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傳上·觀

雷冥-avatar-img
發佈於易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 原文


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2. 白話文


「觀」卦的核心意義是「觀看」與「省察」,象徵上位者對天下的觀察與教化。


「大觀在上」表示偉大的景象展現在高處,象徵上位者具有遠見,能夠觀察天下。這種觀察方式是順應天道且懷有敬意的,因此稱為「順而巽」。上位者若能居於中正之位,以客觀公正的角度觀察天下,便能看清世間的變化與人民的需求。


「觀,盥而不薦」指的是進行觀禮時,僅行盥洗之禮而不進獻供品,這代表一種虔誠的態度,顯示出心存敬畏與誠信。「有孚顒若」則形容一種威嚴莊重、令人敬服的神態,象徵一個德高望重的領袖,其品德與行為自然讓人景仰與效法。


「下觀而化也」說明上位者的德行若能被世人觀察並學習,便能夠感化天下,使民風純樸、社會安定。


「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意指天道的運行永不紊亂,四時循環不息,這象徵著宇宙有其規律,人類應該遵循自然法則行事。「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聖人透過對天地自然法則的觀察,制定合乎天道的教化方式,使天下人都能心悅誠服地接受治理。


3. 解釋


(1)觀卦的卦象與核心意義


觀卦由巽(☴)在上,坤(☷)在下:


巽卦 代表順從、風,象徵教化的傳播,如風行天下,影響萬民。


坤卦 代表大地、承載,象徵人民具有接受與學習的能力。



這種結構反映了上位者的德行能夠影響百姓,使其心悅誠服地接受教化,正如風能夠吹拂大地,使萬物受其影響而變化。


(2)「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的含義


「大觀在上」:象徵君王或領袖站在高處,能夠從更宏觀的角度審視天下。這強調了一個領導者需要具備遠見與洞察力。


「順而巽」:這裡的「順」代表順應天道,「巽」則象徵謙遜與柔和。這說明領袖應當順應時勢,並且懷有敬畏之心,才能真正理解民意與治理國家。


「中正以觀天下」:真正有智慧的領袖,應當站在公正不偏的立場來觀察世界,避免因私心而失去客觀性。



這一部分的重點是領導者不僅要有宏觀視野,還要謙遜順應天道,並且保持中正無私,才能正確理解天下事務。


(3)「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的解析


「盥而不薦」:洗手淨身而不獻供品,象徵內心的清淨與虔誠,這是一種真正的敬畏態度,而非流於形式的禮儀。


「有孚顒若」:孚指誠信,顒若形容莊嚴肅穆的樣貌,這代表真正的領袖應該具備令人敬畏的德行,而非單靠權力來壓迫人民。


「下觀而化也」:當人民看到領袖的德行與榜樣時,便會受到感化而主動學習,這才是最理想的治理方式。



這一段話強調的是真正的影響力來自於內在的品德,而非外在的威權。當領袖具備誠信與莊重的風範,自然能夠感化人民,而不需要強制性的手段來治理。


(4)「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的解析


「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天道的運行井然有序,春夏秋冬不會紊亂。這意味著宇宙自有規律,人類若能觀察並遵循這些法則,便能夠順利發展。


「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聖人透過觀察天地的法則,制定符合天道的教化方式,這樣的教化才能真正讓天下人心服口服,而非僅僅依靠強制力來統治。



這段話蘊含著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認為人類的行為應該仿效天地運行的規律,才能達成真正的和諧與長久的治理。


(5)觀卦的應用與啟示


1. 領導與管理:

領袖應該以「觀」的態度來治理國家或組織,透過宏觀視角觀察局勢,並且以自身的德行來影響群眾,而非僅靠法律與懲罰來管理。



2. 教育與教化:

教育的核心在於「身教重於言教」,教師或家長若能以身作則,孩子與學生自然會受到影響而學習正確的價值觀。



3. 個人成長:

「觀」卦強調內省與觀察,提醒我們在做決策之前,應該多觀察周圍環境與人事物,避免衝動行事。同時,也要以身作則,讓別人從我們的行為中學習到正確的價值觀。



4. 企業經營:

成功的企業領導者不僅要關注市場變化,還要以企業文化與價值觀來影響員工。例如,日本豐田汽車強調「現場主義」,領導者經常親自到生產線觀察,而不是僅僅依賴數據與報告,這正是「觀」卦的精神。




總結


觀卦的核心精神在於觀察、教化、以德服人,其要點包括:


