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美的追求

Wen-avatar-img
發佈於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一陣子和高中時期的朋友出門吃飯,兩位朋友都已經步入社會開始工作了,消費習慣自然與學生時期有些許的差異。其中,讓我最訝異的是他們竟可以在外表投入一半以上的收入,包含美甲、染燙髮、服飾、化妝保養品,甚至是中醫自費減重等等,除了金錢之外,時間成本也是相當可觀,比如不畫全妝不出門、出門衣服必定精挑細選層層疊搭過(甚至當天飯局,有位朋友因選衣服花太多時間而遲到XD),這也讓我不得不佩服他們在追求精緻的努力,同時也感慨維持外貌這件事,居然在她們的生命中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

  看著和我的生活習慣截然不同的朋友們,讓我不禁反思美與我的生活的關係。單就前面提到的朋友而言,或是對於現代華人社會的主流審美而言,精緻與美幾乎可以畫上等號,甚至維持精緻這件事也被偷換概念為「愛自己」。對於常年素T、寬褲、馬尾三件套的我而言,實在不願意投入過多的成本在打扮上,我也不願意被關進主流審美的牢籠之中。我並非不打扮,在許多場合,我也是會穿著小裙子、化全妝的,而這些打扮的目的都源自於「利己」──因為我知道向主流審美靠攏會換來旁人更好的對待。(雖然很難過,但現實就是如此,尤其適用於陌生人、不熟的人之間的交際)當利己目的消失時,輕鬆且方便活動才是真正令我身體與心理上舒適的打扮,更何況當代主流審美與我個人審美有許多本質上的差異。

  在思考美與人之間的關係的時候,我找到了《服美役》這本書,雖然他目前沒有繁中譯本,但內容真的寫得很好,有許多在我腦中真實感受到的、還沒有被轉化為語言的一些概念,都被明明白白地寫在了書頁上,因此閱讀的時候也是點頭如搗蒜。不意外美的神話始於父權社會與消費主義,而就我近年的觀察,名為美的宗教也慢慢入侵了生理男性的生活圈。目前看到了一半,等看完再來寫一篇心得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慢漫生活不心亡
1會員
18內容數
生活小記
慢漫生活不心亡的其他內容
2025/03/16
  身為蔣老師的書迷,一直以來僅僅透過文字窺探池上風采,去年獨旅池上,因一時興奮而忘了留意蔣勳書房的開館日子,雖然自然風光無限好,卻也因此撲了個空,未能進入池上書房中感受老房子的魅力,留下了小小的遺憾。今年決定重訪池上,也因有了上次的教訓,提早預約了書房的參觀,故而能如願,一切都圓滿了。
Thumbnail
2025/03/16
  身為蔣老師的書迷,一直以來僅僅透過文字窺探池上風采,去年獨旅池上,因一時興奮而忘了留意蔣勳書房的開館日子,雖然自然風光無限好,卻也因此撲了個空,未能進入池上書房中感受老房子的魅力,留下了小小的遺憾。今年決定重訪池上,也因有了上次的教訓,提早預約了書房的參觀,故而能如願,一切都圓滿了。
Thumbnail
2025/02/06
  最近閒時會上Threads看看社會上發生的大小事,或許是因為我常常關注書籍的領域,所以大數據也會將類似主題的文章推薦給我。這幾天剛好遇到台北書展展期,不少網友們發文感嘆自己去年買了幾本,但實際上閱讀完的卻遠遠不及買回來的數量,此時就出現另一派聲音告訴大家書不是「商品」,買多了放著也沒關係,總有一
2025/02/06
  最近閒時會上Threads看看社會上發生的大小事,或許是因為我常常關注書籍的領域,所以大數據也會將類似主題的文章推薦給我。這幾天剛好遇到台北書展展期,不少網友們發文感嘆自己去年買了幾本,但實際上閱讀完的卻遠遠不及買回來的數量,此時就出現另一派聲音告訴大家書不是「商品」,買多了放著也沒關係,總有一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室內設計的美與風格並非絕對,而是主觀且多變的。文章探討了美感元素、設計原則、風格類型及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關聯,並以料理作比喻,闡述風格如同食譜,由元素、原則及配比決定。文章並提出,風格是空間的語言,反映文化、時代與階層,最終強調設計的意義在於符合個人精神價值與追求,而非單純的美。
Thumbnail
室內設計的美與風格並非絕對,而是主觀且多變的。文章探討了美感元素、設計原則、風格類型及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關聯,並以料理作比喻,闡述風格如同食譜,由元素、原則及配比決定。文章並提出,風格是空間的語言,反映文化、時代與階層,最終強調設計的意義在於符合個人精神價值與追求,而非單純的美。
Thumbnail
我不禁開始懷疑人到底有沒有純粹對於美的悸動?有沒有眞正客觀上的、單純地與美的邂逅?有沒有眞正屬於我自己的部分?
Thumbnail
我不禁開始懷疑人到底有沒有純粹對於美的悸動?有沒有眞正客觀上的、單純地與美的邂逅?有沒有眞正屬於我自己的部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繼續深入地探討設計中的訊息、邏輯性及功能性,了解這些跟美有什麼關係,然後這些概念又該如何延伸到寫作上。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繼續深入地探討設計中的訊息、邏輯性及功能性,了解這些跟美有什麼關係,然後這些概念又該如何延伸到寫作上。
Thumbnail
年初時,參加家北高社大老師的培訓時,講師提出了第一個問題:「你覺得你在教授的是什麼?」我稍微思考一下,就寫下了「美感設計」這個答案。 實際上,我設計的課程總是將技術面的內容拆分得很細,並刻意降低技術面的比例,同時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個性發揮,並提供多樣的美學相關資訊。 近年來,我更深刻體悟到美
Thumbnail
年初時,參加家北高社大老師的培訓時,講師提出了第一個問題:「你覺得你在教授的是什麼?」我稍微思考一下,就寫下了「美感設計」這個答案。 實際上,我設計的課程總是將技術面的內容拆分得很細,並刻意降低技術面的比例,同時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個性發揮,並提供多樣的美學相關資訊。 近年來,我更深刻體悟到美
Thumbnail
生活中循序出簡約時尚的個人理念,盤旋在日常生活中呼聲最高的熱門話題就來自人群之中的調味,生活環境中的主題,都有機會成為引導性的生活指標與人群聲浪的探討。
Thumbnail
生活中循序出簡約時尚的個人理念,盤旋在日常生活中呼聲最高的熱門話題就來自人群之中的調味,生活環境中的主題,都有機會成為引導性的生活指標與人群聲浪的探討。
Thumbnail
1、 我們喜歡的東西,其實在不知不覺中代表了我們所期望的生活形態,是奢華還是平淡? 2、 我們選擇了一種生活風格,從人生到事業和各個層面。 3、 想要擁有怎麼樣的風格是你的自由,透過風格來結交和你相同興趣的朋友。 4、 想要了解你的風格嗎?看看你身邊的朋友和身邊的物品吧!這些東西在某種程度上都是我們
Thumbnail
1、 我們喜歡的東西,其實在不知不覺中代表了我們所期望的生活形態,是奢華還是平淡? 2、 我們選擇了一種生活風格,從人生到事業和各個層面。 3、 想要擁有怎麼樣的風格是你的自由,透過風格來結交和你相同興趣的朋友。 4、 想要了解你的風格嗎?看看你身邊的朋友和身邊的物品吧!這些東西在某種程度上都是我們
Thumbnail
美醜很主觀拉。 是這樣子的嗎?
Thumbnail
美醜很主觀拉。 是這樣子的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