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人力缺口 跟著政府政策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灣面對少子與高齡化所衍生的勞動力減少困境,開放移民政策也是必然之路。2021 年底在臺工作之外國專業人才4.5 萬多人,僅占同期我國總就業人數之比例約0.4%,較新加坡等亞鄰國家為低。

近年來主要先進國家,包括原本移民政策相對保守的日韓,無不積極延攬外國專業人才、開放國際學生就讀、留用技術人力,視為經濟移民三大對象,大幅開放移民政策。

為維持臺灣經濟成長動能,除致力提升國內勞動力之質與量外,更須積極擴大吸引外來移民,增加勞動力供給來源。

因此,國發會協調經濟部、教育部、勞動部、僑委會及相關部會,透過「強化延攬外國專業人才」、「擴大吸引及留用僑外生」、「積極留用外國技術人力」三大政策主軸,共同規劃推動各項延攬留用策略措施,期能至2030 年額外淨增加

  • 外國專業人才6 萬人。
  • 僑外生20 萬人。
  • 外國技術人力14 萬人。

補足我國產業發展所需40 萬優質外籍勞動力的缺口。

圖:台灣經濟論壇夏季號

圖:台灣經濟論壇夏季號

政府如何擴大吸引及留用僑外生

  • 學士以上

為利銜接攻讀學位,教育部實施學位先修生就讀華語課程,鼓勵學校新設「國際專修部」,採專責輔導管理,並配合國內產業需求,開設重點產業相關系所之實

務/技能導向學位課程,同時與僑委會協調學校強化開辦製造業、營造業、長照、農業、電子商務(含資料處理)等類科之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有助於畢

業後留臺就業。

  • 副學士

為增加僑外生留臺工作機會,教育部鼓勵學校開設製造業、營造業、長照及農業

等我國產業所需領域之副學士班,行政院已於2022 年1 月同意納入副學士僑外生得適用僑外生留臺工作評點制,並由勞動部配合修正「就業服務法」相關規定,以利該等留臺從事專業工作。

