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organ Housel的著作《致富心態: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一書中,探討了許多關於投資、理財與心態的議題。其中,讓我深有感觸的一點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投資世界中,我們必須認清自身的認知局限,避免落入「吸引人的虛構故事」的陷阱。
書中一個例子讓我印象深刻:想像17世紀的倫敦,瘟疫肆虐,短短十八個月內就奪走了四分之一倫敦人的性命。在死亡的陰影籠罩下,人們對任何可能帶來希望的說法都深信不疑,即使是毫無科學根據的偏方,也吸引了無數人嘗試。
為何人們會如此輕易地相信這些沒有根據的說法?Housel認為,這是因為在高風險、資訊有限的情況下,人們更容易相信那些看似能帶來巨大報酬、解決問題的說法,即使這些說法缺乏足夠的根據。就如同當時的倫敦,人們迫切希望擺脫瘟疫的威脅,因此即使是毫無根據的偏方,也願意嘗試,因為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能抓住人心。
Housel指出,投資市場和瘟疫肆虐的倫敦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投資本身就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風險,而投資市場的資訊又極其複雜,一般人難以完全掌握。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很容易被那些看似「穩賺不賠」的投資機會所吸引,或是聽信所謂「股市名嘴」的建議,將自己的財富押注在那些缺乏足夠支撐的預測上,就如同那些嘗試偏方的人們一樣,渴望抓住一線希望。
Housel進一步分析,人們之所以容易陷入「吸引人的虛構故事」的陷阱,是因為我們總是傾向於相信那些符合自身期望、讓我們感到舒適的說法。當我們渴望某支股票上漲十倍時,就會不自覺地尋找各種資訊來支持自己的判斷,而忽略那些可能導致股票下跌的風險因素。同樣地,當我們堅信某套經濟政策會引發惡性通膨時,就會格外關注那些支持我們觀點的數據和分析,而對那些反對的聲音充耳不聞,最終落入「證實性偏誤」的陷阱。
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落入「吸引人的虛構故事」的陷阱呢?Housel提醒我們,投資決策的關鍵,不在於找到一個「完美無缺」的預測,而在於認清自身的認知局限,避免被那些「吸引人的虛構故事」所迷惑。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投資市場充滿了不確定性,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我們要做的,是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投資策略,並做好風險控制,而不是將所有的希望寄託在那些虛無縹緲的預測上,或是被他人的意見牽著鼻子走。
作為一個資深的管理工作者,我對Housel的觀點深有感觸。在職場上,我們也常常面臨各種決策,而這些決策往往缺乏足夠的資訊支持,需要我們在不確定性中做出判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保持理性,避免被那些「吸引人的虛構故事」所影響。例如,在評估一個新的商業項目時,我們不能只看到它潛在的高報酬,而忽略了潛在的風險和挑戰。我們要做的,是全面收集資訊,聽取不同的意見,對項目的可行性和風險進行客觀評估,才能做出真正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決策,而不是被眼前的光鮮亮麗所迷惑。
Housel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來說明我們的認知局限。他以自己一歲的女兒為例,指出即使是像孩童這樣單純的生命,也會根據自身的有限經驗,構建出一套理解世界的方式。對於那些無法理解的事物,孩童會用自己能夠理解的方式去解釋,並深信不疑。Housel認為,成年人也同樣如此。我們總是習慣於用自己熟悉的模式去理解世界,而忽略了那些我們不了解、不熟悉的事物,也因此更容易被「故事」所吸引。
Housel的觀點讓我意識到,謙卑和反思是做出理性決策的關鍵。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是有限的,我們所相信的「事實」可能只是我們自己構建出來的「故事」。只有保持謙卑的心態,不斷學習,不斷反思,才能避免陷入「吸引人的虛構故事」的陷阱,做出真正理性的決策,無論是在投資理財,還是人生的各種抉擇上,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