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解謎|《居酒屋消失之謎》推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獸編每次在整理書櫃的時候總是會發現:某幾本書被推至書櫃深處

raw-image


這些書感覺是刻意被推至很後面的,若只是一兩本還不覺得奇怪,但很多時候這個情況會遍佈整間書店的書櫃,獸編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獸編對此現象做出了以下4種猜想

➀ 讀者對此書非常感興趣,想要下次再來買所以做個記號

➁ 讀者討厭這本書,所以刻意把書往裡推,希望店員將它下架

➂ 一種「到此一遊」的趣味

➃ 看完歸位時單純沒有放好,剛好又放到比較裡面


不知道讀者們覺得如何呢?留言幫獸編解惑吧!


像這種發生於日常生活裡的小謎團就是舒逸推理作品的特色,相較大多數人對推理作品的印象,幾乎是屍體、血腥、暴力來說,舒逸推理的作品更多是很生活化的。


《居酒屋消失之謎》裡的7則作品就是這種類型的推理作品,每篇不長但謎底的細節都藏在字裡行間,作者笛吹太郎構思非常仔細,一些看似是角色們閒話家常的語句,在謎底揭曉時才有恍然大悟的驚喜


《居酒屋消失之謎》裡的〈不可能的過敏之謎〉就讓獸編收穫許多推理、猜題、解謎的樂趣,原以為謎底已揭曉之時作者就筆鋒一轉,讓另一位角色以不同的思路去拆解一樣的情節,最後會得出一個更合情合理的解答,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堅持自己的猜想,因為書中的茶畑先生也一再強調:「我只是想表明,除了OO之外,還能用其他方式解釋。」所以即使作者讓角色們給出一個合理的推理,讀者也還是可以用一樣的情況去結合自己的生活觀察,並推理出一個更合自己想像的答案。


獸編覺得舒逸推理作品的魅力就在於故事的日常輕鬆感,所以作者可以在書中給予一個正解之後又讓角色去打破謎底的不可撼動性,讓讀者沉迷於推理的趣味之中,去留意生活裡我們未曾注意的細節。


