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公共討論長期處在一種不太理想的狀況。由於政黨之間的對立,當我們在討論一些社會議題時,往往容易被貼上「某政黨支持者」的標籤,如果是影響力大一點的人或團體,更是會被直接指為「側翼」或「同路人」。「網軍」更成為了發表與我們相異立場言論的另一群人的代名詞。
對於許許多多對於「舊政治」感到厭煩的人而言,終結長期的黨派惡鬥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而隨著大選日期的接近,無論是總統候選人或是立委候選人,種種的站台與宣傳也如火如荼進行著。街道上,不分世代、不分黨派的宣傳車大聲播送立委候選人的名字、競選團隊的人員持續在路邊發放印有號碼與頭像的衛生紙。而除了這些長年以來的「地面選戰」外,網路上的選戰也進入了最後階段。
在近期種種宣傳與最後拉票中,我們大致會看到帶著三類思路的宣傳影片:一些宣傳的思路是透過挑撥民怨、豎立世代對立的方式試圖激發「肚爛票」;一些團隊持續用一種聳動的、懷疑論的方式,彷彿其他候選人是需要立即被放在檢調體系下審查的對象,強化敵意與某種「清算」式的對立;一些團隊則希望營造一種相對溫暖的氛圍,希望喚醒曾經的支持者過去對他們抱持的信心。
一方面,我們的確能看到一些政黨迂腐與不思進取的表現。另一方面,一種換了樣貌的對立,轉換角度的負面選戰也在一些非傳統政黨的宣傳中出現。這讓我們必須重新且認真地思考:新的政黨是否就代表新的政治?哪些團隊真正表現了自我肯定的信心,試圖將台灣的選舉活動從長年互丟泥巴的負面競賽中解放出來?
當然,上述這些宣傳的角度不能百分之百等同於相關政黨執政的方式。人民對於國家,或自己身處的縣市是否有在相關政黨的執政下有所進步,或是否政府有成功地舒緩了疫情與國際局勢本來對生活可能帶來的衝擊,都是我們能夠從實際的數據與自身的體驗去評估的事情。
但不可忽視的是,這些宣傳意味著他們對於自己要展現給全國人民的願景之定調。作為宣傳,它們自然是蘊含一定程度的美化與包裝,是具有表演成分的「形象影片」。但如果是連在這樣一種各政黨可以自由發揮的、可以自行決定表達方式的場景中,都不願意自信地給出展望、寧願把焦點放在攻擊他人的團隊,我們又怎麼能想像他們能在未來將社會引導到更正面的方向?
而跨越了這種完全自由的「宣傳」,我們更應該去考察的是各路總統與副總統候選人在公開的發表會與辯論會中,如何闡述團隊的理念、規劃,以及他們如何回應媒體和其他候選人的質疑。從去年年底到今年一月一日,選務單位與承辦的公視已經陸陸續續舉行並播出了共四場正副總統發表會以及共兩場正副總統辯論會。
對於相對忙碌或政治冷漠的現代人而言,全程觀看可能相對強求。但作為一名具有選舉權,有能力與機會參與決定國家領導人和立法機構成員的公民。如果能至少看過正副總統的辯論會再做最後決定,或許能讓自己的表態更加明智,也具有更紮實的民主價值。
我始終對於把選舉說成是「智力測驗」的戲稱感到反感。雖然很多時候,我完全無法認同、甚至想不通為什麼另一些人會支持那些從我的角度看來完全沒有理由支持的對象,很難去想像人們是基於怎樣的核心思想去支持那些從其宣稱看來僅僅是投機份子的選舉參與者。
但我們要去問的事情仍舊是:在什麼樣的框架下,這些人的行動會是合理的?為什麼你在意的角度在他們的視角中一點都不重要?那些他們支持的候選人,如何正中要害地提供了其他候選人沒有給出的想像空間。
選舉將在下周舉行,的確,這意味著我們會在下週看到結果。但這僅僅是階段性的結果,哪一組候選人當選當然會對國家的走向有著重大影響。但首先,我們的生活會繼續,然後,支持不同候選人的彼此,仍舊會相互依賴地生活在一起。
雖然在台灣當下的社會氛圍下,對於直接(尤其是在選前)談論政黨政治的話題還是會讓人覺得有點怕怕的,總覺得好像談這些東西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衝突和質疑。但或許恰恰是因為這樣,所以更不得不談。如果你希望你生活的國家不是一個談論支持的政治人物、談論你相信的願景時會遭遇到謾罵的地方,就更要去談。用一種核心在表達自己觀點的、(除了駁斥假訊息外)不針鋒相對的方式多說一些。
選舉會結束。但人與人可以一直溝通下去,可以繼續往更加互相理解的方向一點一點地邁進。
到粉絲專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