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這裡是100談,一百個關於媒體與教育的故事!我們的媒體與素養教育社群企劃會介紹關於媒體及教育等相關事物,歡迎大家一起來認識及累積軟實力💡
在台灣,移工對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運作有著難以忽視的貢獻,無論是在製造業還是社福產業都可看到他們的身影。然而長久以來,移工卻持續面臨著不平等的勞動條件和社會刻板印象,使他們的付出往往未能被看見。
截至2024年11月統計,台灣的移工人數已突破81萬人。然而,移工來到台灣的時代背景故事卻鮮為人知。
自1980年代起,隨著本土人力素質提升,導致許多低薪高勞力工作沒人想做,勞動市場出現嚴重缺口。因應多家廠商施壓,台灣於1989年首次正式引入外籍勞工,以解決製造業、營造業等人力上的不足。而隨著台灣人口的高齡化,政府再於1992年進一步開放外籍看護工和家庭幫傭來台,以彌補本土家庭照護需求的不足。從事製造業、農漁業等勞力工作之移工一般被歸類為「產業移工」;而家庭看護工、家庭幫傭則被稱作「社福移工」。
早期政府引用德國在1973年以前的採用「客工制度」(Guest Worker System),嚴格規範移工不得任意更換雇主和職業,且工作年限、地點、時間、薪資也未能獲得保障。當時政府並未將移工視為台灣未來的一份子,而是將其視為「短暫勞動力」、「客人」之身份,目的在於最大化台灣勞工的就業機會,卻也壓縮了移工的勞動權益。
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對移工政策做出了調整。移工在台的工作年限經過數次修正,從最初的2年,延長至最多12年,而家庭看護工則可長達14年。儘管如此,當工作年限到期時,雇主往往將面臨把經過培訓的優秀員工送出台灣,等於變相將台灣培訓好的中階人才送予其他國家。而家庭中的長輩也要面對重新熟悉、適應新的家庭看護工的挑戰。
為了穩定經濟發展並留住優秀中階人才,台灣政府於2022年4月通過了「移工留才久用方案」,此方案允許移工轉為「中階技術人力」,使其不受工作年限限制,同時享有更高的薪資待遇,且在達到一定的條件下,移工亦可自行申請永久居留(APRC)從工轉民,這樣的政策一度被視為解決缺工問題及改善移工條件的突破性措施。
然而,自該方案實施起的半年內,移工申請成功者僅有約200人,這遠低於政府的預期。有TIWA等民間團體指出,該方案並未解決根因。移工若想轉任中階技術人力,其「薪資門檻」與「需由雇主/仲介申請」等條件是主要難關,尤其對於工作權益未受《勞動基準法》保障的家庭看護工來說,薪資門檻更是極大的挑戰。雖然轉任中階技術人力以後可獲得申請永居留的機會,然而在勞動條件未獲保障的台灣,對於移工而言是否又是適合的「久留之地」呢?
也因此,民間團體認為若想遏制優秀移工人才流失,更應著重於移工的勞動權益,並訂定《家事服務法》以保障家庭看護工擁有合理的休假和勞動薪資。
「外籍移工」(Foreign Worker)簡稱「外勞」,依國際勞工組織 (ILO)解釋,意指「凡不具有該國籍,而於該國家就業之勞動者」。然而隨著新聞媒體常將此詞彙和負面新聞相掛鉤,以至於本因中性的詞語逐漸成為了帶有歧視、貶義意味的稱呼。而台灣也於2019年正式將「外籍勞工」在中華民國居留證上的居留事由正式改為「移工」,也逐漸在社會輿論和談話中稱其為「移工」(Migrant Worker)。
「移工」一詞更多地強調透過移動、遷移來求職或工作的人,也因此若就「移動」在學術上的定義來說,跨縣市、地區工作的台灣人也算是廣義上的移工喔!但無論是「外勞」或「移工」,在台灣一般都泛指由國外來台從事高勞力工作的「藍領移工」,而社會上一般對於「白領移工」卻不會用此稱呼。同時白領移工的勞動權益受到《勞動基準法》保障,且不受工作年限和職業限制。
移工的處境與付出值得每一個人關注,或許台灣應更關注移工的勞動權益,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與尊重,台灣社會的發展也將更加和諧與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