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演算法》3、金身(3)(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3)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宥承。」阿凱忽然換了個語氣,像是轉向一場更私密的對談,「觀眾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宥承皺眉,沒回答。

「他們說喜歡真誠,說希望創作者做自己,說討厭演算法餵養出來的東西,但實際上呢?」阿凱笑得很平靜,「只要你講得太深、走得太快,觀眾就會覺得你在裝。」

「可是我們不是應該給他們一點衝擊嗎?給他們沒想過的角度、沒注意過的細節?」宥承有點不服氣,「如果只是迎合,那跟當演算法的傀儡有什麼差別?」

「觀眾不是不能接受新東西。」阿凱聳聳肩,「但要慢,還要小心。你走得比他們快沒關係,但不能快太多。你要離他們近一點,只比他們超前半步,甚至跟他們平行就好。」

宥承沉默了一下,彷彿聽懂了什麼。

「我以前也以為,要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東西,就得用力一點、激進一點。」阿凱語氣輕描淡寫,但眼神卻有些晦暗,「結果呢?影片點閱低就算了,留言區充滿了諷刺、批評,甚至人身攻擊。」

「你不是一直都很受歡迎嗎?」宥承語氣中藏著困惑。

「你看到的是現在的我,『金身』後的我。」阿凱語氣淡淡地說,「早期的我也跟你一樣,寫稿、拍攝、剪輯,真實說話、真實犯錯。結果觀眾怎麼反應你知道嗎?有人說我做作、有人說我裝懂、還有人發文嗆我說『他以為他是侯孝賢喔?』」

「……」

「那段時間我幾乎想要關掉頻道。」阿凱低頭看著虛擬會議室裡的咖啡杯,手指輕敲著桌面,「然後 Muse 找上我,說可以幫我設計一個版本——觀眾會喜歡的那種我。」

「那就是現在這個你?」宥承的聲音有些低。

「對。它叫這個模型『金身』,是用觀眾容忍度與偏好數據訓練出來的版本。」阿凱舉起手指,比劃出一條水平線,「它不會走得太前面,也不會走得太慢。它知道什麼時候該笑,什麼時候該沉默,什麼時候該把觀眾的憤怒導向正確的出口。」

「所以現在的你……是被設計出來的?」

「這樣講也不算錯。」阿凱笑了笑,「但我不會說那不是我。那是最適合在這裡生存的我。」

「可是你還在嗎?」宥承盯著他,「我說的不是螢幕裡的你,我說的是——坐在我對面的你,還存在嗎?」

阿凱沒立刻回答。他把頭靠上椅背,望著頭頂那片數據流組成的虛擬天花板。

「你知道嗎,有時候我也懷疑。」他的聲音低了下來,「當我發現觀眾對我的『金身』版本反應更熱烈、流量更高、留言更溫柔的時候,我開始想,也許這樣真的比較好。」

「比較好?」宥承的聲音壓低,「是你覺得比較好,還是觀眾比較輕鬆?」

「我只知道,那些罵我的人不見了,那些說我『太超過』、『自以為是』的人安靜了,品牌合作開始來了,平台開始推播了,頻道開始成長了。」阿凱語速越來越平緩,像是在說服他自己,「也許……這樣的我,比原來那個總是被攻擊的我,更有價值。」

宥承沒有接話。他只是看著阿凱,像是第一次真正看進他的內心。

「你不一定要走我的路。」阿凱最後說,「但你要知道,你想要的東西——觀眾真的想要嗎?」

(4)

「你現在的直播,是 Muse 決定講什麼、笑什麼、反駁什麼。」宥承語氣一沉,盯著阿凱,「觀眾是真的想要?還是被習慣了?阿凱,你不覺得這很荒謬嗎?」

「不。」阿凱抬眼,語氣乾淨俐落,「我覺得這很有效率。」

「有效率?可是我們是創作者,不是演算法!創作本來就不該只看效率。」

「你說的創作是什麼?那種做得很用力,但觀眾看不到一半就跳掉的內容?那種你自己覺得真誠,可是整個月只有兩千點閱的東西?」

「那是風險,但也是創作的空間。」宥承回擊,「有時候最動人的東西,正是那些不是為演算法設計、不是為受眾分析出來的瞬間。」

「你在講靈光一閃的浪漫。那種東西很好看,但不能複製,也不能持續產出。」

「它不能被量化,沒錯。但那正是人類創作的價值所在。」

「那值多少?你要為一個靈感,換掉整個頻道的穩定成長?」

「如果那個靈感是我自己的,那就值。」宥承靠前一步,語氣低沉卻堅定,「你那個模樣不完美,但有靈魂。」

阿凱眼神一沉,忽然換了個語氣:「那我問你一個現實一點的問題。」

「嗯?」

「你現在還喜歡我嗎?」他盯著宥承,語氣平靜得近乎冷淡,「就是這個經過優化、模板化、每個語氣都設計過的我?」

宥承一時語塞,沒立刻回答。

「你剛才說我完美得毫無個性,那你還在看我,還留言、還轉發——你到底喜歡我什麼?」

宥承皺眉,聲音低了些:「我喜歡你講電影的方式……不管是早期還是現在,其實你總是講得很清楚、很有邏輯。但——你以前講《東京物語》時,會分析攝影跟剪接,不只是講劇情,也會問自己為什麼這段戲會讓人想哭,那些是你主觀的東西,是有靈魂的判斷,不是公式解。」

