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克里姆林宮的餐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克里姆林宮的餐桌》,作者是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譯者葉祉君,衛城出版


raw-image


某方面來說我認為台灣人或許都應該看看這本書,太多可以對照的地方了,即使不喜歡歷史或是不熟悉蘇聯的歷史也相當值得一讀,作者很會寫


這個「很會寫」可能有失偏頗,純以文字編排方式而言應該是非常非常會寫,完全抽離來看應該會被作者的巧思震懾,好看且寫得好看。


這是一本歷史書,以「食物」作為切入點,講述從沙皇時代到蘇聯時代再到蘇聯解體後。


畢竟無論是哪個時代的人都需要吃飯。


這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但就因為這份理所當然,歷史的脈絡反而會更加清晰


雖然一堆斯基一堆亞歷山大一堆斯夫維夫基夫一堆安娜一堆維琪會看得有點痛苦,但作者的筆力以及分割章節段落的手法相當高明,無形讓閱讀門檻降低不少。


是的,這是我想要先談的東西:這本書有點閱讀門檻




有一件事已經逐漸成為另類的死語:冷戰。


儘管我們都知道冷戰只是以另一種方式、隨著另一位參與者中國進場而繼續,但「冷戰」這個詞彙已經離現代的年輕人有一大段的距離。

逐漸淡去的原因也相當現實——隨著敵人的衰退,好萊塢大片已經越來越少冷戰相關的題材,無論是諜報片或是戰爭片,這幾乎已經不再被人提起。

(悲傷的是隨著烏俄戰爭爆發我認為過段時間又會因為這樣而再次被作為素材)


此外,我個人認為還有一點。


即是隨著近幾年的文學版圖變化,或許已經不再有那麼多人是像我這個年紀一樣看著斯基們維奇們安東們寫的書長大。

有張談論各國文學的迷因梗圖,現在應該隨手一查就找得到,在那之中我認為對於俄國文學的理解是……或許和台灣人的天性是距離最遙遠的。

除了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初的作家之外,二戰之後被蘇聯影響的作家又更多,無論是蘇聯的強盛時期或者衰退時期,北荒巨獸的一舉一動都會隨時震出餘波,震出個米蘭昆德拉之類的。


但現代還有這麼多人會去讀東歐或者俄羅斯文學嗎?經典雖然經得起考驗,但未必仍然存有版面。

而了解一個國家的媒介還有多少?那是日常能夠很頻繁接觸到的嗎?


這樣的歷史文化地理隔閡雖然在《克里姆林宮的餐桌》作者筆下被減淡了,但或許還是需要一些時間軸去梳理整本書的章節選擇原因。




其次,這本書讀起來很痛苦


——沒有其他原因,單純是蘇聯這樣的政體下天生就會存在太多的痛苦。

苦難與寒風鑄造的不會是歷經風霜的偉大,而是麻木且疲憊的無奈。

當然,這本書有很多有趣的、好看的章節;但偏偏要講到蘇聯的歷史,有些東西就是繞不過去,而那些繞不過去的東西儘管在史書上總是被閃閃發光的文字所掩飾,但只有真正經歷的人清楚那有多痛。


這本書因為章節分段得宜,寫作手法高明,我本以為自己可以用很快的時間看完;但後來卻拖了一個禮拜甚至兩個禮拜,原因就出自於此。

我害怕下一章,或者下下一章會出現的東西,尤其是開場就把章節地圖畫得清清楚楚,那種你終究是得去面對的感覺很不好。


有款遊戲……或者更應該以「第九藝術」稱之會更為妥當。


《This War of Mine》

波蘭人做ㄉ。


這是一款改編自現實事件的遊戲,你要想辦法在彈盡援絕的地方和大自然以及外敵或者一切活著的生命抗爭並試圖存活下來;遊戲的背景「塞拉耶佛圍城戰」並沒有出現在《克里姆林宮的餐桌》之中,但很多東西是一樣的。


歷史讓人感到悲痛的原因正出自於這份「都一樣的」


準備段考的歷史測驗和真正去讀歷史是不同的,平常為了速記的那些口訣以及數字不過佔據課本上的一行一段,但深入去讀你才能夠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附帶一提,我一直覺得學生時期讀史這件事很重要。


