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在台灣:起源、權益與挑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嗨!這裡是100談,一百個關於媒體與教育的故事!我們的媒體與素養教育社群企劃會介紹關於媒體及教育等相關事物,歡迎大家一起來認識及累積軟實力💡

在台灣,移工對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運作有著難以忽視的貢獻,無論是在製造業還是社福產業都可看到他們的身影。然而長久以來,移工卻持續面臨著不平等的勞動條件和社會刻板印象,使他們的付出往往未能被看見。

raw-image
raw-image

為解決勞動力缺口,台灣首度引入外籍勞工

截至2024年11月統計,台灣的移工人數已突破81萬人。然而,移工來到台灣的時代背景故事卻鮮為人知。

自1980年代起,隨著本土人力素質提升,導致許多低薪高勞力工作沒人想做,勞動市場出現嚴重缺口。因應多家廠商施壓,台灣於1989年首次正式引入外籍勞工,以解決製造業、營造業等人力上的不足。而隨著台灣人口的高齡化,政府再於1992年進一步開放外籍看護工和家庭幫傭來台,以彌補本土家庭照護需求的不足。從事製造業、農漁業等勞力工作之移工一般被歸類為「產業移工」;而家庭看護工、家庭幫傭則被稱作「社福移工」。

raw-image

早期政府引用德國在1973年以前的採用「客工制度」(Guest Worker System),嚴格規範移工不得任意更換雇主和職業,且工作年限、地點、時間、薪資也未能獲得保障。當時政府並未將移工視為台灣未來的一份子,而是將其視為「短暫勞動力」、「客人」之身份,目的在於最大化台灣勞工的就業機會,卻也壓縮了移工的勞動權益。

raw-image

移工政策調整與挑戰

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對移工政策做出了調整。移工在台的工作年限經過數次修正,從最初的2年,延長至最多12年,而家庭看護工則可長達14年。儘管如此,當工作年限到期時,雇主往往將面臨把經過培訓的優秀員工送出台灣,等於變相將台灣培訓好的中階人才送予其他國家。而家庭中的長輩也要面對重新熟悉、適應新的家庭看護工的挑戰。

raw-image

為了穩定經濟發展並留住優秀中階人才,台灣政府於2022年4月通過了「移工留才久用方案」,此方案允許移工轉為「中階技術人力」,使其不受工作年限限制,同時享有更高的薪資待遇,且在達到一定的條件下,移工亦可自行申請永久居留(APRC)從工轉民,這樣的政策一度被視為解決缺工問題及改善移工條件的突破性措施。

然而,自該方案實施起的半年內,移工申請成功者僅有約200人,這遠低於政府的預期。有TIWA等民間團體指出,該方案並未解決根因。移工若想轉任中階技術人力,其「薪資門檻」與「需由雇主/仲介申請」等條件是主要難關,尤其對於工作權益未受《勞動基準法》保障的家庭看護工來說,薪資門檻更是極大的挑戰。雖然轉任中階技術人力以後可獲得申請永居留的機會,然而在勞動條件未獲保障的台灣,對於移工而言是否又是適合的「久留之地」呢

raw-image

也因此,民間團體認為若想遏制優秀移工人才流失,更應著重於移工的勞動權益,並訂定《家事服務法》以保障家庭看護工擁有合理的休假和勞動薪資。

raw-image

「移工」和「外勞」的差異?

raw-image

「外籍移工」(Foreign Worker)簡稱「外勞」,依國際勞工組織 (ILO)解釋,意指「凡不具有該國籍,而於該國家就業之勞動者」。然而隨著新聞媒體常將此詞彙和負面新聞相掛鉤,以至於本因中性的詞語逐漸成為了帶有歧視、貶義意味的稱呼。而台灣也於2019年正式將「外籍勞工」在中華民國居留證上的居留事由正式改為「移工」,也逐漸在社會輿論和談話中稱其為「移工」(Migrant Worker)。

「移工」一詞更多地強調透過移動、遷移來求職或工作的人,也因此若就「移動」在學術上的定義來說,跨縣市、地區工作的台灣人也算是廣義上的移工喔!但無論是「外勞」或「移工」,在台灣一般都泛指由國外來台從事高勞力工作的「藍領移工」,而社會上一般對於「白領移工」卻不會用此稱呼。同時白領移工的勞動權益受到《勞動基準法》保障,且不受工作年限和職業限制。

raw-image

移工的處境與付出值得每一個人關注,或許台灣應更關注移工的勞動權益,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與尊重,台灣社會的發展也將更加和諧與永續。

