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平洋戰爭」中揚威蒼穹之上的「零戰」(戰鬥機),直到使用渦輪增壓入替,風靡西元二十世紀八零年代末的東瀛跑房車戰將Galant VR-4,擁有傳統財閥背景,更以可追朔至六百年前之御賜「三階菱家紋」之變形作為品牌標誌的「三菱汽車」(Mitsubishi Motors),雖然今日銷售成績遠不及Toyota或Nissan(近期日產汽車也同樣陷入嚴重衰退)般耀眼,但提起往昔在WRC賽道或是達卡拉力賽(Dakar Rally)的輝煌時刻,Mitsubishi不只聲名顯赫,更一手打造了眾多車迷至今依舊津津樂道的傳奇車種。其中最廣為人知的頭號戰將,就是不斷「進化 / 演化」的Mitsubishi Lancer「Evolution」!

飛行的三菱人
取名曾效力在法國名帥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Bonaparte)麾下,戰場機動性相當卓越的帝國衛隊「槍騎兵」(Lancer),Mitsubishi Lancer自西元1973年A70車系推出以來,就一直扮演著品牌銷售領頭羊的角色,更是Mitsubishi昔日外銷澳洲、南美大陸等海外市場,賺取可觀外匯的模範生。其中可輸出170匹馬力的初代高性能版本「1600 GSR」,還因遠征東非大陸(East African Safari Rally)與澳大利亞南十字星(Southern Cross Rally)兩大越野拉力賽並取得優異的佳績,而讓在地汽車媒體封為「車王」(King of Cars)呢!


上兩圖是Mitsubishi Lancer 1600 GSR Rally Safari的珍貴留影,咦?這攝影師感覺上是「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派來支援的呀!
到了西元1992年9月,為求符合FIA(國際賽車聯盟)有關越野拉力賽事A組之競技規範與最低市售量產車額度下限,Mitsubishi以當時第四代的Lancer做為開發基礎,換裝上Galant VR-4所搭載之2.0升排氣量的「4G63」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並將壓縮比由原本的7.8調高到8.5,同時加入了車廠獨家開發,融合「中央差速器」與「黏性聯軸器 」(Viscous Coupling Unit,VCU)的AWD全時四驅系統,開始了史上第一次的「進化」,Mitsubishi Lancer Evolution I…

今時已被歸類為「上古神獸」之林的第一代Evolution I,可爆發出比原先Galant VR-4還高出約百分之四的250匹馬力,以及引擎於3000轉時即全部釋放的31.5公斤米扭力,且隨著車身重量減輕200公斤,每匹馬力僅需負擔4.96公斤的車重,除了突顯其訴求運動性的絕佳身手,同時在五速手排變速箱、鋁合金通風引擎蓋、附煞車燈的巨型尾翼、雙對向活塞剎車卡鉗和雙前輪大尺寸通風剎車碟的相互點綴下,零百加速時間僅需費時5.5秒!最高安全極速則是每小時228公里!當年引起的轟動與矚目自是不在話下。

https://www.findmycar.au/cars/used-green-1992-mitsubishi-lancer-1060
在標準市售(可合法上路)版本的Evolution I GSR之外,原廠亦同步發售準賽車模式的RS車型。RS不只取消了ABS、電動車窗,後車窗雨刷等賽道上不會使用到的多餘累贅防護系統或零組件,更將四個輪圈再次予以輕量化,在整體減重達70公斤後,RS的馬力/重量比下降到4.86,而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也縮短為5.2秒!
作為可上班(遲到趕時間?)、可休閒(週日跑山道?),堪稱東瀛經典跑房車始祖的Mitsubishi Lancer Evolution I,即使仍保持著紳士化的內斂外型,但紅色的鮮豔塗裝佐以後方的巨型尾翼,原廠似乎已經大膽預告,引擎蓋底下的4G63渦輪增壓引擎正蓄勢待發,迎接著哨音響起後的全速衝刺!

250匹最大馬力在當年已經非常不得了了(您知道嗎?同時期Toyota Camry V6旗艦車款馬力其實才185匹),但Evolution I GSR的內裝佈局仍維持著一般日常行車所具備的機能性,就算當作通勤使用,來回內湖到林口(咦?)也沒有違和感…但務必節制自己的右腳!不然紅單可能會收不完啊!
回歸初衷,Mitsubishi最早推出Evolution I的用意乃是單純迎合FIA賽事認證所需,在不確定大多數日本「務實偏保守派」消費者是否能夠接受此高性能款車種量產的情況下,原廠並未投入任何的電視廣告與店頭行銷預算來跟市場溝通……但說也有趣,基本售價從2,208,000元日幣起跳(此為RS車款;道路用GSR車型則為2,738,000元日幣)的Evolution I,首批出廠的2,500輛配額,在第一線業務員秉持好東西必定和好朋友分享的口耳相傳下,三天內馬上被動作迅速的車迷搶訂一空,還讓Mitsubishi原廠特別追加生產另外的2,500輛,用以消化「始料未及」的訂單!

