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邦~穩定成長的線材廠(好公司)

信邦~穩定成長的線材廠(好公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優分析曾經報導過幾次信邦,上週有一篇新的報告如下列網址https://uanalyze.com.tw/articles/482199315

Money DJ和經濟、工商也多次報導信邦,在信邦60多元時,曾經短暫持有,然後就看到這家公司的股價一路上漲,2021年股價就到達270,當時的EPS才9元,本益比30倍,台股很多本益比當時在8~15倍,覺得很離譜,也很納悶,為什麼外資一直買進這家公司,直到去年初,在緯創、鴻海、廣達...和重電股、設備股都漲翻天了,信邦在三年都停在250~320之間,幾乎停滯,以前高不可攀的股價,突然變得普通了,而信邦的EPS,依然逐年成長,今年EPS到達15元,而股價卻下跌,本益比從30倍降到17倍,幾乎腰斬,信邦營收衰退了嗎?EPS衰退了嗎?都沒有,這家公司居然在不景氣下,依舊成長,依舊創新高,但股價卻反向走,為什麼會這樣?看了一下資料,發現外資不斷在減碼,理由只是"成長趨緩",再去看所有信邦的報導,和法說會資料,對這家公司肅然起敬,原來信邦是如此厲害,信邦是線材廠,貿聯KY、凡甲也是很好的線材廠,其他還有很多線材廠,但多是做消費性電子,信邦很早就開始轉型做工業、醫療、半導體設備的線材,按董事長受訪時說的,他的客戶,多是一試成主顧,而且會介紹其他客戶進來,所以信邦客戶的留存率很高,而且越來越多,他做高端的線材,客製化程度高,少量多樣,避開了消費電子的殺價競爭,主要客戶多是工業、醫療、半導體、電動車充電樁、機器人...,因為客戶的產品單價高,對品質要求高,不會為了成本佔比很小的線材去壞了一台造價昂貴的機器設備,這兩年經濟不景氣,成長率比前幾年下降,外資因此而減碼。去年從 300元左右開始以零股買進信邦,當時也以280 ~290買進台達電,190~200買進致茂,一年下來,致茂、台達電都漲到430以上了,而信邦從300漲到350再一路跌到250,而信邦的EPS還在創新高,當一堆韮菜去追EPS不到1元的所羅門,EPS 4元的上銀等機器人概念股時,我是嗤之以鼻的看這一群待宰的羔羊,而且不斷的買進信邦,投信連續賣了幾週,幾乎快出清信邦了,我是看的莫名其妙,也不會因爲投信的減碼而退縮,繼續分批買進,信邦集機器人、半導體設備、電動車、資料中心的概念股於一身,獲利創新高,股價創新低此時不進場佈局,難道要漲到350才追?投資買在谷底,好公司買在發生倒楣事,我巴不得信邦繼續跌,從100股買到列居第四大持股,僅次於世芯KY、家登、牧德之後,我覺得還沒有買夠,陸續調整其他持股,繼續加碼,投信、外資為什麼賣,不關我的事,我相信自己的判斷,投信要每季看績效,資金不能等,我是長期投資,資金可以耗幾年~如果它可以翻倍,我願意守株待兔,持續逢低買進,我沒有每季的績效壓力。


人形機器人訂單到手 正淩明年營運高飛

2024/12/26 09:26:28

相關:信邦,正淩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正淩(8147)人形機器人連接器佈局傳佳音,搭配信邦(3023)打入全球知名機器人大廠,目前已進入試產階段,預估2025年開始量產,在醫療、AI散熱及機器人等新產品挹注下,正淩表示,明年營收可望較今年雙位數成長,法人預估,正淩明年營收可望較今年成長20%到30%,今日在買盤拉抬下亮燈漲停。

正淩配合信邦開發應用於人形機器人連接器,成功為客戶設計全新的連結器及充電的方案,躋身為全球知名機器人大廠供應商;據了解,此次人形機器人訂單,每台約使用162顆連接器,運用在各式關節機構中,加上充電專用的連結器,預估每台機器人可為正淩帶來350美元以上的營收,目前已進入試產階段,預估2025年開始量產貢獻業績。


正淩表示,機器人控制系統不同於一般工業電腦,整體機構需要高度客製化,並考慮到抗震動、散熱甚至防水等挑戰,正淩在台灣已經建構完整的機構件生產能力,配合Cable及連接器,能夠快速實現從骨架到控制系統的客製化機構需求,並已開始與全球領導廠商進行相關項目,配合獨到的連接專利以及特殊線材,實現有如人類肌肉與神經的AI人型機器人獨有方案。

