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素養 原住民教育的未來展望

#法學素養 原住民教育的未來展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因字數限制,因此完整版這裡看!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gjkLN1Aou3iZswne2lqChIJSIL9O_A3e/view?usp=sharing

● 結論: 完善的原住民教育政策絕不是全然侷限於學校的行動影響,而是創造一個原住民的 「友善社會」,以需要被延續的事物-原住民的語言及知識為社會的主體,這同時也是 政策推行時的動力及資源,而原住民教育機構更是友善社會中最重要的一環,其課綱 並不局限於技藝教育,更著重在教育新一代原住民其相關知識系統及語言,政府輔導 創立之NGO則可觀察輔導特殊之學生個案,包含但不限於學習進度狀況落後、特殊語 言專長進修等。最後,「原住民輔導專員」及「文化保存專員」的設立就猶如社會安 全網的存在,結合政府的力量,建構一張綿密的安全防護網,扶持社會中的每一個原 住民個體,保障其有形及無形的文化資產。


● 未來展望: 此次研究的展望,如果以一句話代表那便是「與其頻頻回首,不如大步向前」。與其 讓台灣原住民所需要的幫助完全拘泥、受限於法律,不如另立一套專屬於原住民的教 育系統;與其珍藏與保護那些快速流失的原住民文化,不如開創新一代原住民的潛能, 讓其適性揚才,甚至讓國際看見獨特的、原住民獨有的才能;與其讓政府強硬介入輔 導改善,不如讓國民觀念更加多元,讓原住民成為「台灣人」本身的一份子,創造一 個友善原住民的社會。原住民與漢人,兩者本就不同,保存的文化不同,走的路不 同,讓他們有能力去創造屬於他們的未來,一個完完全全屬於原住民的未來。

avatar-img
Winnie的沙龍
0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Winni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正在比嗎?(於12/8分享) 我有看過張忠謀先生的自傳,因此我認為這篇文章應該不是他寫的,筆觸略有不同,而且我認為張先生沒有動機去發表這樣的「勸世」文章,但我也好奇為何要冒名張忠謀呢?台灣成功的企業家比比皆是,擁政治才華的人物也不勝枚舉,我想可能是因為張先生跨足於兩個領域之間,又成立了台灣最成功
一個補教名師的告白(於12/8分享) 此文章的副標題是「寧可讓孩子成績爛,別送孩子去補習班」這與我的學習經歷不同,尤其是在升上高中之際,我不只補習補全科,還另外在考前參加了衝刺班,我相信不只是我,我身旁的同學、台灣的學生也都是「從小補到大」!這篇文章以數學作為例子,說明其實數學是著重理解的學科,而
課堂公開發表:過動症(ADHD)要依靠藥物控制,還是教育改善? 看完影片後,影片的最後一句話是一位過動症學生媽媽的真情告白:「如果能重來,我絕對不會讓我的小孩吃藥,我會覺得一對一的教學比較有幫助。」在這樣的脈絡下,大多數班上的同學都會覺得吃藥不是最好的解方,但就我觀察,如果吃藥能讓過動症孩子比較「
延伸閱讀:佛洛姆 愛的藝術 這篇長文有點心理學融合哲學的意味,也有可能是因為翻譯的緣故,我並沒有深刻掌握完整的意涵,因此分享將部分資訊融入辯論題目,提出新的觀點: 可以積極追求已有伴侶者,因為愛不是關係的掌控: 根據《愛的藝術》的觀點,愛是一種積極主動的行為,是自由自在、不期待回報的給予,
AI繪畫:人工智慧創造力的轉捩點 繪畫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文化的精粹,例如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普普藝術等,畫作比文字更具有創造性,所以將AI繪畫比喻為人工智慧創造力的轉捩點,我再同意不過了,但我不認為現階段的AI能獨立「創作」出一幅畫,而是「補足人類的想像」。現在chatgpt 的繪畫功能被廣泛運用在
AI辯論家,可行嗎? 教授在上課時提及了人工智慧辯論家的概念,我從未聽聞過AI在辯論的應用,身為高中英語辯論社的成員,我認為 chatgpt 雖然可以把資訊摘要,但是無法找尋合理、適切的例子,一場辯論賽的準備,需要每一位成員都去國家圖書館找尋資料,有時還可能會碰到艱澀難懂的法條內容,思考每一種可能
你正在比嗎?(於12/8分享) 我有看過張忠謀先生的自傳,因此我認為這篇文章應該不是他寫的,筆觸略有不同,而且我認為張先生沒有動機去發表這樣的「勸世」文章,但我也好奇為何要冒名張忠謀呢?台灣成功的企業家比比皆是,擁政治才華的人物也不勝枚舉,我想可能是因為張先生跨足於兩個領域之間,又成立了台灣最成功
一個補教名師的告白(於12/8分享) 此文章的副標題是「寧可讓孩子成績爛,別送孩子去補習班」這與我的學習經歷不同,尤其是在升上高中之際,我不只補習補全科,還另外在考前參加了衝刺班,我相信不只是我,我身旁的同學、台灣的學生也都是「從小補到大」!這篇文章以數學作為例子,說明其實數學是著重理解的學科,而
課堂公開發表:過動症(ADHD)要依靠藥物控制,還是教育改善? 看完影片後,影片的最後一句話是一位過動症學生媽媽的真情告白:「如果能重來,我絕對不會讓我的小孩吃藥,我會覺得一對一的教學比較有幫助。」在這樣的脈絡下,大多數班上的同學都會覺得吃藥不是最好的解方,但就我觀察,如果吃藥能讓過動症孩子比較「
延伸閱讀:佛洛姆 愛的藝術 這篇長文有點心理學融合哲學的意味,也有可能是因為翻譯的緣故,我並沒有深刻掌握完整的意涵,因此分享將部分資訊融入辯論題目,提出新的觀點: 可以積極追求已有伴侶者,因為愛不是關係的掌控: 根據《愛的藝術》的觀點,愛是一種積極主動的行為,是自由自在、不期待回報的給予,
AI繪畫:人工智慧創造力的轉捩點 繪畫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文化的精粹,例如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普普藝術等,畫作比文字更具有創造性,所以將AI繪畫比喻為人工智慧創造力的轉捩點,我再同意不過了,但我不認為現階段的AI能獨立「創作」出一幅畫,而是「補足人類的想像」。現在chatgpt 的繪畫功能被廣泛運用在
AI辯論家,可行嗎? 教授在上課時提及了人工智慧辯論家的概念,我從未聽聞過AI在辯論的應用,身為高中英語辯論社的成員,我認為 chatgpt 雖然可以把資訊摘要,但是無法找尋合理、適切的例子,一場辯論賽的準備,需要每一位成員都去國家圖書館找尋資料,有時還可能會碰到艱澀難懂的法條內容,思考每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