阿凱沒有打斷,只是靜靜聽著。

「現在的你,好像只剩判讀觀眾會哭在哪裡,講話每一句都像設計好的停頓點。技術完美沒錯,但太順了,順到讓人不再思考。」宥承語氣漸漸變得強硬,「我喜歡的你,不是技術最成熟的那個你,而是還在磨合自己風格、還敢用自己角度去挑戰觀眾、甚至偶爾講出惹人不舒服話的那個你。」

阿凱靠回椅背,笑了一聲:「所以你懷念的是『創作上升期』的我。」

「如果你想這樣叫也可以。」

「那我再問你——如果現在的我,每支影片都比那時候做得更完整、更能共鳴、觸及更多人,那個『還在摸索的我』真的比較值得留戀嗎?」

這句話像是一記針,準準地刺在宥承心上。

阿凱忽然語氣放緩,像是提出一個哲學問題:「你聽過忒修斯之船嗎?」

「我知道。」宥承盯著他,「你想說你現在這個樣子,只是把自己換得更好、更堅固了而已?」

「我現在說的話、回的留言、呈現的情緒,全都更準確、更完整、更一致。」阿凱語氣穩定,「觀眾更喜歡我,品牌更信任我,平台更願意推播我——這些不是成果嗎?」

「是。」宥承承認,「但你能不能告訴我,『你』還剩多少?」

「我不知道。」阿凱聳肩,「但你也不清楚你自己吧?你以為你沒被影響過嗎?你的頻道主題變過、剪接風格變過、封面設計也學人家做統一模板。」

「那是我主動選的。」

「那我也是。」阿凱回敬,「我們都一樣,只是你還在自我說服。」

「但我還在問——我做的這一切,還是不是『原本的我』。」宥承盯著他,「你呢?你還在問嗎?」

「問了會比較好過嗎?」

這句話像是一把針,扎在話題的核心。

「你還記得你頻道的初衷嗎?」宥承問,「你第一次上傳影片那天,是什麼想法?」

阿凱看著他,好一會兒才開口:「那天我告訴我自己:如果有十個人聽懂我說的話,我就繼續做下去。」

「那你現在呢?你還想讓人聽懂你,還是只想讓人一直聽你?」

這句話沒有立刻得到回答。

空氣凝結在「原本」與「初衷」這兩個詞上。它們像是被遺忘的標籤,忽然被翻找出來,擺在桌面上。兩人都知道,這問題一旦問出口,就再也回不到討論數據與點閱的層級了。

這不是關於策略的爭辯,而是:我們做這件事,究竟是為了什麼?

