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今年四月份開始認真經營Threads,以自媒體為媒介為我獲取「顧客」之後,對於自媒體的經營也有了更多心得。
同時,我也注意到越來越多同儕想透過「自媒體」開啟線上事業,然而他們當中有很多人有「認知誤區」。
今天想來分享,我如今觀察到的「自媒體生態」,以及分析「為什麼有人做了許久,依然無法開出花來?」、「做起來的人具備哪些條件?」。
通常「自媒體做不起來的人」都有一個誤區,以為自媒體做得好就是「流量大」,「點讚數多」,有更高機率成名,就能開啟線上事業。
這是過去經營自媒體的方式,現在早已不缺少「點讚數多」的貼文了。
如今的貼文數量太多了,不斷迭代、推陳出新,人們停留在每個貼文的時間是以「秒」來計算。根本沒時間了解「你是誰?」,何況成名。
你很難再透過成為網紅,等品牌找你代言,開啟你的線上事業。
那麼自媒體的意義是什麼?
自媒體的意義在於它是「免費的行銷工具」。你能利用這個免費的「槓桿」幫自己的品牌/商品/服務做宣傳。你在網上發一篇文,最低「幾百個」流量,也比在外面發「幾百張」傳單,來的有效率。甚至文中只要「點出關鍵字」,現在的演算法就能精準的投放到「你定位的潛在客戶」面前。
因此,在發貼文之前,你就要清楚獲得「流量」的目的是什麼,比方說「賣東西」、「讓人更認識你的品牌」、「了解你能幫我解決什麼問題」。
如果你不清楚這篇貼文的目的是什麼,只是一味的「嘩眾取寵」當網路上的「小丑」,流量雖大,但沒有相對應的「轉化」,只是「白白浪費流量」而已。
剛才強調你要有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才是最好做自媒體的方式,另一大原因在於這樣你才能持續地在社群上發文。
以我為例,作為一個「有深度的內容創業者兼生涯咨詢師」,我平時深耕的領域是「長文」,因此我是如何做自媒體的?把長文中的「精彩片段」擷取出來,變成一篇Threads。整個過程花不了我5分鐘。
因為投入的時間成本低,我也不會因為「數據結果」高低而影響情緒。甚至有時不小心踩中熱點,成為爆文,還覺得自己賺了。
再比如有些人是以「攝影」見長,本身就累積了許多攝影作品,把好的攝影作品順便發到網路上,也是「舉手之舉」罷了。
最難以堅持的,就是為了發自媒體,而精心花了許多時間去搜集素材、編輯、發文。以前同類型的競爭者不多,還比較容易「出線」。現在往往一開始「難以有什麼水花」,你投入了這麼多時間成本,自然更在乎數據成果,假如不符合心中期待(很大機率發生),你就會因為「感到不值得」而放棄。
因此,假如一件事本身要花你很多時間,那就別再做了。堅持也是痛苦。你要做的事是找到「你平時就在堅持做的事情(也就是你真正的興趣/原本的事業)」,再把你的成果放到自媒體上。
看到這裡你應該明白,為什麼你上了這麼多自媒體課程,甚至依照它給的技巧,依然沒什麼成效。
因為你根本還不知道自己能「賣什麼」,也不清楚「自己擅長的事情」,只是寄希望於「博得關注後,可能未來有變現機會」。
然而這招已經在「滿大街都希望成為網紅,開啟線上事業」的當下,不管用了。
因此,如果上了這麼久的課程、看了這麼多攻略,依然沒效果,你要做的「不是看更多攻略」,而是靜下心來思考,「我有哪些獨特賣點?」、「我擅長什麼?」、「能提供給別人什麼價值?」
假如沒有,你要做的是「開始磨練一項技能」。
自媒體只是「個人能力的放大器」,不是「魔法棒」。如果你本身在日常生活就是「缺乏亮點」的人,放在自媒體上也不會開出花來。
千萬不要為了博取關注而做「網路小丑」,街邊的小丑還能「收零錢」,當網路小丑別人只會一笑置之,就把你滑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