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進來看的脆友...想必也是有過明明知道熬夜不好卻克制不住的經驗吧XD
別擔心,這種感覺我也有過,一起看看造成我們睡不著的原凶有哪些,而我們有可以怎麼樣去調整呢?一起往能在早晨時愉悅清醒邁進吧!

如果對...
Q1: 20-35歲的人,一天該睡幾小時?
有興趣的脆友,上上集才會有你想要的答案唷!上上集點我👇
如果對...
Q2: 有沒有最佳入睡時間和最佳起床時間?
有興趣的脆友,上集才會有你想要的答案唷!上集點我👇
Q3: 為什麼明知道熬夜不好,卻無法克制?
現代生活讓我們的睡眠越來越延遲,不只是因為通勤時間變長、深夜電視、電玩手遊,讓我們捨不得睡或不能睡太久,還有許多影響睡眠長度與品質的因素,例如:燈光、溫度、咖啡因、飲酒、上班打卡規定等。
這次特別分享書中重點探討的 「燈光」與「溫度」,另外關於飲酒,簡單來說就是——「睡前小酌並不能助眠!」 😆
1️. 燈光:現代照明讓你的生理時鐘大亂
燈泡的發明,讓我們能在夜晚擁有光線,但這也讓大腦誤以為「現在還是白天」!
原本,人體應該在黃昏後,隨著光線減少,逐漸開始分泌「褪黑激素」來幫助入睡,但在現代燈光充足的環境下,褪黑激素的分泌被延遲,讓我們更難在合理時間入睡。
💡 褪黑激素對「光線」非常敏感度:
- 即使只是一點光,褪黑激素濃度就可能下降 50%!
- 藍光(LED 螢幕)比黃光更糟糕,抑制褪黑激素的效果是 2 倍!
- 電腦、手機、平板是現在藍光的主要來源,睡前盯著螢幕,會讓你更難入睡。
📌 如何改善?
✔ 晚上盡量使用間接照明(情境燈光),避免太亮的頂燈
✔ 睡前 2 小時減少 3C 使用,或開啟「夜間模式」降低藍光
✔ 睡覺時讓房間保持全黑,避免微光干擾褪黑激素分泌
2️. 溫度:房間冷一點更好睡!
除了光線,環境溫度 & 身體核心溫度 也是影響入睡的重要因素。要成功入睡,核心體溫需要降低約 1°C,這樣大腦才會釋放睡眠訊號,因此 房間冷一點,反而能幫助入睡!
🔥 為什麼房間不能太熱or維持一樣的溫度?
- 當外界溫度降低時,褪黑激素才會開始啟動,幫助我們在適當時間入睡
- 如果開了冷/暖氣讓房間長時間「恆溫」,大腦無法感應到溫差變化,可能會阻礙褪黑激素的作用,影響睡眠品質
- 你有沒有發現,睡覺時會不自覺把手腳伸出棉被? 這其實是身體在幫忙散熱、調節核心體溫,讓你更好入睡、維持目前的睡眠。
📌 如何改善?
✔ 避免房間溫度過熱
✔ 不要長時間開冷/暖氣,適度改變溫度,幫助大腦和身體覺察溫度變化,好進入睡眠模式
✔ 選擇透氣的棉被或睡衣,避免影響散熱
💬 結語
現代科技的進步讓我們的生活更便利,但也在不知不覺中剝奪了我們的睡眠。雖然我們無法完全避開科技對睡眠的影響,但可以透過「改變環境 + 調整習慣」來改善睡眠品質!所以,今天開始——關掉手機、調暗燈光、把房間溫度調低一點,讓自己真正睡個好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