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十年前,看電影的通俗方法是「看明星」而非「看導演」(當然更不是看其他的工作人員),因此,談起1970年代歐洲異色電影在台灣的映演史,不能不提那些最具票房號召功能的女明星。
可惜,目前這段歷史湮沒已久,剩下當年台灣觀眾之間的「最美公約數」愛雲芬芝(Edwige Fenech)這個譯名碩果僅存。筆者將藉著這個單元,簡介當年其他大名鼎鼎、曾經受到觀眾喜愛的歐洲異色女明星。
「蘇珊史葛(Susan Scott,1938-)」這個譯名來自香港,現今觀眾已經陌生。當時西方演員的譯名若能具備兩個條件─(1)片商必掛在廣告中、(2)譯法固定─那麼她/他必定是極受觀眾熟悉,同時具備票房力的知名影星。蘇珊史葛就屬其一。
雖然她曾幾度被片商宣稱是「法國小姐」、「法國模特兒」,其實來自西班牙,且起初至義大利拍電影是掛原始的名字「妮芙娜華洛(Nieves Navarro)」。1960年代中期,克林伊斯威特的鏢客片在國際上引起風潮,義大利也跟風攝製了一大堆俗稱「義大利麵式西部片(spaghetti western)」,其中許多都有她的戲份。由於這些義式西部片先後引起台灣者不在少數,妮芙她也就早早為本地觀眾認識。
西部片畢竟陽勝陰衰,觀眾沒有太多機會看見她在銀幕上頻繁曝光,因此她真正在台灣走紅是1970年代以後的事。當時她已改了藝名作「蘇珊史葛」,稍後又染了一頭金色的浪漫長髮,據說這是由於導演Fernando Di Leo的建議,原因是改個美式名字外加更國際化的外型有助她更容易打開市場。她此時的外型確實在某些角度使人想起幾位一樣有著金髮、且作類似化妝的同期女星,如早先的莎朗蒂(Sharon Tate),以及稍後的凱薩琳丹妮芙。
改名「蘇珊史葛」之後,她在台灣的紅法近似「脈衝式」的,首先是在1973年,然後是1975-76年,再接下來,她才轉而成為片商口中的異色「世界美體艷星」。
《錯愛》:美艷時髦的異色文藝綜合體
她頭一次以女主角的身分在台灣引發漣漪的電影是異色/文藝片《錯愛》(Amarsi Male,1969)。蘇珊史葛在片中演富商的秘書兼情婦,愛上一位學運領袖;由於這位學生恰巧原先是富商千金的男友,導致蘇珊一步步陷入苦戀。本片的基底雖是通俗的三角戀愛,不過添加其時正風起雲湧的學運背景以及錯綜複雜的男女情慾,就顯得相當時髦。除此之外,蘇珊史葛千變萬化、幾無重複的造型,賦予全片從頭到尾洋溢著美艷旖旎的氣氛。
《錯愛》於1973年來台上映時,又碰巧搭上其他幾部「小弟弟愛上大姊姊」主題的歐洲片(註一)先後推出而形成的一波小小風潮,更顯入時。本片造成的迴響,可由後來又有異色片命名《新錯愛》,以及台灣也拍出一部劇情十分相仿的《雨中行》(1974;應該是由唐寶雲演蘇珊史葛的角色)看得出來。
不過,後來令蘇珊史葛真正在台灣爆紅,從而成為片商願在廣告中特地挑出來放大姓名的艷星,是拜當時勢頭已較為衰退的義大利類型片Giallo所賜。
此前已是Giallo常客,直到《午夜》才大放異彩
其實,此前Giallo正於台灣大紅的1972年,蘇珊史葛就已在兩部名片當中客串:首先是黛瑪拉珊達(Dagmar Lassander)主演的《為什麼害我》(Le foto proibite di una signora per bene,1970),接著是愛雲芬芝的《我怕!達令》(Tutti i colori del buio,1972)。尤其在《為什麼害我》一片,她可說是整件疑雲中的靈魂人物,電影海報更是以她作為印象,因此鋒頭無異於女主角。不過,當時的風水顯然尚未轉到她,直到她本人主演的《午夜》(La morte cammina con i tacchi alti,1971)引進台灣時,才終於大放光芒。
蘇珊史葛在《午夜》中扮演一名明艷照人的脫衣舞孃,先是其父親在火車上慘遭殺害,繼而輪到她三番兩次受到蒙面兇徒威脅;她偶然發現同居男友疑似涉有重嫌,當機立斷遠赴英國投奔一位體面的醫師,沒料到自己正逐漸步入更兇險的境地。本片饒富心思刻劃蘇珊史葛的性感,包括她充滿異國情調的脫衣舞,以及與男主角爐火晚餐一面調情等,此外故事亦在半途發生重大轉折,於是後半部多出偵探片抽絲剝繭的樂趣,是同期的Giallo較少見的設計。
