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治協商困境:執政黨的挑戰與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路看著執政黨自完全執政,到目前剩約40%的國會席次,本以為當認知到自己黨派已無法在國會內橫行無阻,會讓他們理解到政治協商的重要性,猶如歐美影集《紙牌屋》那般由黨中幾位「大咖」帶頭,與其他政黨領袖對於彼此追求的政見歧異,能折衷出一套大家都不滿意,但尚能接受的法案,於投票中拉攏關鍵少數,如此云云…。

但看到目前為止,我認真看不太懂目前的發展,先不談各法案的相關爭議,畢竟支持群眾的不同,大家對於法案內容肯定有不同見解與堅持,因此今天著重的,是「制度」。
立法程序可至立法院網頁便能略知一二:
提案是立法的第1個步驟。提案的來源為:行政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立法委員及符合立法院組織法規定之黨團。至於預算案之提出,則專屬於行政院。 

提案先送程序委員會,由秘書長編擬議事日程,經程序委員會審定後付印。程序委員會置委員19人,由各政黨(團)依其在院會席次之比例分配。但每一政黨(團)至少1人。院會審議法案的先後順序,由程序委員會決定。

政府提案或委員所提法律案列入議程報告事項,於院會中朗讀標題(一讀)後,即應交付有關委員會審查或逕付二讀。委員提出之其他議案,於朗讀標題後,由提案人說明提案旨趣,經大體討論後,依院會之決議,交付審查或逕付二讀或不予審議。預算案於交付審查之前,行政院院長、主計長及財政部部長應列席院會,報告施政計畫及預算編製經過並備詢。

委員會審查議案時,可以邀請政府人員及社會上有關係人員列席就所詢事項說明事實或發表意見,以供委員參考。法律案交付審查後,性質相同者可以併案審查;但已逐條討論通過之條文,不能因併案而再行討論。議案審查完竣後,應就該議案應否交由黨團協商,予以議決;院會討論各委員會議決不須黨團協商之議案,得經院會同意,不須討論,逕依審查意見處理。

各委員會為審查院會交付之議案,得依規定舉行公聽會,邀請正、反意見相當比例之政府人員及社會上有關係人士出席表達意見,並將其意見提出報告,送交本院全體委員及出席者,作為審查該議案之參考。

第二讀會討論經各委員會審查之議案,或經院會決議逕付二讀之議案。二讀時先朗讀議案,再依次進行廣泛討論及逐條討論。二讀會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對於議案之深入討論、修正、重付審查、撤銷、撤回等,均是在這個階段做成決議。經過二讀之議案,應於下次會議進行三讀;但如有出席委員提議,15人以上連署或附議,經表決通過,得於二讀後繼續三讀。

第三讀會除發現議案內容有互相牴觸,或與憲法、其他法律相牴觸者外,祇得為文字之修正。立法院議事,除法律案、預算案應經三讀程序議決外,其餘議案僅需經二讀會議決。

委員對於法律案、預算案部分或全案之決議有異議時,得依法於原案表決後,下次院會散會前,提出復議動議。復議動議經表決後,不得再為復議之動議。

每屆立法委員任期屆滿時,除預(決)算及人民請願案外,尚未議決之議案,下屆不予繼續審議。

完成三讀之法律案及預算案由立法院咨請總統公布並函送行政院。總統應於收到10日內公布之,或依憲法增修條文第3條規定之程序,由行政院移請立法院覆議。

國會內113席代議士,法案要闖關,簡單來說,各階段投票表決通過即能達成門檻,這在完全執政的情況下,基本不會造成太多問題,執政黨如想通過任何法條,或許在程序委員會中會遇到些許抵抗,但終究能靠人數優勢順利通過。

