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做品牌顧問的過程中,遇到過很多中小企業老闆都有一樣的難題,就是這個靈魂拷問:「我該先好好做生意,還是要做品牌?」
這個問題,其實答案並不是二選一的。
做生意,講求的是財務穩定,確保現金流不斷裂,投資是有效益有回報,獲利讓公司能「活下來」。
做品牌,則偏向長期價值的累積,讓你的產品不僅能賣掉,更能被記住,更好的是品牌能成為消費者生活的一部分。
這兩者的核心目標不同,但並非對立,抓好平衡反而是互補並行。
套用那句經典台詞:「我不是小孩,我不做選擇,我全都要。」
做生意的第一步,是掌控好財務狀況,因為現金流穩定是企業運營下去最基本的事。
不管產品多麼優秀,市場多麼看好,缺乏穩定的現金流都可能讓你的事業突然地夭折,你也一定看過很多市場上的知名企業,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都是現金軋不過來,無奈黯然收場。
做生意要注意三大核心要素:
但只有這樣是不夠的,沒有建立起品牌的生意,往往只能依靠價格競爭,陷入彼此低價促銷的惡性循環,沒有「健康地」活下來。
品牌的核心在於”創造價值”,這種價值是遠超越產品功能,給予情感、信任的情緒價值:
當品牌價值建立起來後,消費者願意為你的故事、理念與價值觀買單,生意也就這麼做起來了。
很多初創者認為,”做品牌”是大企業的玩法,只有燒錢拍廣告、搞公關活動,才算在做品牌。
但這是一個誤區。品牌的每一分錢投入都是為了創造更多價值。
而且事實上,品牌是可以分階段進行的,並不需要一開始就投入巨資。
例如:
以上這些都是幾乎不花錢,或是不花太多錢的打造品牌的工作。
品牌是「一步一步堆砌起來的」,不一定需要燒大錢才能完成的。
2. 同時:建立品牌基礎
3. 長期:讓品牌反哺生意
左腳踩著財務穩定,右腳踏著建設品牌,一步步往前走,這是我認為創業的成功之道。
我們看看兩個不同思考的差異化策略,導致了什麼樣不同的後果:
某咖啡小店主認為做品牌需要大額投資,且看不見回報,於是選擇只做促銷搞活動販售攬客,結果跟附近的小店同質化太嚴重,只能和對手陷入價格戰,難以獲利。
日本的 %ARABICA 咖啡定位「尋覓完美純粹的一杯咖啡」
起源於京都的一間小店,主理人對於建設品牌非常用心,店內所有周邊,連咖啡機都是特製的,全都印有 % 的品牌符號,生意好到每家店幾乎都是大排長龍。
做品牌不一定要花很多錢,但只有開始做品牌才有機會在紅海市場中快速佔領消費者心智,避免落入同質化價格競爭。
「做品牌是讓投入的每一分錢都更有價值。」
在創業中,做生意和做品牌從來不該是對立的,應該視為企業前進不可或缺的兩隻腳。掌握好生意和品牌的平衡法則,可以讓事業穩健起步,同時逐步累積長期價值。
讓品牌幫你帶生意進來,這是最健康的獲利之道。
hi 我是路易老闆,chizup! 甜點品牌創辦人,從4A廣告公司輟學的創業家。榮獲SHOPLINE傑出品牌視覺獎、2022食力食創獎設計美學創新類二星獎,一日沒有創意和美食難以入眠。 一心專注於打造像子彈般高速有破壞力的小眾感品牌,幫助有甜點創業夢想的朋友開始經營有自己獨特魅力的“小眾感”品牌。
官網:www.abrandbullet.com
Line@: @abrandbullet
Mail:abrandbulle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