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停止無止盡的內耗,其實轉念就可以。比如搭車,明明提前五分鐘到公車站,沒想到公車十分鐘前就開走了,因為沒搭到公車,所以很生氣,這種生氣正是一種內耗,不如把它轉念,沒搭到是好事,也許下一班公車會有好事發生。又比如,同事都加薪了,唯獨自己被漏掉,一番反思,確定自己沒有怠忽職守,該盡的責任都有盡到,那就轉念,有得有捨,因為沒有得所以不用捨,所以出入一樣平安,家庭一樣和樂。
台灣旅行風氣甚濃,加上機票便宜,出國就像走廚房,說走就走。對旅行原本不熱衷的人,也因為受到朋友同事的影響,紛紛帶孩子到鄰近的東南亞、日本等國家旅行,大人小孩多了旅行見聞,也拍了不少照片上傳臉書,留言和按讚數堆出了自信,往後便三不五時帶孩子出國見世面,若是時間太久沒有出國就覺得矮人一截,擔心自己成了鄉巴佬,這種內耗也叫無明。也有些人家庭環境不允許,連國旅都玩不起,看別人假日四處玩,自己只能打工賺生活費,忍不住怨天尤人,這也是沒有意義的內耗,自傷傷人。
看別人都在玩,自己不一定要跟著玩,看別人都沒有做,自己也可以先開始。有一位老修行者說,把出去玩的時間和金錢挪來做好事,除了可以為自己為家人植福之外,也有可能因此化險為夷,閃過災劫。有些家長為了不要輸太多,存了一點錢就帶孩子出國旅行,孩子還小,尚無能為力為自己植福,大人努力損耗孩子的福報,當孩子的福報享用過頭,身體就開始不好,人緣也變差,運途一路黯淡。
有一個家庭,父親是科技公司的副理,母親創立美語課輔學校,兩人育有一名獨生女,這名獨生女已上高中,卻從來沒有出過國,因為父母忙工作、女兒忙課業,如果三個人剛好都得空,便相偕老街走走逛逛吃東西抒壓然後回家休息,他們沒有時間羨慕別人出國,更沒時間炫富。父母是子女的模,父母為人低調有守有為熱愛公益,子女就會依循父母的腳步從善如流,一來不會浪費福報,二來做福來囤,以備不時之需。
老智者說,有些人因為一些「特殊」的違緣,不適合出遠門,如果能克制自己的慾望,就能在關鍵時刻解救自己。總之,享福是耗福,福盡悲來,與其撒銀子出國大玩特玩,不如把錢用來布施濟弱扶貧,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停止內耗
#轉念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