為因應地緣政治,正淩也積極在泰國建廠擴產,預估2025年第3季開始量產,初期將以生產光通訊相關產品為主,未來將依客戶需求建置產線。

隨著醫療、AI散熱及機器人等新產品出貨放量,正淩表示,明年營收可望較今年雙位數成長。


卡位人形機器人 健和興、信邦、華晶科先行受惠(2-2)

2025/01/02 10:20:53

相關:所羅門,健和興,信邦,華晶科,正淩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及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點「人形機器人」成「金」,連接器廠健和興(3003)、連接線束廠信邦(3023)及光學影像廠華晶科(3059)挾技術優勢佈局機器人關鍵零組件多年,陸續拿下美國等大廠訂單並已開始出貨,成為機器人龐大商機中先行受惠者。


健和興過去50多年來一直專注在「電源」相關連接器,近幾年更將產品重心放在綠能/工業自動化與機器人/儲能等領域,由於公司每項利基型電源連接器產品幾乎都已取得UL,以及IP67等認證,讓健和興產品與美國泰科、日本J5及歐洲安費諾等大廠並駕齊驅,成為亞洲地區綠電/車用/工控機器人/AI伺服器/儲能等電源相關連接器品項最完整的公司,客戶涵蓋國內外電源大廠/線束廠/重電大廠,當紅的「Tesla(特斯拉)」亦是健和興的重要客戶。

由於健和興具備產品研發、開模、生產一條龍能力,已拉開與競爭者的距離,在自動化設備與機器人相關領域佈局開始收割,電源連接器產品由過去的工業自動化設備擴增至AI倉儲物流機器人,並已打入國際機器人大廠供應鏈,出貨亦逐步放量中,在人形機器人關鍵電源連接器領域搶得先機。

據了解,自動化/機器人相關產線一套設備加上印刷就要百萬美金,非一般中小型電源連接器供應商所能投入之金額,由於機器人趨勢明確,健和興在資本支出上領先同業投入,並獲國際大廠廠驗合格,公司亦持續投入開發,希望將電源連接器產品擴增至各類機器人,進一步提升公司在機器人領域競爭優勢。

除機器人外,由於綠電相關電源連接器安規認證嚴格且成本高,又多屬高度客製化產品,國際大廠相繼退出,讓健和興享有高市佔率,公司也看好營運可望受惠各國電網整改基建及AI伺服器儲能相關商機。健和興自結前11月合併營收達41.3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03%,每股稅前盈餘為5.07元,公司預估,第4季有望第3季好。

隨著Tesla等大廠加大力道開發人形機器人,機器人相關產品與資料中心BBU等儲能產品出貨逐步放量,健和興審慎樂觀看待2025年營運會比今年好。

信邦於2到3年前開始跨足人形機器人領域,以輕量化和高度客製化設計為特色,開發出支援快速充電與高速資料傳輸的高耐用線材技術,不僅做到連接器輕薄短小,在訊號傳輸時也不會受到電源訊號干擾。

目前信邦攜手轉投資公司正淩(8147),開發出人形機器人產品包括:感測器連接器&線束、訊號傳輸連接器&線束、影像擷取連接器&線束、BMS電池管理系統連接器&線束,以及 電池充電連接器&線束等, 美國主要的人形機器人廠Figure, Agility Robotics, Tesla, Apptronik等,信邦已拿下3家,可望成為公司未來營運成長新動能。

依據客戶開發進度,以一台機器人約1500美元推估,信邦預期,人形機器人可望於2025年起貢獻業績,2026年開始放量,營收亦將呈現跳躍式成長,預估3年左右機器人相關年營收有機會上看50-100億元。

信邦去年營收續創歷史新高 本季出貨料優於上季

2025/01/03 15:28:40

相關:信邦

MoneyDJ新聞 2025-01-03 15:28:39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電子零組件廠商信邦(3023)今(3)日公布去(2024)年12月自結合併營收為26.53億元,月減7.88%,年成長20.58%;累計2024全年合併營收為332.18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年成長0.75%。而根據客戶端需求之預估,公司預期,今(2025)年第一季出貨將優於2024年第四季,並將逐季增加。

信邦表示,12月合併營收較11月減少,主因是受歐美年末假期和年度盤點客戶端庫存調整影響。

2024年全年度合併營收332.18億元,則再次超越去年之營運表現,為歷史之高點,自2009年以來,已連續15年改寫營收歷史高點紀錄。

信邦指出,其MAGIC 5大產業2024年全年銷售相較於2023年,醫療及健康照護產業減少0.48%、汽車產業減少2.47%、綠能及節能產業減少15.66%、工業應用產業成長5.52%、通訊及電子周邊產業成長23.46%。