本書的那份沉重,希望大家可以親眼去讀去看去感受。

因為做飯的人往往才是完整見證這段歷史的旁觀者。




作者為台灣版特別寫作的序相當值得一讀。

不只是國際情勢,就連此時此刻,在2025農曆過年前的台灣也是如此。

本來預期著可以談更多這本書,但看起來似乎也只能到此為止,越寫越沉重。


戰爭的最後或許永遠不會是和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冷菸沒有賴打
242會員
363內容數
記錄吃過的,記錄看過的,記錄去過的。 食記遊記雜記閱讀心得之外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異色情慾小說以及輕小說創作,雖然字數很多廢話很多但我想是個不太無聊的地方。
冷菸沒有賴打的其他內容
2025/02/26
《廚房裡的偽魚販》,作者林楷倫,時報出版。 本文是魚販這個供貨商的視角對台灣高端餐飲側寫得了的半虛構小說,即便是平常不吃Fine Dining的讀者我想也能從故事與筆觸中獲得非常多的閱讀樂趣,推薦。
Thumbnail
2025/02/26
《廚房裡的偽魚販》,作者林楷倫,時報出版。 本文是魚販這個供貨商的視角對台灣高端餐飲側寫得了的半虛構小說,即便是平常不吃Fine Dining的讀者我想也能從故事與筆觸中獲得非常多的閱讀樂趣,推薦。
Thumbnail
2025/02/12
《鬼地方》,作者陳思宏,鏡文學出版。
Thumbnail
2025/02/12
《鬼地方》,作者陳思宏,鏡文學出版。
Thumbnail
2025/01/08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作者洪愛珠,遠流出版。 雖然這本知名度過高應該不用多說,但就還是寫一下。
2025/01/08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作者洪愛珠,遠流出版。 雖然這本知名度過高應該不用多說,但就還是寫一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書名 #梅克爾傳 #梅克爾傳一場卓越的史詩之旅 紐約時報作家 #凱蒂馬頓 #katimarton 👀為什麼會看這本書? 這本書是 @vivianlovesreading 推薦的,傳記類型的書籍,剛好提到我覺得英國女皇的書我應該有興趣,他介紹了梅克爾,於是我就在大概2022年的九月
Thumbnail
書名 #梅克爾傳 #梅克爾傳一場卓越的史詩之旅 紐約時報作家 #凱蒂馬頓 #katimarton 👀為什麼會看這本書? 這本書是 @vivianlovesreading 推薦的,傳記類型的書籍,剛好提到我覺得英國女皇的書我應該有興趣,他介紹了梅克爾,於是我就在大概2022年的九月
Thumbnail
  戈巴契夫(1931-2022)於上個月過世,這本由戈巴契夫本人所撰寫的回憶錄,甫於今年五月出版。第一時間即購入,只是一直沒時間看,直到上個月戈巴契夫去世(8/30),才驚覺這位歷史課本上的人物,真真正正的成為了「歷史」。   本書的副標題為「蛻變中的世界,從舊冷戰到新世紀的危機。」
Thumbnail
  戈巴契夫(1931-2022)於上個月過世,這本由戈巴契夫本人所撰寫的回憶錄,甫於今年五月出版。第一時間即購入,只是一直沒時間看,直到上個月戈巴契夫去世(8/30),才驚覺這位歷史課本上的人物,真真正正的成為了「歷史」。   本書的副標題為「蛻變中的世界,從舊冷戰到新世紀的危機。」
Thumbnail
王爾德、波德萊爾、珍奧斯汀、狄更斯、海明威、費滋傑羅、喬伊斯、莒哈斯、杜斯妥也夫斯基,文豪界的酒徒比我想像中多。
Thumbnail
王爾德、波德萊爾、珍奧斯汀、狄更斯、海明威、費滋傑羅、喬伊斯、莒哈斯、杜斯妥也夫斯基,文豪界的酒徒比我想像中多。
Thumbnail
新年快樂,這個春節去了一趟俄國;1880年的俄國;杜斯妥也夫斯基筆下的俄國。 冬天,是適合窩在家裡閱讀經典文學的時刻,尤其是閱讀北方國家的俄國文學,彷彿正親臨在那寧靜雪白的銀色世界,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只有俄國人才寫得出如此饒富哲學的小說吧。在長年的冬季裡,能夠從觀察外在的世界進而省思內在心裡的世
Thumbnail
新年快樂,這個春節去了一趟俄國;1880年的俄國;杜斯妥也夫斯基筆下的俄國。 冬天,是適合窩在家裡閱讀經典文學的時刻,尤其是閱讀北方國家的俄國文學,彷彿正親臨在那寧靜雪白的銀色世界,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只有俄國人才寫得出如此饒富哲學的小說吧。在長年的冬季裡,能夠從觀察外在的世界進而省思內在心裡的世
Thumbnail
一連讀了兩本艱澀的書籍,特意選了這本輕鬆小品。這書集結了伊丹十三於1961年在歐洲多國居留期間,為《洋酒天國》撰寫自己所見所聞的散文。 雖然時代久遠,但讀起來仍然趣味泱然。因為伊丹先生的生活相當精緻,對衣食住行都有一套想法和要求,從意粉的正確煮法、歐洲街頭衣著,以至y字的筆順都有所執著。
Thumbnail
一連讀了兩本艱澀的書籍,特意選了這本輕鬆小品。這書集結了伊丹十三於1961年在歐洲多國居留期間,為《洋酒天國》撰寫自己所見所聞的散文。 雖然時代久遠,但讀起來仍然趣味泱然。因為伊丹先生的生活相當精緻,對衣食住行都有一套想法和要求,從意粉的正確煮法、歐洲街頭衣著,以至y字的筆順都有所執著。
Thumbnail
莫斯科紳士 A Gentleman in Moscow 分類:小說
Thumbnail
莫斯科紳士 A Gentleman in Moscow 分類:小說
Thumbnail
作者— 安德烈.克考夫| 「記者找我談戰爭的事。他們常問我:我們還能為烏克蘭做甚麼? 我回答:你們可以多讀介紹烏克蘭的書,多讀烏克蘭作家的書。從書裡你們就會明白烏克蘭與俄國哪裡不同,就會知道烏克蘭人希望甚麼、寫些甚麼。」 初次讀烏克蘭文學,雖然這本書寫於1995年,正值後蘇聯時代, 但現在仍
Thumbnail
作者— 安德烈.克考夫| 「記者找我談戰爭的事。他們常問我:我們還能為烏克蘭做甚麼? 我回答:你們可以多讀介紹烏克蘭的書,多讀烏克蘭作家的書。從書裡你們就會明白烏克蘭與俄國哪裡不同,就會知道烏克蘭人希望甚麼、寫些甚麼。」 初次讀烏克蘭文學,雖然這本書寫於1995年,正值後蘇聯時代, 但現在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