本片導演魯西諾艾克里(Luciano Ercoli)就是蘇珊史葛的先生。艾克里執導的Giallo極富美感,他又格外用心以鏡頭描繪愛妻,透過此前蘇珊客串的《為什麼害我》就看得出他讓太太佔據C位的私心,反而該片女主角黛瑪拉珊達經常位居較次之的角度或位置。由是,蘇珊史葛的丰姿自然更上一層樓。
繼承《午夜》的鋒頭,台灣片商接續引進的兩部電影也都是艾克里的Giallo,首先是《大旋風》(Troppo rischio per un uomo solo,1973),接著《窗外窗》(La morte accarezza a mezzanotte,1972)。可惜兩者的映期顯示出這股聲勢逐漸後繼無力,未幾又雙雙改名以異色片的姿態重新推出。
《大旋風》是賽車手捲入謀殺案的故事。本片重心完全在男主角裘林諾傑馬(Giuliano Gemma)身上,蘇珊史葛雖然演傑馬的女友,也掛的是女主角,戲份卻非常少。倒是片中一場精心設計的床上戲,只見蘇珊史葛吞雲吐霧之間,將煙圈吐在(鏡頭外的)裘林諾傑馬的下部,這個極富誘惑力的鏡頭艷而不「黃」,想必令當年觀眾神魂顛倒。
《窗外窗》的卡司則幾乎是《午夜》的原班人馬。蘇珊史葛演一位模特兒,接拍雜誌主編西蒙安杜魯(Simón Andreu)的一個迷幻藥專題,注射藥物之後驚睹對面大樓有人遇害;結果雜誌刊出不但害她失業又遭警方約談,更因此身陷殺機-因為對面大樓確實發生凶殺案,而歹徒也知道她目睹了一切。本片是70年代少數只見血不見色的Giallo,全片可看蘇珊史葛怡然自在的演技、她和西蒙安杜魯角色之間有趣的火花以及艾克里的功夫,可聽Gianni Ferrio極為優美的配樂,即使沒有那些纏綿悱惻或肉感四溢,依然美感十足。但可能因故,有些醉翁之意的觀眾就大失所望。
後來,上述兩片分別改題《紅辣椒》與《大秘窗》並包裝成異色電影重新推出。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大秘窗》的報廣拼接了一張蘇珊史葛在桃色喜劇《愛的溫暖》(Il vizio di famiglia,1975)中的劇照,我猜測此間這部片已經來到台灣,片商有可能安排某些戲院接映若干片段。不過,該片正式在台灣上映是更後期的事了。
雖然後繼無力,幸而餘威尚存
到了1977年中旬,蘇珊史葛的大名才明顯與異色電影相互連結,只可惜此間引進台灣的片子要麼水平不如往昔,要麼女主角另有她人,結果使她形同其他明星的墊背。例如《午夜魔手》(Passi di danza su una lama di rasoio,1973)同樣是女主角目擊兇案的Giallo,卡司也不壞,故事和鏡頭皆遠遠不如早先蘇珊主演的幾部片。在桃色戲劇《醫生與女學生》(Il medico... la studentessa,1976),她演金髮少女艷星葛蘿莉姬妲(Gloria Guida)的繼母,片中姬妲發現蘇珊與一位醫生暗通款曲,處心積慮將他們兩人惡整。該片顯然捧的是葛蘿莉姬妲,蘇珊史葛的角色雖很不計形象,反倒更突顯她演技的彈性,同時她一派成熟女人的韻味仍然富有魅力。
蘇珊史葛在台灣的聲勢只有三波中等、且為時不長的脈衝。萬幸由於她在義大利當地的多產,外加在本地「餘威尚存」,因故即使鋒頭不若以往,此後直至1980年代初仍然是電影廣告掛得出大名的明星。
(註一)諸如《火上女人》(Brucia ragazzo, brucia,1969)、《愛之火》(Una storia d'amore,1970)以及《別說再見》(Incontro,1971)等,以上影片均於1972-73年間在台上映。其中,前兩部片的男主角皆是《錯愛》一片的傑尼馬歇爾(Gianni Macchia),他也因此一度以此戲路著稱。
蘇珊史葛的電影中,曾在台上映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