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考試】考試書單&網路資源整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來只想簡單列幾本書,結果還是整理了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所用到的一些書籍以及網路資源,如果在準備的過程中,也有點不知如何開始的話,可以參考看看。

★星號僅以我個人主觀觀點認為這些資源對於我自己來說有多少幫助,不代表每本書或每個資源的好壞。

以下點擊書名即可開啟連結購買



【考試書單】


1、法規:

★★★★★全國法規資料庫

考著考著書跟筆記就不是最新的法規了,要確認法規不要讀錯資訊

★★★★★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

即使集中準備考古題,無障礙的部分也絕對全部都要讀

★★★★☆高普考建築工程-營建法規

雖然比較偏高普考的整理,但對於繁雜的法條架構跟重點還是有幫助的

★★★★☆建築技術規則

技規是基本的,除了常用的,該背的還是要背

★★★☆☆3D圖解建築技術規則(New!)

舊板的比較不好閱讀,在準備考試的時候比較沒有幫上忙

不過連結是2022/7月最新版本的,這版本今年也買來工作上使用

紙質跟編排及閱讀上都更容易使用


2、結構:

★★★★★建築結構學-實力

★★★★★建築結構系統-實力

以上兩個都是補習班課程,基本上整本都至少要讀過一次,有答案的題目都要練習過

★★★★☆Youtube結構課程-輕鬆學力學

有時會有一些搞不懂的觀念或是突然卡住,上網看看其他老師的解法

突然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3、設計:

