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船船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1119年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為了挫敗法蘭西國王”胖子”路易六世對諾曼第公國的野心,因此跨海討伐受到路易六世煽動,而發起叛亂的諾曼第貴族與策動這場叛亂的路易六世。雙方於布雷米勒(Brémule)交戰,亨利一世在此擊敗路易六世,迫使路易六世不得不承認亨利一世唯一的嫡子威廉‧艾特林(William Adelin)為諾曼第公爵,從而穩固了亨利一世父子在諾曼第公國的地位。在公國繼承權得到保障後,亨利一世便於1120年末準備返回英格蘭王國,亨利一世在他的附庸湯瑪士‧費茨斯蒂芬(Thomas FitzStephen)向亨利一世誇耀他新造的白船是如何的優良,並藉機懇求國王給予他擔任載送威廉‧艾特林一行人的任務,亨利一世於是允許湯瑪士‧費茨斯蒂芬的懇求,並向告誡他:「我把我的兒子威廉和理查託付於你,我愛他們,如同愛自己的生命。」

raw-image


威廉‧艾特林此時年僅十七歲,卻已富甲天下、春風得意。他才剛在去年娶了安茹伯爵富爾克五世的女兒瑪蒂爾達。這樁婚事旨在消除諾曼人和安茹人之間的世仇。並且在其父亨利一世親自指導下,開始進行自己的統治,因此在官方文書中威廉‧艾特林已經被稱為「繼任國王(rex designates)」。同時,才在返國前夕,威廉‧艾特林更透過向法蘭西國王路易六世以諾曼第公爵的身份行臣服禮,確立了威廉‧艾特林的政治地位。新婚燕爾、成為公爵,加上未來篤定繼位為國王,可以說是讓他十分得意。也因此在白船尚停泊在巴爾夫勒準備啟航之際,他與隨行的異母兄弟林肯的理查(Richard of Lincoln)、異母姐姐佩爾什伯爵夫人瑪蒂爾達(Matilda FitzRoy, Countess of Perche)、表兄布洛瓦的斯蒂芬(Stephen of Blois)、切斯特伯爵理查‧德‧阿夫朗什(Richard d’Avranches, 2nd Earl of Chester)夫婦、王室總管威廉‧比戈(William Bigod)等為數近三百名的英格蘭和諾曼第青年貴族們縱情歡宴。

就算到了即將啟航時,威廉‧艾特林仍覺得不夠痛快,而命人將一桶桶的葡萄酒裝上船,以便能在船上續攤。一時間歡樂的氣息感染了全船,乘客和船員都爛醉如泥,在出發之前,神父前來用聖水為其祝福,卻被乘客們趕走。布洛瓦的斯蒂芬隱約感到此行可能會樂極生悲,事有湊巧,暴飲暴食的歡宴使他腸胃感到不適,於是他便臨時決定改搭下一班船到英格蘭。

本來白船在入夜前便開啟航的,但一連串的狂歡讓白船未能準時出發,一直拖到當天深夜才終於巴爾夫勒(Barfleur)啟航。威廉‧艾特林此時才發現亨利一世等人的船隻早已離港就道了。威廉‧艾特林心高氣傲,加上眾人喝酒喝得太HIGH,便煽動威廉‧艾特林催促船長開快一點,以便能成為第一艘抵達英格蘭的船隻。於是威廉‧艾特林命令船東湯瑪士‧費茨斯蒂芬讓船全速前進。而湯瑪士‧費茨斯蒂芬此時也已經完全喝茫了,醉醺醺地向吹噓威廉‧艾特林他的「白船在橫帆吃飽了風,加上槳手使出全力,肯定能比國王先到英格蘭」後,便毫不猶豫地就下令全速航行。

