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齡再就業 緩解缺工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文/魏世昌

為了解決旅宿缺工問題,交通部觀光署打算跟勞動部申請,開放移工。而根據工商業者的要求,不只是旅宿業要求開放移工,甚至服務業也希望開放。而台灣也將與印度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MOU),希望引進印度移工,填補產業人力缺口。這也引起關注。


政府擬以移工來補足缺工缺口,移工人數快速增加,截至去年底,國內移工人數已達七十二.八萬人。移工短期內或可稍緩解缺工問題,但若沒有適當控制數量,不僅影響國人的就業機會,也將加劇台灣低薪的問題,對勞動市場造成嚴重衝擊,恐非良策。


根據國發會統計,台灣在二○二五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廿五%),勞動力結構也隨之改變,部分的中老年者仍有工作能力、工作意願,這正是一股可以充分利用的閒置人力。問題在於,雖然中高齡勞動力可以補足部分的勞動人力缺口,但多數雇主仍不願意雇用,特別是在製造業、一般服務業和批發零售業,這些產業相對其他產業薪資較低,對於聘僱中高齡者的意願也最低;除了不雇用外,還有提供較少的調職機會、在經營困難時優先解雇,以及更嚴格的獎懲條件等,都揭示職場年齡歧視和不友善對待。


產業界應轉換心態,做出調整與改善,進行職務再設計、彈性排班,創造安全、友善職場,讓有意願的中高齡者能主動求職,積極尋覓合適的工作機會,再度發揮自己的價值。對此,政府則可提供中老年者職業再訓練,提升職業技能和就業競爭力,及提供就業媒合、就業獎勵等因應措施。總的來說,解決台灣嚴重缺工的問題,絕非一蹴可及,有賴政府、產業和中老年者共同努力。