回過頭來說,至今的困境,是選民對於執政黨前八年的不滿,借選舉的一定表示,因此,可說是自己一手造成,僅有40%認同之總統,應該要有所自覺,自執政開始,於國會內需要大量的與在野黨及第三勢力「協商」,可至今,看到各種國會內「杯葛、主席保衛戰、拳打腳踢、甲級動員…」,難道不覺得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嗎? 明明就很清楚票數趨於劣勢,怎麼投票都會輸,難道不應該積極找尋第三勢力的關鍵少數支持,來左右戰局?但看到的卻是從選舉結束後塵埃落定,鋪天蓋地藉由媒體、政論節目,不斷抨擊那些關鍵少數,明明就很需要它黨的協助與支持,正事不做,卻是不斷號召支持者上街、甚至由政府機關官方臉書講述法案通過後之困境?行政機關難道不需要保持行政中立嗎?要求公務人員盡量勿發表相關政治傾向言論,卻是部會等級處室帶頭發聲, 無怪乎會被反對人士戲謔「情緒勒索」,就是因為在這制度內,投票投不贏,就該轉向尋求支持,一定得做政策上的協商,財劃法通過的是誰的版本? 吹哨者保護法是哪個黨的主要政見? 明眼人都看的出來為了尋求支持,在野黨也有所退讓,他們的戰略目標很清楚,然而,執政黨呢?既然這麼不喜歡在野黨的法案,不去努力與第三勢力協商,著實令人摸不著頭緒。
細思極恐的是,人民都能看出在野有代議士特別傾向中國,一個時刻都想侵略我們的國家,但有沒有可能,執政黨也有人員被吸收? 一個理論上對於中國有絕對理由反對的黨派色彩代議士,如被滲透,很難會被起疑,回頭來看看這一系列操作,如果都清楚遊戲規則,卻演出各種花招擺爛不作為,猶如辜負支持群眾,使自己黨派之總統執政上根本難以施展,有這樣能力在院內黨內呼風喚雨,箝制總統,沒有太多人能做到。
光是不談法案內容,就能讓我腦中有這麼多疑惑了,60%不支持的選民想必有更多困惑不認同的理由,如果執政黨仍執意如此,人民最後會看出來的,但在抵達「最後」以前,早已被吃乾抹盡,屆時支持者只會心灰意冷,這會是大家所樂見?
民主在台灣才萌芽不到半世紀,顯然在各種貼標籤、不理性、訴諸情緒等人性主導下,很難盡可能客觀看待每項事情,但這進程想必是無可避免,好比學習一般,一定是隨時間逐步進化,只希望筆者看了近三十年所謂「上一代政治」吵架方式,別一直如「階級複製」般,牽著選民鼻子情緒走,能讓選民有更獨立思考,要吵架,就認真吵,別打架、別貼標籤、針對事情。
姜編隨筆0106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將時空聚焦在從小到大每一個階段的心路歷程,那些無法跟任何人述說,也沒辦法了解的想法,藉由文筆,詳實的著墨在此,也期待有同樣經歷的朋友看到,你不是一個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關「成功罷免立委人數」的預先思考(假設補選全由民進黨選上) 0~5票:中共可控票數仍多於民進黨票數,毁憲亂政哄搶資源開洞給鑽永無寧日 0~1票:國民黨不感到壓力,也不需要和民眾黨合作 2~5票:國民黨必須服從於民眾黨才能使自己要的法案通過,資源將被民眾黨吸走一塊。 6 票以上:國家回復正軌
我昨天在討論區發帖,提出了這段時間内一直困惑我的兩個問題。 1、國民黨到底是不是真的黑箱操作,違法亂紀。2、立法院加强權力是更民主了?還是更專制了? 在帖子中,我引用了兩位不同觀點的格子作者文章,想看看持對立觀點的人士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可惜到最後都沒有。 我相信,這兩個問題是有正確答案的,而
2024年大選後,國民黨人在台灣社會引起許多爭議和反彈。在社會議題上表現強勢、無責任的態度,並將責任推給中央政府。並提出許多含政治目的的爭議法案。此外,國民黨員屢次訪問中國,令人擔憂其親中態度。這一系列事件都令人對新政府的未來擔憂,在施政上恐陷入混亂。希望人民應與真心為國效勞的人一銅守護美好的未來。
