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柏格(1929–2019)是美國金融界的傳奇人物,Vanguard(先鋒集團)的創辦人,被譽為「指數基金之父」。他在1975年創立了Vanguard,並在1976年推出全球首支面向散戶的指數基金——Vanguard 500 Index Fund,顛覆了傳統投資行業的模式。 柏格主張投資應該簡單、低成本、長期持有,就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投資理念吧。
注意成本
- 一旦投資活動越熱絡,則金融中介與稅金成本就越高,而股東及企業所有人全體所取得的淨報酬則越少。
- 真正的投資人,如果能夠忘掉股票市場,專心於自己取得的股利報酬以及相關企業的營運績效,應該對自己更有幫助。
- 經理人與經紀商拿走越多,投資人就賺得越少。如果基金經理人無法瓜分任何東西,投資人就可以取得全部(換言之,股票市場的總報酬)。
買下大海
- 與其大海撈針,不如嘗試一網打盡!
- 股票市場往往會引誘投資人專注於變幻莫測、難以捉摸的短期預期,而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逐漸累積企業所賺取的報酬。
長期持有
- 我們必須專注最根本的概念,永遠要記住當初創造指數化產品的目的所在:偏低費用、廣泛分散投資、繼續持有。
- 投資這些追蹤整體股票市場的指數型ETF,絕對沒有問題,前提是避免進行短線交易。短線投機是輸家進行的賽局,長期投資才是經過實證的策略,大盤市場指數型基金非常適合執行這種策略。
- 投資的真正獲利並不是來自於買與賣,而是在於買進並持續持有證券,藉以取得(其)所發放的股利,並受惠於它們的長期增值。
- 關於投資組合的股票與在卷配置,有兩個基本決定因素: ⑴承擔風險的能力:⑵承擔風險的意願。
結論
這本書其實從頭到尾都用很明確的數據在貫徹一個概念,就是用數據的方式解釋,如何透過最低成本的方式取得整體市場的報酬,唯一的解法就是沒有透過基金經理人的指數型投資,透過長期持有,減少成本,這些成本包含政府的稅金、交易的手續費等等,並且講明,因為市場的報酬都是一樣的,所以能減少越多交易成本的投資人,就越能貼近市場的成長報酬,變成真正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