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議價路上,是一場馬拉松式地談判。中間一定會上演剪不斷、理還亂幾個小時的價格拉鋸戰,屋主通常不會輕易點頭成交,買家當然也不會輕易失守。
這篇文章與你分享幾個議價小技巧,小小的退讓,通常可以加速談判的過程,並且達到滿意的談判價格。
買房議價時,如果到了仲介把你跟賣家找到公司裡談判價格,這絕對是個好現象。代表屋主雖然不是很滿意你開的價格,但也與心中的底價相差不遠了,這時候如果釋出一點善意——向上加價,往往可以軟化屋主的心,加速成交的節奏!
但加價不是看心情隨意喊價,一定要有邏輯、有意識的喊,而且一定要從房子總價加起。
舉例來說,一個物件 35 坪,最後約出來議價的出價是 400 萬,平均一坪 11.4 萬。
這時候加價一定要從 400 萬為基數開始喊,如 410 萬、420 萬,而不是以一坪從 11.4 萬,向上喊 13.4 萬、15.4 萬,因為用每坪數的價格去喊,很容易一次就將總價拉高,以物件有 35 坪來說,即使一次只調高每坪 1 萬元,聽起來還好,但總價一次就增加 35 萬的負擔,其實喊價的漲幅很驚人!所以無論仲介說一坪多少,請堅守從總價加的原則。
此外,從總價加價,每次喊價的漲幅一定要越來越少。
舉例,如果第一次加了 30 萬,第二次加價只能低於 30 萬、第三次的加價幅度又要低於第二次,以此類推。因為如果你加價的幅度越來越高,仲介跟屋主一定覺得你是「盤子」,開始挖你的極限,這場議價就會沒完沒了。
相反的,如果發現你每次開口的漲幅越來越小,屋主與仲介就會有所緊張,在這樣的心情下,就會比較順利談到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價格。(就說議價是場心理戰了吧)
上述的狀況是買賣心中價格接近時候的戰略,但如果對方的開價真的太高,這時候殺價就要依照一樣的邏輯反推進擊,以每坪售價的價格開始砍,因為一坪砍個 2~3 萬聽起來比較無感,但其實每砍一坪的一萬的價格,就是砍掉總價的幾10 萬了!所以要釐清現在的局勢,加價以總價進行策略、殺價則是從坪數價格著手。
這是 TING 最常使用的方式,因為仲介知道我們買房只買在合理價,所以直接請仲介算扣除買賣來回的仲介費、代書費、裝潢費,讓他自己掐指一算房價還合理嗎,很多時候仲介自己算一算也會恍然大悟地說對欸,然後轉身協助跟屋主議價,這樣的方法不管是買房自住還是投資通通都可以套用!
適時地將薪資、每個月的房貸等數字坦蕩蕩地跟仲介聊,賣弄點苦肉計,往往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畢竟仲介的心也是肉做的啊~
延伸閱讀:買房也要懂拜碼頭!做對這個,更容易獲得喜歡的物件
買房議價不是滿腦子想著自己或是價格,一定要將對方的心理考量進去,然後把仲介拉過來當自己的盟友,依情況適時的袒露自己財務,這樣殺價才會殺得漂亮、殺得有條有理,讓自己買房也可以很優雅,以理想的價格,成就一個美滿交易!
想要擁有更多房地產投資資訊,歡迎訂閱我們的電子報,不定期與你分享我們投資心得與撇步!
更多買房你要知道的事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覺得對你有所幫助,歡迎愛下愛心並訂閱鼓勵
讓知識與分享的善循環
我們也會分享一篇「被動收入的 14 種管道與我們實際操作的心得」以茲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