Thumbnail
臺灣選舉延續了民主之路。未來路況或更顛簸,選舉結果呈現臺灣政治多樣性,地方勢力對政治構成影響。傳統藍綠立場受到挑戰,新興勢力開始受到民眾注目,民進黨未來如何行銷政績展現形同重要課題。
Thumbnail
2024總統大選在即,在野陣營的候選人紛紛喊出「政黨輪替」「下架民進黨」⋯⋯等口號,認為台灣需要再經歷一次政黨輪替,需要換個政府來執政。而生活在民主台灣的我們,有許多人把政黨輪替當成民主的一個正常現象,然而政黨輪替真的是民主的解方嗎?
Thumbnail
2004/03/21 如果在野黨有遠見發現命運軌道末端藏著巨大的災難,也只應戒慎恐懼的面對並提出備案。這個責任甚至比執掌政權更為沉重艱鉅,特別需要以大包容、大智慧,建構具有競爭力和說服力的替代論述,堅定不移地抗拒將台灣多元民主鎖入同質化以對抗異端的危險趨勢,才能為民主的兩黨制和台灣前途保留一線生機。
Thumbnail
1993/9/5 對於在國會擁有席次的諸小黨,筆者希望它們不要再走上「個人扈從黨」的死路,也不要變成「明星俱樂部」或「口才班」。儘管目前天下不歸楊,則歸墨、儘管大氣候的籠罩下前景多艱、但筆者要再重複的是,如果小黨能善盡維持理想、教育群眾的職責,則歷史將給予其公正的評價。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關「成功罷免立委人數」的預先思考(假設補選全由民進黨選上) 0~5票:中共可控票數仍多於民進黨票數,毁憲亂政哄搶資源開洞給鑽永無寧日 0~1票:國民黨不感到壓力,也不需要和民眾黨合作 2~5票:國民黨必須服從於民眾黨才能使自己要的法案通過,資源將被民眾黨吸走一塊。 6 票以上:國家回復正軌
我昨天在討論區發帖,提出了這段時間内一直困惑我的兩個問題。 1、國民黨到底是不是真的黑箱操作,違法亂紀。2、立法院加强權力是更民主了?還是更專制了? 在帖子中,我引用了兩位不同觀點的格子作者文章,想看看持對立觀點的人士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可惜到最後都沒有。 我相信,這兩個問題是有正確答案的,而
2024年大選後,國民黨人在台灣社會引起許多爭議和反彈。在社會議題上表現強勢、無責任的態度,並將責任推給中央政府。並提出許多含政治目的的爭議法案。此外,國民黨員屢次訪問中國,令人擔憂其親中態度。這一系列事件都令人對新政府的未來擔憂,在施政上恐陷入混亂。希望人民應與真心為國效勞的人一銅守護美好的未來。
Thumbnail
臺灣選舉延續了民主之路。未來路況或更顛簸,選舉結果呈現臺灣政治多樣性,地方勢力對政治構成影響。傳統藍綠立場受到挑戰,新興勢力開始受到民眾注目,民進黨未來如何行銷政績展現形同重要課題。
Thumbnail
2024總統大選在即,在野陣營的候選人紛紛喊出「政黨輪替」「下架民進黨」⋯⋯等口號,認為台灣需要再經歷一次政黨輪替,需要換個政府來執政。而生活在民主台灣的我們,有許多人把政黨輪替當成民主的一個正常現象,然而政黨輪替真的是民主的解方嗎?
Thumbnail
2004/03/21 如果在野黨有遠見發現命運軌道末端藏著巨大的災難,也只應戒慎恐懼的面對並提出備案。這個責任甚至比執掌政權更為沉重艱鉅,特別需要以大包容、大智慧,建構具有競爭力和說服力的替代論述,堅定不移地抗拒將台灣多元民主鎖入同質化以對抗異端的危險趨勢,才能為民主的兩黨制和台灣前途保留一線生機。
Thumbnail
1993/9/5 對於在國會擁有席次的諸小黨,筆者希望它們不要再走上「個人扈從黨」的死路,也不要變成「明星俱樂部」或「口才班」。儘管目前天下不歸楊,則歸墨、儘管大氣候的籠罩下前景多艱、但筆者要再重複的是,如果小黨能善盡維持理想、教育群眾的職責,則歷史將給予其公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