100 談活動報名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100談:圍爐來談社會議題
10會員
13內容數
100談希望能讓台灣的國高中生更認識社會議題,尤其以媒體素養的認識為首要。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移工對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運作有著難以忽視的貢獻,無論是在製造業還是社福產業都可看到他們的身影。 為了穩定經濟發展並留住優秀中階人才,2022年4月通過了「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允許移工轉為「中階技術人力」,獲得申請永居留的機會。然而在勞動條件未獲保障的台灣,是否又是適合的「久留之地」呢?
Thumbnail
移工對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運作有著難以忽視的貢獻,無論是在製造業還是社福產業都可看到他們的身影。 為了穩定經濟發展並留住優秀中階人才,2022年4月通過了「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允許移工轉為「中階技術人力」,獲得申請永居留的機會。然而在勞動條件未獲保障的台灣,是否又是適合的「久留之地」呢?
Thumbnail
台灣面對少子與高齡化所衍生的勞動力減少困境,開放移民政策也是必然之路。2021 年底在臺工作之外國專業人才4.5 萬多人,僅占同期我國總就業人數之比例約0.4%,較新加坡等亞鄰國家為低。 近年來主要先進國家,包括原本移民政策相對保守的日韓,無不積極延攬外國專業人才、開放國際學生就讀、留用技術人力,視
Thumbnail
台灣面對少子與高齡化所衍生的勞動力減少困境,開放移民政策也是必然之路。2021 年底在臺工作之外國專業人才4.5 萬多人,僅占同期我國總就業人數之比例約0.4%,較新加坡等亞鄰國家為低。 近年來主要先進國家,包括原本移民政策相對保守的日韓,無不積極延攬外國專業人才、開放國際學生就讀、留用技術人力,視
Thumbnail
21萬移工來台已達6年 再滿足2條件可申請成中階技術人力 2022/04/30 中時 林良齊 依就業服務法規定,產業移工在台年限最長為12年、家庭看護工最長則為14年,但若成為中階技術人力就不受限制,可以一延再延,若符合相關條件,還可以取得永久居留證。 鈺鵬國際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4.五國語言教學。
Thumbnail
21萬移工來台已達6年 再滿足2條件可申請成中階技術人力 2022/04/30 中時 林良齊 依就業服務法規定,產業移工在台年限最長為12年、家庭看護工最長則為14年,但若成為中階技術人力就不受限制,可以一延再延,若符合相關條件,還可以取得永久居留證。 鈺鵬國際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4.五國語言教學。
Thumbnail
少子化危機 勞動力人口逐漸減少 明顯可以看出,25-44歲勞工的增加幅度與人數,都小於45歲以上。 換言之,少子化的趨勢,加上人口老化,已經使得台灣的年輕勞動力人口,正在逐漸減少,是一大隱憂。 台灣面對缺工搶工趨勢 腳步太過緩慢 疫情影響外籍移工來台不便 政府需思考「防疫與缺工」如何取得平衡
Thumbnail
少子化危機 勞動力人口逐漸減少 明顯可以看出,25-44歲勞工的增加幅度與人數,都小於45歲以上。 換言之,少子化的趨勢,加上人口老化,已經使得台灣的年輕勞動力人口,正在逐漸減少,是一大隱憂。 台灣面對缺工搶工趨勢 腳步太過緩慢 疫情影響外籍移工來台不便 政府需思考「防疫與缺工」如何取得平衡
Thumbnail
政府推出資深移工留才可申請永久居留方案,未來在台工作滿6年以上移工可由雇主申請為中階技術人力留用,勞動部今天預告法規,根據統計,國內約18萬名移工年資符合資格。 薛鑑忠指出,根據統計,目前國內符合年資移工約18萬人,其中產業類約11萬人、社福類7萬人。2022-03-17 中央社 / 台北17日電
Thumbnail
政府推出資深移工留才可申請永久居留方案,未來在台工作滿6年以上移工可由雇主申請為中階技術人力留用,勞動部今天預告法規,根據統計,國內約18萬名移工年資符合資格。 薛鑑忠指出,根據統計,目前國內符合年資移工約18萬人,其中產業類約11萬人、社福類7萬人。2022-03-17 中央社 / 台北17日電
Thumbnail
國內產業缺工問題嚴峻,立委邱志偉邀集勞動部長許銘春等部會首長南下岡山本洲產業園區,舉辦「產業缺工缺才座談會」與廠商座談,許多業者關心的移工檢疫、留才久用等政策,勞動部表示會有進一步放寬;針對移工以母語考證照,勞動部長許銘春也允諾會在岡山區增設考場,讓族群龐大的移工可以就近考照。
Thumbnail
國內產業缺工問題嚴峻,立委邱志偉邀集勞動部長許銘春等部會首長南下岡山本洲產業園區,舉辦「產業缺工缺才座談會」與廠商座談,許多業者關心的移工檢疫、留才久用等政策,勞動部表示會有進一步放寬;針對移工以母語考證照,勞動部長許銘春也允諾會在岡山區增設考場,讓族群龐大的移工可以就近考照。
Thumbnail
截至2021年12月底在台灣工作的移工有67萬人(因受疫情影響人數減少),可以說台灣從第一級的農林漁產業到營建工程、製造業、醫療照護、幫傭之中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Thumbnail
截至2021年12月底在台灣工作的移工有67萬人(因受疫情影響人數減少),可以說台灣從第一級的農林漁產業到營建工程、製造業、醫療照護、幫傭之中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Thumbnail
人才匯聚所帶來的大好機會,台灣必須把握住,並藉此鋪設讓未來可以成長的土壤。 因為疫情,許多原本在海外工作的台灣青年都返回了台灣,其中一大部分就此離職回到台灣找尋新的機會,而各大五星級飯店也都多了不少「包月」甚至「包季」房客。這會是候鳥過境嗎?
Thumbnail
人才匯聚所帶來的大好機會,台灣必須把握住,並藉此鋪設讓未來可以成長的土壤。 因為疫情,許多原本在海外工作的台灣青年都返回了台灣,其中一大部分就此離職回到台灣找尋新的機會,而各大五星級飯店也都多了不少「包月」甚至「包季」房客。這會是候鳥過境嗎?
Thumbnail
戰後,台灣便開始了一連串的產業轉型,自1980年代起,國民平均收入大為增加,相對得到充裕的教育機會,人民素質大而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台灣民眾從事本土傳統產業像是加工製造業、代工業等的意願低落,加上當時國家推動的許多重大政策及建設需要龐大的勞動力,因此引進外籍勞工。
Thumbnail
戰後,台灣便開始了一連串的產業轉型,自1980年代起,國民平均收入大為增加,相對得到充裕的教育機會,人民素質大而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台灣民眾從事本土傳統產業像是加工製造業、代工業等的意願低落,加上當時國家推動的許多重大政策及建設需要龐大的勞動力,因此引進外籍勞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