————————


《居酒屋消失之謎》

作者: 笛吹太郎

譯者: 鍾雨璇

出版社: 獨步文化

avatar-img
14會員
161內容數
這世界有太多知識,有一些看似無用,但是卻在某些時候可以派得上用場,這裡將不定期的供應有趣的動物、環境小知識,從熱門到冷門,讓我們一起了解這個廣闊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獸書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就像一部精彩的紀錄片,作者用生動的文字和優美的筆觸,將我們帶入了黃石公園的神奇世界。我們可以看到大自然的美麗和哀愁,生命的複雜和自由。書中的插畫讓我們更加身臨其境,彷彿置身於這個生態系統中。 這本書不僅是一本關於狼群返鄉的故事,更是一本提醒我們保護大自然的書籍。它教育我們要珍惜每一個生物
#反性侵 #熟人侵害防治 《蝴蝶朵朵》的故事還沒結束,剩下的希望讀者們可以去翻一翻繪本,若是你煩惱身旁的朋友遇到類似的事情該怎麼辦,那麼請往下閱讀: ▌練習在第一時間給予支持 「你不舒服、不喜歡,怎麼不拒絕?」「他(叔叔、阿姨)不是這種人,是不是你太敏感啦?」 這些話是當受害人勇敢說出
#小獸吃書 3/8是 #國際婦女節 ,也是基隆228的紀念日,相信有很多更加專業的帳號分享了為什麼基隆是在這天來紀念,所以書屋就來推薦幾本好書吧! ◆《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 白色恐怖壟罩的是整個台灣,所有生活在這座島嶼的人都受其迫害,只是有形或無形、身體上或思想上、有意識或無意識的。 二
#yo獸吃書 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喜歡集郵呢? 在這本繪本裡,郵票化身成一篇又一篇的童話。這一切都是為了推行郵政而開始,有了郵票的需求,所以推行此任務的大臣便找了繪師佩達來繪製,故事就這樣在一張郵票大小的圖畫中展開。 故事中為了尋覓出適合放在郵票上的圖畫,可以看見擔任郵票的繪師佩達與推行郵政的大臣之
#yo獸吃書 從書名就可以知道這本書大概會是什麼故事,但沒想到書中的畫面與知識,讓人嘖嘖驚喜。 將動物擬人化的方式呈現各種不同動物看牙醫、學習刷牙的畫面,並從他們的對話中可以學到關於動物換牙、牙齒構造的知識。 除此之外,書中還特地將不同動物適合的牙刷畫出來,並說明那是什麼牙刷,各種因應牙齒構造而造型
#yo獸吃書 這本書推薦給3歲以下的親子共讀,一本入門的「食育」繪本。 透過很簡單的動物與物品的關係,讓寶寶思考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 並從中認識各種動物以及他們喜愛的食物。含封面總共有10種動物,以及10種不能吃與可以吃的食物,帶著寶寶們一起挑選對身體好的食物吧! 繪圖用色大膽鮮明,在排版上是以
這本書就像一部精彩的紀錄片,作者用生動的文字和優美的筆觸,將我們帶入了黃石公園的神奇世界。我們可以看到大自然的美麗和哀愁,生命的複雜和自由。書中的插畫讓我們更加身臨其境,彷彿置身於這個生態系統中。 這本書不僅是一本關於狼群返鄉的故事,更是一本提醒我們保護大自然的書籍。它教育我們要珍惜每一個生物
#反性侵 #熟人侵害防治 《蝴蝶朵朵》的故事還沒結束,剩下的希望讀者們可以去翻一翻繪本,若是你煩惱身旁的朋友遇到類似的事情該怎麼辦,那麼請往下閱讀: ▌練習在第一時間給予支持 「你不舒服、不喜歡,怎麼不拒絕?」「他(叔叔、阿姨)不是這種人,是不是你太敏感啦?」 這些話是當受害人勇敢說出
#小獸吃書 3/8是 #國際婦女節 ,也是基隆228的紀念日,相信有很多更加專業的帳號分享了為什麼基隆是在這天來紀念,所以書屋就來推薦幾本好書吧! ◆《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 白色恐怖壟罩的是整個台灣,所有生活在這座島嶼的人都受其迫害,只是有形或無形、身體上或思想上、有意識或無意識的。 二
#yo獸吃書 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喜歡集郵呢? 在這本繪本裡,郵票化身成一篇又一篇的童話。這一切都是為了推行郵政而開始,有了郵票的需求,所以推行此任務的大臣便找了繪師佩達來繪製,故事就這樣在一張郵票大小的圖畫中展開。 故事中為了尋覓出適合放在郵票上的圖畫,可以看見擔任郵票的繪師佩達與推行郵政的大臣之
#yo獸吃書 從書名就可以知道這本書大概會是什麼故事,但沒想到書中的畫面與知識,讓人嘖嘖驚喜。 將動物擬人化的方式呈現各種不同動物看牙醫、學習刷牙的畫面,並從他們的對話中可以學到關於動物換牙、牙齒構造的知識。 除此之外,書中還特地將不同動物適合的牙刷畫出來,並說明那是什麼牙刷,各種因應牙齒構造而造型
#yo獸吃書 這本書推薦給3歲以下的親子共讀,一本入門的「食育」繪本。 透過很簡單的動物與物品的關係,讓寶寶思考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 並從中認識各種動物以及他們喜愛的食物。含封面總共有10種動物,以及10種不能吃與可以吃的食物,帶著寶寶們一起挑選對身體好的食物吧! 繪圖用色大膽鮮明,在排版上是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將書放在書櫃旁的地板上,起身休息了一下。六層兩排的書櫃,過去一手打造的知識王國,我瀏覽著每一本書的厚度、書的脊椎、書的包裝、書的過去,以及書排列的弧度,沉迷了好一陣子。
Thumbnail
書店老闆說現在書很難賣啊!不然你最近有買過書嗎? 「嗯....三月以前我買了大概20本吧。」 老闆瞬間愣住....接著轉移話題....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因為喜歡閱讀 輾轉開啟對獨立書店的好奇 今天到水湳洞的非書店走走 很難想像在東北角海岸 有著一家書店
Thumbnail
上個月不小心讀了太多書,這次同樣讓我分成上下篇來發布吧。上篇都是從獨立書店帶回家的好書,以台灣和香港為主題。
Thumbnail
《書店的逆襲》三大重點: 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書架,可以激發更多靈感 有事沒事多去實體書店,從中了解大眾潮流 書店的未來是複合式書店 全書分為五章,從實體書店的力量開始,帶進書店和消費者行為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時候,開始談愛書人如何買書和囤書的好處。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延續上回的閒聊,說到我喜歡逛書店發掘新書,相信大家都會發現這方法接觸到的書籍非常有限,而且要從數以千計的書籍封面作判斷,確實非常容易錯失好書。
Thumbnail
常有人問我的書櫃何以長期爆滿,待讀清單總是有增無減? 回想過來,我自小學開始,還真從沒出現過閱讀空檔。(頂多是我拖延症發作,擱著不讀👀)有時聽到旁人說最近都找不到合意的書籍,我簡直無法想像。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將書放在書櫃旁的地板上,起身休息了一下。六層兩排的書櫃,過去一手打造的知識王國,我瀏覽著每一本書的厚度、書的脊椎、書的包裝、書的過去,以及書排列的弧度,沉迷了好一陣子。
Thumbnail
書店老闆說現在書很難賣啊!不然你最近有買過書嗎? 「嗯....三月以前我買了大概20本吧。」 老闆瞬間愣住....接著轉移話題....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因為喜歡閱讀 輾轉開啟對獨立書店的好奇 今天到水湳洞的非書店走走 很難想像在東北角海岸 有著一家書店
Thumbnail
上個月不小心讀了太多書,這次同樣讓我分成上下篇來發布吧。上篇都是從獨立書店帶回家的好書,以台灣和香港為主題。
Thumbnail
《書店的逆襲》三大重點: 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書架,可以激發更多靈感 有事沒事多去實體書店,從中了解大眾潮流 書店的未來是複合式書店 全書分為五章,從實體書店的力量開始,帶進書店和消費者行為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時候,開始談愛書人如何買書和囤書的好處。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延續上回的閒聊,說到我喜歡逛書店發掘新書,相信大家都會發現這方法接觸到的書籍非常有限,而且要從數以千計的書籍封面作判斷,確實非常容易錯失好書。
Thumbnail
常有人問我的書櫃何以長期爆滿,待讀清單總是有增無減? 回想過來,我自小學開始,還真從沒出現過閱讀空檔。(頂多是我拖延症發作,擱著不讀👀)有時聽到旁人說最近都找不到合意的書籍,我簡直無法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