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真心話|選MA時,還在考慮升遷?但90%的人3年內就走了—原因3: 還想探索其他產業

職場真心話|選MA時,還在考慮升遷?但90%的人3年內就走了—原因3: 還想探索其他產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現實職場為何讓MA 2-3年內就離開?(續)

3️. 還想探索其他產業

​進MA前:「這感覺是份好工作,薪水還不錯,發展看起來也可以,穩定升遷讚讚!」
「家人朋友覺得進銀行很穩定,而且MA看起來很強,像天選之人。」
進MA後:「欸?我好像不是真的對金融有興趣,限制也太多,提案根本不會落地」「唉...對這份工作完全沒有熱情,也不是去到我最想去的單位,每天都覺得好累,不想做一輩子。」
raw-image

很多人進去後才發現,這根本不是自己真正熱愛的領域,你雖然能做得來,但對這個產業沒熱情,最可怕的就是這個「做●得●來」,跟擇偶一樣,覺得這個對象「還行」可以相處看看,就決定交往了!交往到後來覺得...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結果就會發現,不夠愛真的不行ㄟ,最終還是分手。看到這裡有些人可能會覺得:

"那如果早知道就不要去就好啦"

但就跟年輕時談戀愛一樣,很多時候、很多人並沒辦法在一開始就那麼清楚什麼樣的人適合自己,自己喜歡什麼樣的人,哪些是自己最重視的伴侶條件,反而是透過一段又一段的感情,逐漸領悟出自己想要的關係,挑選一段感情需要學習,選擇一份工作的眼光也是

不用給自已太大的壓力要自己第一個選擇就做對,覺得如果沒有在越年輕的時候就做出正確的決策,就輸給同齡人了-那些很幸運在初戀就遇到終身伴侶的人。換個角度想,在還不清楚時多嘗試幾份工作,多去幾個不同的產業看看也無訪,你雖然沒有在一開始就遇到了Mr./Ms Right,但你得到了無可取代的「經驗」,況且從一生的角度來看,這2-3年的試錯時間只佔據一生不到4%的時間,比起對逝去的時間感到焦慮,更重要的是...

你是否在體驗的過程中,更清楚自己想走的路?更清楚自己的優劣勢?
raw-image

只要一次比一次清楚就好,這段時間也不是毫無所獲,你至少知道了自己不適合這個產業或這份工作,有勇氣面對自己不適合的事實,也是一種了不起的收穫,不是嗎?要知道更可怕的是,不願面對不適合的事實,硬要堅持留在計劃裡慢性死亡的人。


下篇是最終篇,將分享將我當時參加MA計畫的心態,並如何從中得到我想要的讓我順利跳到下家,也會分享那些我從計畫中得到的體悟唷~ 有興趣的脆友歡迎繼續看下去!

avatar-img
不懂就問酥酥脆脆
18會員
19內容數
25以上30未滿的前本土銀法金MA,現為外商銀打工人,歡迎對商銀生活(辛酸血淚)有興趣的讀者一起討論成為脆友,也分享Z世代職場、閱讀及生活觀察唷~ <聯絡信箱: crispy.suuu@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不懂就問酥酥脆脆 的其他內容
環境變化越來越快,市場上更好的求職機會比以前來的多和快 仔細留意一下你身邊的同學,尤其是30歲以下的,他畢業後換了幾份工作?過去的職場玩的是「穩定升遷」那一套遊戲,蹲的久就是你的,那現在職場環境呢?對剛畢業追求陡峭成長曲線的年輕人來說,則是一個「機會成本」的競賽。
2025年Read with Me計畫啟動,和我一起帶著目的,每個月讀一本書 時隔26年發行的下冊,由張忠謀親自撰寫1964-2018年的經歷,記得高中第一次看到上冊時,就上網找有沒有下冊,後來發現原來下冊根本還沒出XD 執意要等到下冊出來,再一次看完,結果這一等就是好幾年過去了,今年三月就一起和
之前曾分享過離開MA計畫的過來人經驗,關注的點主要是「1️⃣ 理想 vs. 現實落差」是我個人最在意的部分,因為酥編在選擇一份工作前,通常都有經過一番自我的靈魂拷問,相對確定自已想走的方向,有興趣的歡迎點進去看看!這裡除了將深化這個觀點。
你真的會待這麼久嗎? 最近陸續協助幾位學弟妹做履歷健檢時,才發覺2025年的MA徵才季好像差不多開始了XD ,在諮詢的過程,我發覺很多人在選擇MA計畫時,都會有個假設: 覺得自己會在這件公司待很久,甚至想像著未來會在這間公司升遷 你不是唯一這樣想的新鮮人,我也曾經這樣想過
點進來看的脆友...想必也是有過明明知道熬夜不好卻克制不住的經驗吧XD 別擔心,這種感覺我也有過,一起看看造成我們睡不著的原凶有哪些,而我們有可以怎麼樣去調整呢?一起往能在早晨時愉悅清醒邁進吧!
廢話不多說,對「Q2有沒有最佳入睡時間和最佳起床時間?」特別有興趣的脆友們,可以直接看這篇唷!
環境變化越來越快,市場上更好的求職機會比以前來的多和快 仔細留意一下你身邊的同學,尤其是30歲以下的,他畢業後換了幾份工作?過去的職場玩的是「穩定升遷」那一套遊戲,蹲的久就是你的,那現在職場環境呢?對剛畢業追求陡峭成長曲線的年輕人來說,則是一個「機會成本」的競賽。
2025年Read with Me計畫啟動,和我一起帶著目的,每個月讀一本書 時隔26年發行的下冊,由張忠謀親自撰寫1964-2018年的經歷,記得高中第一次看到上冊時,就上網找有沒有下冊,後來發現原來下冊根本還沒出XD 執意要等到下冊出來,再一次看完,結果這一等就是好幾年過去了,今年三月就一起和
之前曾分享過離開MA計畫的過來人經驗,關注的點主要是「1️⃣ 理想 vs. 現實落差」是我個人最在意的部分,因為酥編在選擇一份工作前,通常都有經過一番自我的靈魂拷問,相對確定自已想走的方向,有興趣的歡迎點進去看看!這裡除了將深化這個觀點。
你真的會待這麼久嗎? 最近陸續協助幾位學弟妹做履歷健檢時,才發覺2025年的MA徵才季好像差不多開始了XD ,在諮詢的過程,我發覺很多人在選擇MA計畫時,都會有個假設: 覺得自己會在這件公司待很久,甚至想像著未來會在這間公司升遷 你不是唯一這樣想的新鮮人,我也曾經這樣想過
點進來看的脆友...想必也是有過明明知道熬夜不好卻克制不住的經驗吧XD 別擔心,這種感覺我也有過,一起看看造成我們睡不著的原凶有哪些,而我們有可以怎麼樣去調整呢?一起往能在早晨時愉悅清醒邁進吧!
廢話不多說,對「Q2有沒有最佳入睡時間和最佳起床時間?」特別有興趣的脆友們,可以直接看這篇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