總販售台數為7,628輛,當年僅提供右駕車型的Mitsubishi Lancer Evolution I,也開始讓「EVO」、「ランエボ」和「蘆筍」(lution的譯音)等名詞順勢而生,逐漸成為熱血車迷們之間溝通時的「行話」。
(認真)徹底將「Evolution」神格化與傳說化,進而讓「4G63」蛻變為一代名機的關鍵,呃,當然一部分是漫畫「頭文字D」(Initial D)裡「帝王車隊」(エンペラー)的須藤 京一啦。
配置加大口徑的新型渦輪增壓器本體,引擎壓縮比再度調整至9.0,並率先導入獨家研製「PCCS二次進氣(偏時點火)系統」以改善舊有渦輪延遲的小缺點下,西元1995年1月問世的「三代目」Lancer Evolution III,不只以270匹的最大馬力躍上激烈的公路舞台,那「三度進化」的巨型尾翼與提升撞風效應的大型前保桿總成,亦遠遠超越了普通四門房車的美學思維。

而作為史上第一部銷售量突破五位數大關(10,080輛,其中GSR為8,998輛)的「EVO」,具備堅強實力的三代目,更讓來自芬蘭的Mäkinen於西元1996年全季9場的WRC賽事中笑納了5場的勝利,即使最後的車隊年度總錦標被Subaru奪下,但冠軍車手的寶座,Mäkinen可是提前兩戰就在澳洲分站賽風光登基,因為已經沒有對手足以追上他和Evolution III的「車尾燈」了!

猶如William Blake大膽又超越現實的繪畫作品ㄧ般,持續進化的Evolution III,已流露出一股不怒而威的氣勢,殺氣騰騰的大型前保桿總成,不禁讓人聯想到另外一部同樣也是掛上「EVO」型號的跑房車戰將,來自德國Mercedes-Benz的190E 2.5-16 Evolution II,只不過人家馬力才235匹呢!
西元1996年8月,伴隨著市售第五代Lancer改朝換代,號稱史上進化幅度最大的Evolution IV也跟著順勢誕生。在引擎排列位置左右反轉,增加鍛造活塞、雙渦流單渦輪增壓機,以及修正凸輪軸角度之下,新車輔以全新開發的「電子主動式舵角控制器」(AYC;Active Yaw Control)來取代傳統的限滑差速器,並藉著四輪通風碟剎車系統,貼近賽車專用的密齒比5速手排變速箱,和全新設計的前雙A臂後多連桿懸吊系統,帶來了280匹的馬力與36公斤米扭力,完全賦予了Evolution IV動力方面跳躍式的演化與成長!

看似狂妄至極、侵略性「緊繃」加上「一拜」(いっぱい,瀕臨極限)的超大型前霧燈,還有那不成比例的尾翼,Evolution IV的扮相著實引人注目,後來也讓許多標準版Lancer車主紛紛加以仿效,把自己的愛車從頭到尾改裝為「EVO-like」的式樣。

相較於「動力心臟」的進化,Evolution IV在外觀上的蛻變也是不惶多讓,在超巨型前霧燈(車友俗稱的「碗公燈」),更誇張的擾流尾翼(嘿嘿!就是「曬衣架」?),還有專屬的16吋OZ製輕量化輪圈多重襯托當中,風阻值降至Cd 0.3,過彎強化,整體戰鬥力可說已完全破表的Evolution IV,Mitsubishi就算這次把首批配額拉高到6,000輛,卻也無法抵擋源源不絕的訂單。

最終,同樣區分為GSR(2,998,000元日幣)和RS(2,498,000元日幣)的Evolution IV,合計生產了13,134輛!亦是至今人氣指數最高的「EVO」車款之一。
資深車迷眼中的EVO專屬渦輪名機「紅頭4G63」,在經過二十餘年之後,保養良好的EVO IV引擎本體依然有著不錯的轉手行情,甚至還有他牌車主不滿意自己的「心臟」,斥資重金,整個移植4G63引擎的改裝案例,目的就只為了追求無與倫比的渦輪瞬間爆發力。
西元1998年和1999年間,為了配合WRC競賽規則的越趨嚴謹與重新分級,Mitsubishi的技師們也陸續將車輛進行調整,推出了更加強悍的Evolution V與Evolution VI,在義大利三大改裝逸品王:「軚盤(方向盤)王」Momo、「煞車王」Brembo、「座椅王」Recaro全數到位的助陣加持下,還有車輛懸吊系統大幅更新,可調整角度之鋁製雙層尾翼與鈦鋁合金製渦輪增壓器等新開發零配件的換裝,迎來千禧年的六代目Evolution VI,雖然在日本本土一樣維持著280匹的汽車製造商最大馬力上限,但「4G63」早就「龍非池中物」,外銷到不列顛的限量版Evolution VI RS Spirit,直列四缸2.0升的渦輪增壓引擎不只可壓榨出330匹(!)的強悍馬力輸出,5秒台加速破百的不凡道路實力,更是讓一大票名氣響亮的歐系跑車為之汗顏啊!