★★★★★K圖會作品集-K圖會

透過K圖會出的作品集可以看看其他人考試大概畫到什麼程度

但是也不用太擔心自己畫不出這樣的大圖,慢慢找自己喜歡的表現法

也可以讀一下別人解題的脈絡跟稜摩一些圖面,整體真的滿推薦的

★★★★★建築立-空間思考10修練課-林煜傑

阿傑老師的解題方法真的是讓剛開始考試的人會有一個方向

★★★☆☆第一次建築設計就上手-曹登貴

從主管手上傳承給我的書,可以學一些喜歡的

慢慢從以上這些別人的圖面及元素中練習適合自己的解題方式跟圖面表現

★★★☆☆資料集成-詹式書局

應該從大學大家都常使用吧,有一些常用的尺寸可以記一下

★★★☆☆台灣建築選-ta 

其實可以多看一些ta雜誌,挑自己喜歡的看

★★★★☆Youtube影片-張勝朝建築師設計敷地考試秘笈分享會

考前衝刺的時候看到張建築師的分享,雖然滿長的

不過張建築師提供的大補帖整理起來有個印象,在考試的時候也滿有幫助的


【考古題】


★★★★★考畢試題查詢平臺

最完整的考題還是要從考選部下載,習慣上我還是會印出紙本練習

★★★☆☆阿摩線上測驗

主要是在整理法規答案的時候,找不到的我會上去看一下別人的答案

結構的題目也可以看,不過詳解的人就很少


【APP資源】


★★★★★ANKI

在準備法規的時候,ANKI真的幫了很多的忙,真的五星推推

★★★★★國家考試

也沒有特別使用,但對於我這個健忘的人,可以隨時確認一下資訊也是有所幫助

★★☆☆☆智慧題庫

有用這個APP購買建築師考試的考古題,主要是選擇題的部分

如果準備得差不多,可以用這個APP看一下自己對題目的敏感度

但我後面還是都用ANKI啦,因為ANKI都讀不玩了就沒有再用這個APP



大致上是以上這些資訊,其實都滿有幫助的

書籍連結來自博客來或補習班官網


在建築以內、在建築以外的日子裡拼命生活,努力搞懂每一個搞不懂的事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準備建築師考試的路途真的太長,長到每年都不知道能不能往前一步,還是要退回洗牌,不知不覺我們都開始尋找心靈寄託。大概我們以前想都沒想過,有一天會這麼迷信吧。
很幸運地在110年結束了建築師考試的泥沼,真的是誠心感謝每個幫助我的朋友,所以跟寫環控減免時的心情一樣,希望能給一開始跟我一樣迷惘,不知道如何開始的朋友一點參考 我不是很會唸書、也不是很會畫圖的人,所以今年考上之後聽到很多人跟我說覺得我很勵志,所以也許是因為我都可以了,給了很多人希
今年2月考試成績放榜之後,加上去年一些學長姊從國外回國,陸續開始有人問我之前減免環控的事情,同時也因為我當時有一些地方沒注意到被要求補件,因此想說乾脆寫篇分享經驗出來,避免大家遇到一樣的情況,希望大家都能順利成功減免。 這次辦理減免我的資格是以五年制學士及三年事務所工作經驗申請,如果有其他申請
準備建築師考試的路途真的太長,長到每年都不知道能不能往前一步,還是要退回洗牌,不知不覺我們都開始尋找心靈寄託。大概我們以前想都沒想過,有一天會這麼迷信吧。
很幸運地在110年結束了建築師考試的泥沼,真的是誠心感謝每個幫助我的朋友,所以跟寫環控減免時的心情一樣,希望能給一開始跟我一樣迷惘,不知道如何開始的朋友一點參考 我不是很會唸書、也不是很會畫圖的人,所以今年考上之後聽到很多人跟我說覺得我很勵志,所以也許是因為我都可以了,給了很多人希
今年2月考試成績放榜之後,加上去年一些學長姊從國外回國,陸續開始有人問我之前減免環控的事情,同時也因為我當時有一些地方沒注意到被要求補件,因此想說乾脆寫篇分享經驗出來,避免大家遇到一樣的情況,希望大家都能順利成功減免。 這次辦理減免我的資格是以五年制學士及三年事務所工作經驗申請,如果有其他申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希望透過條列和簡介,可以更方便讀者選讀自己偏好的主題。
Thumbnail
這篇整理了我這個月讀到一些不在我分類中但很不錯內容,我也都有附上來源,如果你想了解我這個月發現了什麼不錯的內容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而且我還會加上我的一點個人回饋 另外每月資訊量不同,造成每一類的內容不一,有的內容會比較多,如果你只想看精選,我會在每一類中都挑出 3 篇我最推的,前面會有星號
Thumbnail
善用好讀的排版指南,提高使用者持續閱讀的意願。主軸將圍繞於好讀,雖與視覺排版相近,卻有些許的不同;本文所提及到的任何觀念,來自於經驗或是過去所學,不須奉為圭臬,而是理解與體會。
Thumbnail
好快來到七月了💦,剛準備完期末考的我花了點時間整理了自己讀書的方式,也趁這個機會分享給有需要的人,雖然我的成績一直以來都沒有到非常好,但是跟身邊的朋友分享完他們都說很受用,於是讓我有想分享一下自己讀書的心得還有一些簡單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要具體的推薦一些導讀型書籍,並提出相關理由,一樣是個人多年經驗,沒有什麼學理根據。以下是不同類型的書刊,筆者從政治類開始。
我一直都不太能專心讀完一本課本, 總是喜歡收集各種在講同一個主題的書, 然後去分析這些書之間哪邊一致,哪邊不一致。 教科書作為老師上課時候的主要引用來源, 我想只要那本中文教科書的品質夠好,那麼用中文教科書也很適合。 然而,我想大家都有經驗,理工科的中文教科書,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如何將書籍章節中重要的知識進行條理化整理,並提出效率化閱讀的方法,適用於任何領域的知識學習。
Thumbnail
讀過蠻多商業、自我成長的書,有些書裡作者已提供明確的步驟與方法,有些則以原則或概念為主,但對讀者來說,沒有去實作/執行/運用,讀完能產生對自己的助益有限。 打算建立一個「不只是讀過就算了」的書單,挑些主題來規劃自己的實作計畫,也會找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成立實作支援社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希望透過條列和簡介,可以更方便讀者選讀自己偏好的主題。
Thumbnail
這篇整理了我這個月讀到一些不在我分類中但很不錯內容,我也都有附上來源,如果你想了解我這個月發現了什麼不錯的內容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而且我還會加上我的一點個人回饋 另外每月資訊量不同,造成每一類的內容不一,有的內容會比較多,如果你只想看精選,我會在每一類中都挑出 3 篇我最推的,前面會有星號
Thumbnail
善用好讀的排版指南,提高使用者持續閱讀的意願。主軸將圍繞於好讀,雖與視覺排版相近,卻有些許的不同;本文所提及到的任何觀念,來自於經驗或是過去所學,不須奉為圭臬,而是理解與體會。
Thumbnail
好快來到七月了💦,剛準備完期末考的我花了點時間整理了自己讀書的方式,也趁這個機會分享給有需要的人,雖然我的成績一直以來都沒有到非常好,但是跟身邊的朋友分享完他們都說很受用,於是讓我有想分享一下自己讀書的心得還有一些簡單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要具體的推薦一些導讀型書籍,並提出相關理由,一樣是個人多年經驗,沒有什麼學理根據。以下是不同類型的書刊,筆者從政治類開始。
我一直都不太能專心讀完一本課本, 總是喜歡收集各種在講同一個主題的書, 然後去分析這些書之間哪邊一致,哪邊不一致。 教科書作為老師上課時候的主要引用來源, 我想只要那本中文教科書的品質夠好,那麼用中文教科書也很適合。 然而,我想大家都有經驗,理工科的中文教科書,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如何將書籍章節中重要的知識進行條理化整理,並提出效率化閱讀的方法,適用於任何領域的知識學習。
Thumbnail
讀過蠻多商業、自我成長的書,有些書裡作者已提供明確的步驟與方法,有些則以原則或概念為主,但對讀者來說,沒有去實作/執行/運用,讀完能產生對自己的助益有限。 打算建立一個「不只是讀過就算了」的書單,挑些主題來規劃自己的實作計畫,也會找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成立實作支援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