信邦明年營運看升 外資喊3字頭

2024/12/20 11:39:35

相關:信邦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擺脫艱辛的2024年,在AI相關半導體設備、人形機器人及無人商店等佈局逐步發酵下,信邦(3023)董事長王紹新表示,2025年可望優於今年,且成長幅度會比今年好,日系外資重申信邦「優於大盤表現」評等,目標價300元。


雖然信邦因未與AI伺服器連結,今年營運相對辛苦,但信邦在AI相關半導體設備、人形機器人及無人商店等新應用斬獲豐碩,其中半導體部分,信邦為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廠線束主要供應商,供應比重達8成,近期該客戶也要求增加整機櫃的半成品組裝出貨,目前一個月約可出貨1台到1.5台,客戶期望能有10倍跳升,但受限於產能還無法完全滿足客戶需求,預期2025年每月機櫃出貨目標先衝3台到5台,公司亦拿下另一家全球前五大半導體設備廠訂單,半導體設備相關業務看俏。

在人形機器人部分,信邦2到3年前開始切入,以輕量化和高度客製化設計為特色,開發出支援快速充電與高速資料傳輸的高耐用線材技術,目前產品包括:感測器連接器&線束、訊號傳輸連接器&線束、影像擷取連接器&線束、BMS電池管理系統連接器&線束,以及 電池充電連接器&線束等,在全球前幾大機器人廠商,信邦已拿下3家,可望成為公司未來營運成長新動能。

信邦2024年前3季稅後淨利27.96億元,年成長4.18%,每股盈餘11.65元,為歷年同期新高,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達305.64億元,年減0.66%;以目前訂單來看,今年營收可望超越去年,連15年成長。

日系外資指出,信邦2025年營收目標為年增10%到15%,我們預期2025年毛利率會比今年增長,重申信邦「優於大盤表現」評等,目標價300元。




avatar-img
芋老的沙龍
45會員
6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芋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國巨30年來的併購案 1. 2000年:飛利浦被動元件事業群 產品與技術:此次併購使國巨取得飛利浦在陶瓷電容(MLCC)和電阻的技術,奠定其在被動元件領域的基礎,並擴展歐洲市場。 2. 2018年:普思電子(Pulse Electronics,美國) 產品與技術:專精於無線通訊元件(如5G天
國巨今天公佈股票分割,1股拆成4股,台灣一直習慣發股票股利,但美股常常做股票分割,兩者有什麼差異?很多投資人搞不清楚,所以在此講一下這個議題。 股票股利和股票拆股(分割),在公司的財務上是兩件事,資本額不同,但在交易市場是完全一樣的效果,的效果,分割不繳稅,股票股利要繳稅,至於除權、及未來每股獲利
去年曾經Po文算等效殖利率,有興趣的可以查看以前的Po文,當時選了鈊象和國巨,除權除息後,陸續獲利了結,留下1張鈊象和1.6張國巨,都是零成本。 去年國巨公佈股利20元現金、2元股票,在450~ 550之間分批買進5張,而後在650以上賣出,留2張參加除權除息,淨賺1.5張,現在存下1.6張,獲利
國巨30年來的併購案 1. 2000年:飛利浦被動元件事業群 產品與技術:此次併購使國巨取得飛利浦在陶瓷電容(MLCC)和電阻的技術,奠定其在被動元件領域的基礎,並擴展歐洲市場。 2. 2018年:普思電子(Pulse Electronics,美國) 產品與技術:專精於無線通訊元件(如5G天
國巨今天公佈股票分割,1股拆成4股,台灣一直習慣發股票股利,但美股常常做股票分割,兩者有什麼差異?很多投資人搞不清楚,所以在此講一下這個議題。 股票股利和股票拆股(分割),在公司的財務上是兩件事,資本額不同,但在交易市場是完全一樣的效果,的效果,分割不繳稅,股票股利要繳稅,至於除權、及未來每股獲利
去年曾經Po文算等效殖利率,有興趣的可以查看以前的Po文,當時選了鈊象和國巨,除權除息後,陸續獲利了結,留下1張鈊象和1.6張國巨,都是零成本。 去年國巨公佈股利20元現金、2元股票,在450~ 550之間分批買進5張,而後在650以上賣出,留2張參加除權除息,淨賺1.5張,現在存下1.6張,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