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是甚麼時候開始,總是用「好不好玩」來下判斷及決定是否結束或離開。
在翻遍大腦儲存空間以後,近期比較印象深刻的聊天內容,應該就是五年前某次載精靈回高雄總部開會在車上的尬聊。
身為學姊的精靈(雖然小我整整一輪),關心我來到這間公司是否有不適應、不習慣,其實言下之意就是擔心我對公司出爾反爾的安排而不悅憤而離職之類的;
然而當下專心開車的我依稀記得回了一句:「當我覺得不好玩的時候,我就會離開,但現階段來看這份工作還算好玩。」
接著時序來到上週,與之茶餘飯後的尬聊,聊到了「等到我覺得這份工作不再好玩了,就會離職。」;當晚,滿腦子的思緒一直不斷的浮出『膩了、莫名的,膩了、好膩』,然後就開始產生厭倦每天跟人講幹話、從早到晚社交的工作模式,也莫名地開始厭惡;並反思這種每天都在言不及義、言不由衷的工作有甚麼好玩的部分是無法放下。
還記得兩年前在營造廠做SPEC這場的時候,從整地、開挖到做基礎,除了肉體上的日曬雨淋,精神上也頂著不爆預算跟延誤工進的壓力,每天都戰戰兢兢的執行工作、每次灌漿都盡己所能並再三驗證的精準控制數量;雖然身心俱疲,卻總是能在每個階段中獲得階段性的成就感;即使SPEC基礎完成後被調到AP去收尾一期的裝修,也還是能夠從工作中獲得樂趣。
然而,現在呢?好像僅剩下每天一如既往的胡謅。
才發現,我一直追求的『好玩』,應該就是能夠從中獲取某種成就感的過程。
是吧,回顧過去的歲月,從小到大好像都在追求著好玩:因為能解出密碼很有成就感,所以會嘗試從好友鎖碼的網誌或論壇上來解碼;因為在國外工作難得能體驗異國文化,所以花時間做各式各樣的探險,而從未想家跟覺得孤單;因為覺得機械錶洗油開銷很大,所以索性開始拆解機芯來研究並恢復;好像我的人生中,真的會因為人事物有『好玩』的成分,才會讓我有活著的感覺。
所以現階段的我,是否其實並沒有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