被封為近代WRC賽道上最偉大的「芬蘭飛人」(Flying Finns),Mäkinen的表現足以驗證了一句車隊老闆間流傳許久的名言,「If you want to win, hire a Finn.」…而且不說您可能不知道,芬蘭的駕照,必考路試項目包括了冰上駕駛。

至於玩家們口中的「EVO 6.5代」,發表於西元2000年1月初的Evolution VI Tommi.Makinen Edition,是為了紀念Makinen四連霸WRC車手錦標所發行的限量款車型,2,598,000元日幣起跳,總販售台數僅2,911輛,「4G63」鈦鋁合金製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280匹最大馬力與38公斤米扭力,堪稱「EVO」歷代型號裡的顛峰之作。
讓全球WRC車迷們感到佩服,更值得熱血Evolution粉絲們五體投地加上恭敬膜拜的,就是從西元1996年直到西元1999年為止,連續四個賽季,Mäkinen駕馭著Evolution III、IV、V、VI,分屬不同世代,持續進化的EVO,18次抱回分站賽的冠軍獎盃,霸氣地奪下年度車手總錦標的四連霸!


記者大哥:「來!Mäkinen笑一個!」Tommi Mäkinen:「ㄚ你是沒看到我正在忙膩!」(設計對白,純屬虛構)
其中西元1998年的年度賽事,「Team Mitsubishi Ralliart」廠隊更在最後一場壓軸的「英國拉力賽」(Wales Rally GB)中逆轉勝出,豪取寶貴的10分,成功地以總分6分之差擊敗了同胞對手「Toyota Castrol Team」,順利和Mäkinen雙雙攻頂,獲得了車手與車隊的總冠軍!
Mitsubishi Lancer Evolution君臨天下的威風氣勢,「4G63」渦輪增壓引擎的不敗神話,至今依舊歷久不衰。
但絢爛終須歸於平淡……
為了符合世界各國越來越嚴苛的車輛廢氣排放標準要求,搭載「4G63」引擎的版本終究在西元2006年Lancer Evolution IX MR(Mitsubishi Racing)上市之後劃下了完美的句點,車廠並在稍後Evo X改款推出時改以本體輕量化,散熱效果更加卓越,同時馬力輸出也向上提升不少的「4B11」型號登場。但即使Evo IX MR距今已停產超過十年,但受歡迎程度仍是有增無減,尤其是多了尾廂的旅行車版本Lancer Evolution Wagon MR,在車重略為增加80公斤,但可提升後輪穩定性與彎道操控性之下,售價才 3,486,000元日幣,還被不少媒體推崇為是平價版的Audi RS4 Avant(當時的新車零售價早已突破千萬日幣)呢!

西元2016年秋季,最後一款擁有「進化」銘牌,限量生產1,600台的美規Lancer Evolution Final Edition終於華麗現身,以入手價不到三萬八千元美金即可擁有「4B11」所爆發的303匹(日規則是313匹)馬力,和後續免去高額落地改裝費用的Enkei鋁圈、Brembo煞車系統、Bilstein阻尼與Eibach彈簧圈等配件,正式從新車市場上悄悄謝幕。

日規版本

「世上實力最強的車種,我想還是ランエボ吧!」日本「甩尾王」,知名賽車手土屋 圭市老師誠心推薦。
(待續)
尾聲(一):
著名的法國動作喜劇電影《終極殺陣2:雷霆霹靂》(TAXI Deux)中,日本黑幫所駕駛的車款為三菱汽車德國經銷商所提供之歐規(左駕)改裝版本的Evolution VI;而三年後上映的《終極殺陣 3》(TAXI Trois),法國高速公路警備隊則使用了Evolution VII作為劇中攔截主角嚴重超速的執法用警車。
有趣的是,法國警方在現實生活裡真的添購了日系性能車款作為他們打擊犯罪的「紅斑馬」,但不是Evolution,而是可敬的對手Subaru Impreza WRX。


尾聲(二):
一則不負責任的小道消息:如果,真的有如果,Lancer Evolution XI 未來將以油電車,或是純電車的面貌問世,但隨著三菱母廠面臨嚴重衰退,在日本新車市場的佔比來越越小(市占率1%保衛戰),甚至從中國、荷蘭與俄羅斯等地退出整車製造商行列,而且房車生產基地目前只剩下泰國跟菲律賓,若需打造新一代勁駒,勢必要借重其他品牌或協力夥伴的資源了。
圖文來源、一併致謝:
https://ja.wikipedia.org/wiki/三菱自動車工業
https://ja.wikipedia.org/wiki/三菱・ランサーエボリューショ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