raw-image


此時英吉利海峽盛行南風,而白船上醉醺醺的水手們則全力划著槳,使得白船飛快地在海面上航行,不過正如同交通宣傳所言:「開船不喝酒,喝酒不開船」一樣,白船沒能航行多遠就出歹誌。白船離岸僅僅幾分鐘,就迎頭撞上了港灣出口處的一座尖利的岩礁。白船的船首被撞出了一個大洞,冰冷的海水開始湧入船體。船上所有人的第一要務便是挽救威廉‧艾特林的生命。船員一面試著阻止船體進水,一面放出了一條救生艇,將他送上小艇,準備返回巴爾夫勒。就在船員們還在試圖搶救船隻時,救生艇已經划到安全地帶。

raw-image


然而,似乎是死神已經註定要奪去威廉‧艾特林的生命,威廉‧艾特林竟在此時聽到異母姐姐瑪蒂爾達的呼救聲。威廉‧艾特林於是強令救生艇掉頭救人,當他們返回白船旁時,白船已經開始在大浪中傾斜,落水的人也越來越多,他們見到小艇靠近,為求活命便拼了命地試圖爬上救生艇,這一慘況最後導致救生艇翻覆,威廉‧艾特林等人也因此葬身海底。

這場海難中,只有一位來自盧昂的屠夫貝羅爾德(Bertold)倖免於難。貝羅爾德當初上船是要找一位貴族討債的,卻被這堆喝茫的貴族們困在船上,一同帶出了海。在白船沉沒時,他用羊皮裹住自己的身體取暖,並且死抱著浮木,痛苦地熬過了一夜。直到次日早上,他才勉強地游回岸上,向世人告知白船上發生的噩耗。後來,少數死屍被浪潮沖刷上岸,也只有這麼幾具屍體最終被尋獲(威廉‧艾特林的屍體直到最後都沒能找到)。

亨利一世先行抵達了英格蘭,隨即便與家眷開始籌辦耶誕節。當白船海難的噩耗傳到宮廷時,大伙目瞪口呆。起初官員們還瞞著亨利一世,但這事終究還是得告知國王,於是他們只好派了一個小男孩去向亨利一世稟報。小男孩跪倒在國王腳下,哭哭啼啼地講述了這個悲劇。亨利一世聽到消息後,眼前一黑跌坐在地,哀慟萬分,無法自已。據說,亨利一世自此再也沒有笑過。

白船的沉沒不僅是亨利一世的個人悲劇,更是諾曼王朝的一個政治災難。亨利一世精心計劃的接班布局全部遭到打破,本來透過威廉‧艾特林的婚姻,使得諾曼第公國與安茹伯國得以修好;通過威廉‧艾特林對路易六世的效忠,使得整個盎格魯-諾曼第與法蘭西王國締結和平的。全都隨著威廉‧艾特林之死而付諸流水。同時,沒有其他合法男嗣的亨利一世,必須迅速確保王朝血脈的傳承,然而就算亨利一世馬上再婚,也沒能順利誕下王子。於是亨利一世命令英格蘭貴族們向他唯一的嫡出女兒瑪蒂爾達起誓,在他死後將擁戴瑪蒂爾達為英格蘭女王。然而,當亨利一世死後,貴族們馬上就將這個誓言拋諸腦後,反而迎立了那個因為腹瀉而臨時離開白船的布洛瓦的斯蒂芬為國王。

