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好奇我的「創作過程」。我是如何想選題,又是如何思考每一個題材的切入點?
事實上,我屁股坐在電腦面前「寫文」的時間並不多(大約2個小時),但是我其餘時間都在「認真生活」,比方說看到一段文字、聽到一段對話,有了觸動,進而引發我對某個議題的思考和感悟。
也就是,我真正的創作過程其實是在「平日的生活中」,寫文只是把「平時的思考」最終呈現出來而已。
有段時間我發現自己「想寫卻寫不出東西來」,深挖原因,發現是自己忙到「少了留白時間」做「深度思考」。
一個人缺乏思考,是難以寫出一篇「有深度的文章」的。
為什麼?
一個想要對外發表的「公開寫作」,一定是此人有「想要顛覆傳統」的觀點,或者「想要重申大家遺忘已久」的議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對周遭環境有相當程度的觀察,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待「大家習以為常的」生活,從中發現人們「缺塊、可笑、執迷不悟的地方」。這些都需要花時間動腦筋。
在我看來,所有的創作越來越需要「創新性」。生成式AI出現之後,世界上已經不缺少內容了。
以往類似傳統媒體的「播報類內容」,比如某地發生的事件、明星的最新動態。
或是「整理類內容」,比如蘋果公司最新發布的產品有什麼新功能?這本書講了哪些要點?都會因為這類內容生成十分容易,重複性過高,快速被淘汰。
但世界依舊稀缺的是「有創新觀點」的文章。
在我看來,未來的創作趨勢會偏向於具有深度洞察和個人視角的作品,而非僅僅是信息的堆砌。那些能夠提供獨特觀點、啟發思考、甚至引發共鳴的創作,才會在人潮中脫穎而出。
因此,無論是寫作還是其他形式的創作,如何融入自己的體驗、感受以及思考,創造出與眾不同的內容,變得至關重要。
要能寫出具有「深度洞察和個人視角」的作品,需要有「批判性思考」。然而批判性思考不是「為反駁而反駁」、為了激起注意而「盲目開戰」。
你為了吸引人注意當然可以用「聳動的標題」,然而你的內容需要能「自圓其說」,來支撐你聳動標題的合理性,不然就會淪為「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惹人嫌。
因此,如何寫出「有深度洞察力」的文章?以下是我的方法。
任何的論點都脫離不了「因和果」,因為...所以...。但是當一個論述太司空見慣了,最後就會只留下「所以」之後的內容,也漸漸變成大家所認為的「理所應當」的答案。
然而很多時候,時空背景環境變了,當時的「因」不再成立,「果」也就缺乏立足之地,開始動搖。
比如說在疫情之前,我們都要「通勤去上班」,而沒有「線上辦公」的選項,所以我們偏向居住在「靠近公司的地方」。然而疫情之後人們學會「線上辦公」,這個「因」開始動搖,「一定要居住在靠近公司的地方」的觀點也就不再「理所應當」成立了。
因此如何挖掘「獨特的觀點」?就是不斷觀察哪些「因」跟隨社會環境變動,開始搖搖欲墜。
你透過「電子產品」看到的世界,已經不再是客觀的世界,而是科技公司想要你看到的世界。
現在的演算法已經成熟到一個地步,他完全能掌握你的喜好,精準投餵你感興趣的「對味內容」,或是讓你忍不住開罵的「對立內容」。
你喜歡的東西會不斷出現,討厭的東西被你消失不見,加厚你的同溫層。
如果要寫出有深度的文章,一定要理解「事物的對立觀點」,他們在想什麼?為什麼他們會這麼想?在別人反駁之前就已經想到他們的立場,並且預想如何反擊。
因此走出演算法的牢籠沒有別的方法,只有放下電子產品,走進書店或圖書館,自己去廣泛蒐集各家說法才可以。
搞笑的是,我認為我的議論能力是由學習「英語寫作」習得的。
英語相對中文,是一個更講究邏輯、前後連貫、因果關係緊密的語言。你的文章開頭就是「主要立場」,接著每個段落都是支撐這個立場的「觀點和論據(supporting argument)」
因此我習慣寫四個段落,首段寫主旨,接著三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是一個支撐「立場」的觀點及其論據。
為什麼是三個?
三個角才能支撐一個檯面。
一個角度寫的再好再深,別人也會覺得是「不經拷打」的「一方說法」。三個角度至少能確保覆蓋較廣的面向,並且總有一個面向能針對不同人群,擊中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