  • 海青班

僑委會已完成海青班轉型規劃,自111 學年度起,將開設製造業、營造業、機構

看護與農業等類科之二年制副學士學位班,同時教育部亦修正完成僑外生入學資

格相關規定,放寬具相當於我國高二學歷者,得以同等學力報考。

  • 短期研習生

短期研習生如欲在臺從事專業工作,依據外國人才專法第6 條規定,倘具碩士以

上學位,或取得世界前500 大大學之學位者,得免除2 年工作經驗,或依「就業服務法」相關規定通案/個案會商辦理。

圖:台灣經濟論壇夏季號

圖:台灣經濟論壇夏季號

圖:台灣經濟論壇夏季號

圖:台灣經濟論壇夏季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鄒靜修的沙龍
176會員
500內容數
別人總是晴空萬里,為什麼您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切從情境式管理開始吧。
鄒靜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一、日變形:先調移確定例假日、休息日及國定假日。 1.1調移均為”完整的日數”。 假設5月1日勞動節經調移後,就是完整的工作日。不可以當天又出現補休。 《勞動條 1字第 1040130697 號函》 勞資雙方雖得協商約定將國定假日調移至其他「工作日」實施,仍應確明前開所調移國定假日之休假日期
Thumbnail
2025/04/20
一、日變形:先調移確定例假日、休息日及國定假日。 1.1調移均為”完整的日數”。 假設5月1日勞動節經調移後,就是完整的工作日。不可以當天又出現補休。 《勞動條 1字第 1040130697 號函》 勞資雙方雖得協商約定將國定假日調移至其他「工作日」實施,仍應確明前開所調移國定假日之休假日期
Thumbnail
2025/01/31
春節期間不要用發紅包替代加班費,發紅包是民間習俗,給加班費是勞基法規定,一碼歸一碼。 114年國定假日是農曆除夕、春節(大年初一至初三)4天 (1月28日、1月29日、1月30日及1月31日)。 依勞基法第37條規定,均應休假。工資應由雇主照給(勞基法第39條)。 春節期間國定假日勞工可
Thumbnail
2025/01/31
春節期間不要用發紅包替代加班費,發紅包是民間習俗,給加班費是勞基法規定,一碼歸一碼。 114年國定假日是農曆除夕、春節(大年初一至初三)4天 (1月28日、1月29日、1月30日及1月31日)。 依勞基法第37條規定,均應休假。工資應由雇主照給(勞基法第39條)。 春節期間國定假日勞工可
Thumbnail
2024/10/25
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主要是由勞動基準法第59 條所定雇主之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以及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所構成,亦即我國就職災補償的部分主要是採取勞基法與災保法之雙軌制。 民事賠償的部分則依民法之規定為之,請求權基礎可能為民法上的侵權行為責任,也可能為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責任。 換
Thumbnail
2024/10/25
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主要是由勞動基準法第59 條所定雇主之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以及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所構成,亦即我國就職災補償的部分主要是採取勞基法與災保法之雙軌制。 民事賠償的部分則依民法之規定為之,請求權基礎可能為民法上的侵權行為責任,也可能為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責任。 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20 年起,這三年多我們觀察到台灣的就業市場產生了一些特殊的變化(圖一),讓搶人才的大戲開始上演起來。這3年,台灣年均經濟成長率3.81%,經濟成長很好,而就業人口卻減少 ;企業老闆都在喊,找不到人、留不住人,到底人才都到哪裡去了?
Thumbnail
2020 年起,這三年多我們觀察到台灣的就業市場產生了一些特殊的變化(圖一),讓搶人才的大戲開始上演起來。這3年,台灣年均經濟成長率3.81%,經濟成長很好,而就業人口卻減少 ;企業老闆都在喊,找不到人、留不住人,到底人才都到哪裡去了?
Thumbnail
張鐵軍(中華民國就業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 肆虐全球三年的Covid-19疫情,隨著各國疫苗施打率的逐漸提高而逐步緩解,在時序進入2023年時,台灣卻迎來生育率倒數世界第一的桂冠,2022年台灣新生兒人口為創新低的13.89萬(生育率約0.6%),台灣人口卻第三年邁入「生不如死」。
Thumbnail
張鐵軍(中華民國就業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 肆虐全球三年的Covid-19疫情,隨著各國疫苗施打率的逐漸提高而逐步緩解,在時序進入2023年時,台灣卻迎來生育率倒數世界第一的桂冠,2022年台灣新生兒人口為創新低的13.89萬(生育率約0.6%),台灣人口卻第三年邁入「生不如死」。
Thumbnail
台灣面對少子與高齡化所衍生的勞動力減少困境,開放移民政策也是必然之路。2021 年底在臺工作之外國專業人才4.5 萬多人,僅占同期我國總就業人數之比例約0.4%,較新加坡等亞鄰國家為低。 近年來主要先進國家,包括原本移民政策相對保守的日韓,無不積極延攬外國專業人才、開放國際學生就讀、留用技術人力,視
Thumbnail
台灣面對少子與高齡化所衍生的勞動力減少困境,開放移民政策也是必然之路。2021 年底在臺工作之外國專業人才4.5 萬多人,僅占同期我國總就業人數之比例約0.4%,較新加坡等亞鄰國家為低。 近年來主要先進國家,包括原本移民政策相對保守的日韓,無不積極延攬外國專業人才、開放國際學生就讀、留用技術人力,視
Thumbnail
國內就業市場持續缺工、缺人才,根據國發會統計,台灣15歲到64歲核心勞動力人口,從2020年的1683萬人,至2070年將會降低剩下783萬人。 企業將會面臨二個問題 一、如何招募優秀人才? 二、打造多元招募管道? 政府也強力推行留才政策,目標從外國專業人才、移工技術人力、僑外生三大塊著手。
Thumbnail
國內就業市場持續缺工、缺人才,根據國發會統計,台灣15歲到64歲核心勞動力人口,從2020年的1683萬人,至2070年將會降低剩下783萬人。 企業將會面臨二個問題 一、如何招募優秀人才? 二、打造多元招募管道? 政府也強力推行留才政策,目標從外國專業人才、移工技術人力、僑外生三大塊著手。
Thumbnail
少子化危機 勞動力人口逐漸減少 明顯可以看出,25-44歲勞工的增加幅度與人數,都小於45歲以上。 換言之,少子化的趨勢,加上人口老化,已經使得台灣的年輕勞動力人口,正在逐漸減少,是一大隱憂。 台灣面對缺工搶工趨勢 腳步太過緩慢 疫情影響外籍移工來台不便 政府需思考「防疫與缺工」如何取得平衡
Thumbnail
少子化危機 勞動力人口逐漸減少 明顯可以看出,25-44歲勞工的增加幅度與人數,都小於45歲以上。 換言之,少子化的趨勢,加上人口老化,已經使得台灣的年輕勞動力人口,正在逐漸減少,是一大隱憂。 台灣面對缺工搶工趨勢 腳步太過緩慢 疫情影響外籍移工來台不便 政府需思考「防疫與缺工」如何取得平衡
Thumbnail
潘思亮也提到,台灣還是要以防疫為重,觀光要做一些犧牲是OK的,而現在政府已經慢慢開放國際商務往來,建議政府可針對部分國家提供免簽服務,但是要與防疫脫鉤,也就是外國友人來台可免申請簽證,但來台仍要做防疫隔離措施。2022-03-22 採訪撰稿編輯:謝佳興 鈺鵬國際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Thumbnail
潘思亮也提到,台灣還是要以防疫為重,觀光要做一些犧牲是OK的,而現在政府已經慢慢開放國際商務往來,建議政府可針對部分國家提供免簽服務,但是要與防疫脫鉤,也就是外國友人來台可免申請簽證,但來台仍要做防疫隔離措施。2022-03-22 採訪撰稿編輯:謝佳興 鈺鵬國際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