raw-image



avatar-img
1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魏世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或許是已淡忘了那曾經徜徉於乘風破浪的感覺吧,這回從烏石港搭快艇駛向10公里海域外的島嶼時,我顯得要比同行的家人及朋友都興奮,活像個稚氣未脫的小孩哩! 當天氣候狀況不佳,烏雲密布,又恰逢梅雨季節,潮溼悶熱的氛圍使人無精打采,多虧海風陣陣吹拂,才叫暑氣煩躁漸消;而鹹苦羼雜的海味,也著實使自己重拾了
或許是已淡忘了那曾經徜徉於乘風破浪的感覺吧,這回從烏石港搭快艇駛向10公里海域外的島嶼時,我顯得要比同行的家人及朋友都興奮,活像個稚氣未脫的小孩哩! 當天氣候狀況不佳,烏雲密布,又恰逢梅雨季節,潮溼悶熱的氛圍使人無精打采,多虧海風陣陣吹拂,才叫暑氣煩躁漸消;而鹹苦羼雜的海味,也著實使自己重拾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企業缺工與求職市場矛盾加劇,中高齡者的職場再設計及僱用成為重要議題。根據報導,中高齡求職聲量顯著增加,企業應考慮利用中高齡者的經驗與實力,並設計友善的工作環境。此外,政府也推動多項補助措施以促進中高齡者再就業,然而現實環境仍存在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結閤中高齡者與企業需求,打造共贏的工作模式。
Thumbnail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臺灣的外籍勞工人數已經超過70萬人,其中東南亞移工佔了絕大多數。然而,這些移工面臨著歧視和不公待遇的挑戰。本文將著重探討東南亞移工在臺灣面臨的問題,以及相關的NGO組織。閱讀本文可以讓你更瞭解臺灣重要的勞動市場。
Thumbnail
根據勞動部勞動統計查詢網最新的資料顯示,台灣的產業與社福移工人數已來到768,360人,已佔台灣人口的3.2%。全國移工數衝破75萬大關,為歷年來移工人數最多的一年,且這個數字,仍然會持續成長下去,由於國內人口老化導致缺工問題嚴重,預期移工人數未來仍會緩步上升,尤其日前已傳出政府與印度簽署合作備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臺灣熟齡求職者在就業市場中面臨的障礙,包括社會文化偏見、技術與能力障礙以及經濟與成本考量。提出熟齡求職者應持續學習、調整薪資預期、展示長期價值、維持健康和體能、展示適應力和創新能力等應對策略,並通過實例展示這些策略的作用。
台灣、印度昨(16)日透過視訊方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雖然簽署程序還沒完成,但消息一出,再度掀起國內反彈聲浪。勞團對此指出,國內真正缺工真相是低薪,若政府因為開放印度移工,未來增加更多適用移工的產業,勢必排擠國人就業機會,業者能用更低的薪資聘僱移工,當然不用提升本勞薪資,
台灣、印度昨(16)日透過視訊方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雖然簽署程序還沒完成,但消息一出,再度掀起國內反彈聲浪。勞團對此指出,國內真正缺工真相是低薪,若政府因為開放印度移工,未來增加更多適用移工的產業,勢必排擠國人就業機會,業者能用更低的薪資聘僱移工,當然不用提升本勞薪資,
台灣、印度昨(16)日透過視訊方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雖然簽署程序還沒完成,但消息一出,再度掀起國內反彈聲浪。勞團對此指出,國內真正缺工真相是低薪,若政府因為開放印度移工,未來增加更多適用移工的產業,勢必排擠國人就業機會,業者能用更低的薪資聘僱移工,當然不用提升本勞薪資,
台灣、印度昨(16)日透過視訊方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雖然簽署程序還沒完成,但消息一出,再度掀起國內反彈聲浪。勞團對此指出,國內真正缺工真相是低薪,若政府因為開放印度移工,未來增加更多適用移工的產業,勢必排擠國人就業機會,業者能用更低的薪資聘僱移工,當然不用提升本勞薪
台灣、印度昨(16)日透過視訊方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雖然簽署程序還沒完成,但消息一出,再度掀起國內反彈聲浪。勞團對此指出,國內真正缺工真相是低薪,若政府因為開放印度移工,未來增加更多適用移工的產業,勢必排擠國人就業機會,業者能用更低的薪資聘僱移工,當然不用提升本勞薪資,
Thumbnail
隨著企業缺工與求職市場矛盾加劇,中高齡者的職場再設計及僱用成為重要議題。根據報導,中高齡求職聲量顯著增加,企業應考慮利用中高齡者的經驗與實力,並設計友善的工作環境。此外,政府也推動多項補助措施以促進中高齡者再就業,然而現實環境仍存在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結閤中高齡者與企業需求,打造共贏的工作模式。
Thumbnail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臺灣的外籍勞工人數已經超過70萬人,其中東南亞移工佔了絕大多數。然而,這些移工面臨著歧視和不公待遇的挑戰。本文將著重探討東南亞移工在臺灣面臨的問題,以及相關的NGO組織。閱讀本文可以讓你更瞭解臺灣重要的勞動市場。
Thumbnail
根據勞動部勞動統計查詢網最新的資料顯示,台灣的產業與社福移工人數已來到768,360人,已佔台灣人口的3.2%。全國移工數衝破75萬大關,為歷年來移工人數最多的一年,且這個數字,仍然會持續成長下去,由於國內人口老化導致缺工問題嚴重,預期移工人數未來仍會緩步上升,尤其日前已傳出政府與印度簽署合作備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臺灣熟齡求職者在就業市場中面臨的障礙,包括社會文化偏見、技術與能力障礙以及經濟與成本考量。提出熟齡求職者應持續學習、調整薪資預期、展示長期價值、維持健康和體能、展示適應力和創新能力等應對策略,並通過實例展示這些策略的作用。
台灣、印度昨(16)日透過視訊方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雖然簽署程序還沒完成,但消息一出,再度掀起國內反彈聲浪。勞團對此指出,國內真正缺工真相是低薪,若政府因為開放印度移工,未來增加更多適用移工的產業,勢必排擠國人就業機會,業者能用更低的薪資聘僱移工,當然不用提升本勞薪資,
台灣、印度昨(16)日透過視訊方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雖然簽署程序還沒完成,但消息一出,再度掀起國內反彈聲浪。勞團對此指出,國內真正缺工真相是低薪,若政府因為開放印度移工,未來增加更多適用移工的產業,勢必排擠國人就業機會,業者能用更低的薪資聘僱移工,當然不用提升本勞薪資,
台灣、印度昨(16)日透過視訊方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雖然簽署程序還沒完成,但消息一出,再度掀起國內反彈聲浪。勞團對此指出,國內真正缺工真相是低薪,若政府因為開放印度移工,未來增加更多適用移工的產業,勢必排擠國人就業機會,業者能用更低的薪資聘僱移工,當然不用提升本勞薪資,
台灣、印度昨(16)日透過視訊方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雖然簽署程序還沒完成,但消息一出,再度掀起國內反彈聲浪。勞團對此指出,國內真正缺工真相是低薪,若政府因為開放印度移工,未來增加更多適用移工的產業,勢必排擠國人就業機會,業者能用更低的薪資聘僱移工,當然不用提升本勞薪
台灣、印度昨(16)日透過視訊方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雖然簽署程序還沒完成,但消息一出,再度掀起國內反彈聲浪。勞團對此指出,國內真正缺工真相是低薪,若政府因為開放印度移工,未來增加更多適用移工的產業,勢必排擠國人就業機會,業者能用更低的薪資聘僱移工,當然不用提升本勞薪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