格局很大
因為他們倆考慮的只是很小、甚至只是自己的得失。
最後多說一嘴:
老衲寫很多文章
考慮的也不是個人得失
而是傳統武學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格局大不大?
任人評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