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對風險管理相關的文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發現這是一個非常有深度且多樣化的主題。無論是資金控管、資產配置,還是低波動,都蘊藏著不同的策略與方法,讓人著迷。透過深入研究,我逐漸了解如何在投資中平衡風險與收益,進一步提升投資組合的穩定性與效益。這種探索讓我發現,風險控管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值得持續學習與實踐。
在投資世界中,投資人往往將目光集中在報酬率上,認為收益越高,投資就越成功。然而,忽視波動度(Volatility)和最大回撤(Maximum Drawdown, MDD)可能會讓投資策略埋下潛在風險。本文將深入探討為什麼波動度和最大回撤對投資決策至關重要,並分析其對投資績效和心理的影響。
每次回測過去的數據時,我總會認為報酬越高越好,回檔稍大一點也無所謂,反正只要撐過去就行。然而,經過兩年的實戰後,我逐漸意識到,報酬率絕對不是唯一重要的指標,還有許多其他值得深思的方向。
在這段期間,我開始重新審視傳統資產配置的優缺點,並逐步轉向動態資產配置,發現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但非常有趣的領域。在過去三年中,我不斷優化、嘗試和建立自己的投資策略,原因很簡單:我不想只滿足於傳統資產配置所帶來的平均報酬。我相信,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實現更高效的資產運用。
事實上,這些方法確實存在,並非如網路上所說只能乖乖遵循傳統資產配置。這段探索過程也讓我深刻體會到,獨立思考的價值無可取代。每一次的嘗試,都讓我更加確信,投資不僅僅是數字的遊戲,更是理念與策略的結晶。
波動度對槓桿產品的影響尤為顯著,特別是對槓桿ETF或複利計算的資產。即使資產價格回到原點,因波動累積帶來的損耗,實際回報可能低於預期。
舉例: 假設資產連續兩日跌幅分別為10%和10%,理論跌幅應為20%,但實際價值剩餘:
實際跌幅為19%。這種損耗在高波動資產中尤為明顯。
波動性較低的資產,即使報酬率略低,但其穩定性有助於累積長期複利收益,讓投資者更容易達成財務目標。
隨著資產規模的增長,波動度的重要性遠超過報酬率。對於資產規模較小的投資者,例如擁有 100 萬資產的個人,10% 的回撤僅意味著 10 萬的損失,可能仍在可接受範圍內。然而,當資產規模擴大到 1 億時,10% 的回撤意味著損失高達 1,000 萬,這對投資人的心理與財務安全將帶來極大衝擊。
因此,在資產規模逐步擴大的過程中,如何控制波動度、降低回撤,成為投資成功的關鍵因素。穩定的波動控制不僅有助於減少極端損失,還能幫助投資者保持冷靜,避免因短期恐慌而錯過長期回報機會。正因如此,隨著資產規模增長,穩定性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單純追求報酬率。
當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時,回本所需的增幅是非線性的。例如:
因此,控制最大回撤是確保資產生存的關鍵。
與波動度相比,最大回撤能更直接地反映資產面臨的極端損失風險。
當資產經歷重大回撤時,投資人可能喪失信心,提前賣出,甚至完全放棄原定的長期投資計劃。適度控制回撤幅度能幫助投資人堅持策略。
最大回撤越小,資產累積長期複利收益的能力越強:
起初,我是透過槓桿型ETF搭配現金進行風險控管,目的是避免在多頭市場延續很長時間後仍保持100%的曝險。然而,最近我有了新的想法,開始探索新的組合策略。
這次,我考慮將低波動ETF與美國中期公債結合,並進一步利用槓桿來放大投資效益。槓桿的實現方式可以多樣化,例如股票質押、信用貸款、房屋增貸等,視資金狀況與個人需求靈活選擇。當然,槓桿的最佳倍數取決於投資者的資金實力與風險承受能力,這是需要慎重考量的重要因素。
此外,在這個策略中,低波動ETF的穩定性與公債的避險特性能形成一定程度的互補,再通過槓桿進一步提升資金利用率。這種配置不僅能應對市場波動,還有潛力實現更高的資產成長。
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內容,但這部分就先告一段落。未來,我也會繼續撰寫與風險控管相關的文章,分享更多深入的見解。雖然風險管理的大方向不會改變,但技巧的執行必須謹守核心,避免偏離初衷。
槓桿型ETF搭配現金,以及低波動ETF結合美國公債加本金槓桿,這兩種策略其實是可以同時運行的,各自具備不同的優勢與應用場景。但最重要的是,無論採取哪種策略,都要保持獨立思考,根據自身的目標與風險承受能力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