1. 領導者應具備宏觀視野與謙遜態度,才能真正理解天下事務。



2. 治理的最佳方式不是強制,而是透過自身德行來影響人民,使其自願接受教化。



3. 天地運行有其規律,人類應該效法自然法則來管理社會與個人生活。



4. 教育與管理的關鍵在於「身教重於言教」,唯有以身作則,才能真正影響他人。




觀卦教導我們,真正的影響力來自於品德與智慧,而非權力。唯有透過觀察、內省與以德服人,才能實現長久的安定與繁榮。

avatar-img
3會員
16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雷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 原文 臨,剛浸而長,說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於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2. 白話文 臨卦象徵向下臨視與教化,陽剛之氣逐漸增長,柔順之道則歡悅而順從。剛健且居於中正之位,又與下方應和,因此能帶來亨通,並且符合天道的法則。 然而,當陽氣持續增長至極致時,便會開
1. 原文 蠱,剛上而柔下,巽而止,蠱。蠱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也。 2. 白話文 蠱卦的特點是剛健者在上,柔順者在下,象徵順從而又有所止,這就是蠱卦。蠱卦能夠帶來最大的亨通,因為它代表著革新舊弊,使天下得以治理。前往涉險的大河,是
1. 原文 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大亨貞無咎,而天下隨時。隨時之義大矣哉。 2. 白話文 隨卦的特點在於剛健者來到柔順者之下,動而生喜悅,這便是「隨」。隨卦象徵順應變化而行動,能夠順勢而動,就能獲得亨通,堅守正道則無過失,而天下萬物也都因能隨順時勢而和諧運行。順應時機的重要性是何等偉大啊
1. 原文 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 2. 白話文 豫卦象徵愉悅與順勢而行,陽剛之氣得到了相應的支持,能夠堅定地推動自己的志向,以順應變化來行動,這便是豫卦的精神。 當行動
1. 原文 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2. 白話文 謙卦象徵謙遜之德,能夠帶來亨通順利。天道運行時,會下降來幫助謙遜的人,使其更加光明;地道則是以卑順的方式運行,使萬物得以生長提升。
1. 原文 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2. 白話文 大有卦象徵「擁有豐富資源,成就大業」。其中陰柔之爻(六五)居於尊貴之位,並且能夠保持中庸之道,同時與上下各爻相應,因此稱之為「大有」。 大有卦的核心精神在於「剛健而文明」,內卦離代表光
1. 原文 臨,剛浸而長,說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於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2. 白話文 臨卦象徵向下臨視與教化,陽剛之氣逐漸增長,柔順之道則歡悅而順從。剛健且居於中正之位,又與下方應和,因此能帶來亨通,並且符合天道的法則。 然而,當陽氣持續增長至極致時,便會開
1. 原文 蠱,剛上而柔下,巽而止,蠱。蠱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也。 2. 白話文 蠱卦的特點是剛健者在上,柔順者在下,象徵順從而又有所止,這就是蠱卦。蠱卦能夠帶來最大的亨通,因為它代表著革新舊弊,使天下得以治理。前往涉險的大河,是
1. 原文 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大亨貞無咎,而天下隨時。隨時之義大矣哉。 2. 白話文 隨卦的特點在於剛健者來到柔順者之下,動而生喜悅,這便是「隨」。隨卦象徵順應變化而行動,能夠順勢而動,就能獲得亨通,堅守正道則無過失,而天下萬物也都因能隨順時勢而和諧運行。順應時機的重要性是何等偉大啊
1. 原文 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 2. 白話文 豫卦象徵愉悅與順勢而行,陽剛之氣得到了相應的支持,能夠堅定地推動自己的志向,以順應變化來行動,這便是豫卦的精神。 當行動
1. 原文 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2. 白話文 謙卦象徵謙遜之德,能夠帶來亨通順利。天道運行時,會下降來幫助謙遜的人,使其更加光明;地道則是以卑順的方式運行,使萬物得以生長提升。
1. 原文 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2. 白話文 大有卦象徵「擁有豐富資源,成就大業」。其中陰柔之爻(六五)居於尊貴之位,並且能夠保持中庸之道,同時與上下各爻相應,因此稱之為「大有」。 大有卦的核心精神在於「剛健而文明」,內卦離代表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第二章的主旨則接續首章「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朝往目標奮鬥時,如何回歸於道、保持在道中前進的竅門。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第二章的主旨則接續首章「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朝往目標奮鬥時,如何回歸於道、保持在道中前進的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