avatar-img
柯達的歷史頻道:Gasta Marcus Hobbitia
4會員
83內容數
這一個以講述歷史為主的網站 本站關注的歷史議題大多十分冷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布麗特‧德‧阿美達(Brites de Almeida)葡萄牙的傳奇女英雄。傳說,布麗特‧德‧阿美達身材魁梧、體格壯碩,雖然其貌不揚,據說是個長著鷹鉤鼻,有張大嘴巴,加上頭髮捲曲的醜陋女人。不過他的性格卻是十分堅毅果敢,並且不願拘泥世俗常規。雖然他只是傳說人物,但還是成為葡萄牙的女英雄。
德瓦拉‧提薇是古吉拉特邦巴格拉王朝末代國王卡爾納德瓦二世之女,因政治聯姻被德里蘇丹國俘獲,最終與蘇丹之子希茲爾汗相戀並成婚。然而,因宮廷權謀,希茲爾汗被囚禁並遇害,德瓦拉‧提薇淪為庫特布丁‧穆巴拉克‧沙阿後宮,後來在庫斯勞汗奪權後再度受困。1320年政變後,她下落不明,史書未再記載其命運。
英格蘭的埃蓮諾(Eleanor of England),是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Henry II)和阿奎丹女公爵埃蓮諾(Eleanor of Aquitaine)的次女。1162年10月13日生於諾曼第公國的棟弗龍城堡,此後他便在諾曼第、普瓦捷及其父母的其他領地中長大。
本文探討英王約翰綽號Lackland 的翻譯,比較「無地王」、「失地王」兩種譯名。文章指出,「無地王」較能貼切反映約翰未繼承任何土地的歷史事實,而「失地王」則較側重約翰日後失去領土的經歷。
提到羅賓漢(Robin Hood),我們很容易就想到他是一名劫富濟貧的英雄、一名百步穿楊的神射手。這個傳奇人物在英格蘭的傳說中,經過歷代小說家的文學加工,加上近代以來影視傳播的一再改編,已讓他的形象日益鮮活,並逐漸被固定起來。
塔馬兒(Tamar),大約生於1160年,他是喬治亞國王喬治三世(George III)與亞蘭公主伯杜罕(Burdukhan)之女。他的名字源自《聖經》,這是因為喬治亞王國巴格拉季迪王朝自視為以色列國王大衛的後代,因此該王朝特別偏好使用聖經人物的名字。
布麗特‧德‧阿美達(Brites de Almeida)葡萄牙的傳奇女英雄。傳說,布麗特‧德‧阿美達身材魁梧、體格壯碩,雖然其貌不揚,據說是個長著鷹鉤鼻,有張大嘴巴,加上頭髮捲曲的醜陋女人。不過他的性格卻是十分堅毅果敢,並且不願拘泥世俗常規。雖然他只是傳說人物,但還是成為葡萄牙的女英雄。
德瓦拉‧提薇是古吉拉特邦巴格拉王朝末代國王卡爾納德瓦二世之女,因政治聯姻被德里蘇丹國俘獲,最終與蘇丹之子希茲爾汗相戀並成婚。然而,因宮廷權謀,希茲爾汗被囚禁並遇害,德瓦拉‧提薇淪為庫特布丁‧穆巴拉克‧沙阿後宮,後來在庫斯勞汗奪權後再度受困。1320年政變後,她下落不明,史書未再記載其命運。
英格蘭的埃蓮諾(Eleanor of England),是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Henry II)和阿奎丹女公爵埃蓮諾(Eleanor of Aquitaine)的次女。1162年10月13日生於諾曼第公國的棟弗龍城堡,此後他便在諾曼第、普瓦捷及其父母的其他領地中長大。
本文探討英王約翰綽號Lackland 的翻譯,比較「無地王」、「失地王」兩種譯名。文章指出,「無地王」較能貼切反映約翰未繼承任何土地的歷史事實,而「失地王」則較側重約翰日後失去領土的經歷。
提到羅賓漢(Robin Hood),我們很容易就想到他是一名劫富濟貧的英雄、一名百步穿楊的神射手。這個傳奇人物在英格蘭的傳說中,經過歷代小說家的文學加工,加上近代以來影視傳播的一再改編,已讓他的形象日益鮮活,並逐漸被固定起來。
塔馬兒(Tamar),大約生於1160年,他是喬治亞國王喬治三世(George III)與亞蘭公主伯杜罕(Burdukhan)之女。他的名字源自《聖經》,這是因為喬治亞王國巴格拉季迪王朝自視為以色列國王大衛的後代,因此該王朝特別偏好使用聖經人物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