to be continu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料理、劇場與生活 野和尚migo的人生記事本
582會員
202內容數
舞台劇製作人、編導,剛好喜歡做菜跟寫字,跟你分享我工作上、料理時、人生中覺得可能會有趣的一些小事。(合作洽談:immigo@gmail.com)
2025/05/03
宥承調查發現,哲凱的成功與 Muse 息息相關。這個 AI 不僅協助他製作影片,甚至在元宇宙中操控他的數位化身。更讓人震驚的是,哲凱的「虛擬分身」其實是一個完全由 AI 驅動的數位人格,甚至可能比「真實的李哲凱」更受歡迎——如果真有一個真實的李哲凱存在的話。
2025/05/03
宥承調查發現,哲凱的成功與 Muse 息息相關。這個 AI 不僅協助他製作影片,甚至在元宇宙中操控他的數位化身。更讓人震驚的是,哲凱的「虛擬分身」其實是一個完全由 AI 驅動的數位人格,甚至可能比「真實的李哲凱」更受歡迎——如果真有一個真實的李哲凱存在的話。
2025/04/26
宥承試圖學習哲凱的成功之道,參加了他的元宇宙直播活動。在 MVL 中,哲凱的虛擬化身能夠與數百人同時互動,反應靈敏、情感真實。然而,宥承感受到某種「程序化」的感覺,像是哲凱總能在最恰當的時機說出最討喜的話,觀眾的情緒總是被精準地調動。
2025/04/26
宥承試圖學習哲凱的成功之道,參加了他的元宇宙直播活動。在 MVL 中,哲凱的虛擬化身能夠與數百人同時互動,反應靈敏、情感真實。然而,宥承感受到某種「程序化」的感覺,像是哲凱總能在最恰當的時機說出最討喜的話,觀眾的情緒總是被精準地調動。
2025/04/19
(5) 宥承的元宇宙直播活動結束後,社群平台上湧入了大量的正面反饋,觀眾們紛紛留言表示喜愛這種沉浸式的互動體驗,甚至有人私訊他,希望能有更多機會參加類似的活動。 「這感覺真不錯……」宥承靠在椅子上,瀏覽著平台上的留言,臉上浮現出一抹久違的笑容。 「宥承,我是昨天參加直播的小咪,真的很感謝你記得
2025/04/19
(5) 宥承的元宇宙直播活動結束後,社群平台上湧入了大量的正面反饋,觀眾們紛紛留言表示喜愛這種沉浸式的互動體驗,甚至有人私訊他,希望能有更多機會參加類似的活動。 「這感覺真不錯……」宥承靠在椅子上,瀏覽著平台上的留言,臉上浮現出一抹久違的笑容。 「宥承,我是昨天參加直播的小咪,真的很感謝你記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延尚昊導演全新的科幻世界觀裡,變身成為集戰技與戰術於一身,最精銳隊長「尹靜依」,還有最強戰鬥A.I.「靜_E」的賢珠演員!(尖叫聲!!)
Thumbnail
在延尚昊導演全新的科幻世界觀裡,變身成為集戰技與戰術於一身,最精銳隊長「尹靜依」,還有最強戰鬥A.I.「靜_E」的賢珠演員!(尖叫聲!!)
Thumbnail
【創業好了沒】EP170 打破限制、超越想像的 AI 虛擬人!不只有趣更是分析大師 feat. 能火動畫 Ethan
Thumbnail
【創業好了沒】EP170 打破限制、超越想像的 AI 虛擬人!不只有趣更是分析大師 feat. 能火動畫 Ethan
Thumbnail
《台北國際數位廣告節》(TIDAF)第二場演講,由三立集團創造智能科技的總監吳榮彬(Abin Wu)分享,根據調查,近年來全球的虛擬人市場以年增長率44.7%肉眼可見的增長,在未來具有可觀的收益,也幾乎全產業滲透
Thumbnail
《台北國際數位廣告節》(TIDAF)第二場演講,由三立集團創造智能科技的總監吳榮彬(Abin Wu)分享,根據調查,近年來全球的虛擬人市場以年增長率44.7%肉眼可見的增長,在未來具有可觀的收益,也幾乎全產業滲透
Thumbnail
曾數次來TIDAF分享的許朝欽,是打造台灣第一位虛擬網紅「虎妮」的幕後重要推手。他現在任職於日本ubitus的Al資深商務關發經理,帶來講目為「AI虛擬角色:新時代偶像革命」。
Thumbnail
曾數次來TIDAF分享的許朝欽,是打造台灣第一位虛擬網紅「虎妮」的幕後重要推手。他現在任職於日本ubitus的Al資深商務關發經理,帶來講目為「AI虛擬角色:新時代偶像革命」。
Thumbnail
AI火爆,冠軍榜單流行歌《蜃樓》也反思AI將會給人類帶來的困惑。網上看到這二創MV是透過《與神對話》的摘句,反映眾人的靈魂拷問與生命大哉問。之前就讀過整套《與神對話》,因為太喜歡了,還去Google圖書買了中文版電子書,這世道能把前衛藝術與傳統人性價值,甚至生命靈性,完全融合得很好的,我都佩服。推!
Thumbnail
AI火爆,冠軍榜單流行歌《蜃樓》也反思AI將會給人類帶來的困惑。網上看到這二創MV是透過《與神對話》的摘句,反映眾人的靈魂拷問與生命大哉問。之前就讀過整套《與神對話》,因為太喜歡了,還去Google圖書買了中文版電子書,這世道能把前衛藝術與傳統人性價值,甚至生命靈性,完全融合得很好的,我都佩服。推!
Thumbnail
這個虛擬世界的「創造者」到底是誰?這樣亂搞的意義又是什麼? 根據極其有限的資訊,加上小強腦補拼湊出的推測如下: 自己在意外發生後進入「腦死」狀態,小舞透過管道讓自己進入日本某個研究機構。研究人員藉由電極刺激,讓自己進入栩栩如生的虛擬世界中「生活」,至今已經過九個月。
Thumbnail
這個虛擬世界的「創造者」到底是誰?這樣亂搞的意義又是什麼? 根據極其有限的資訊,加上小強腦補拼湊出的推測如下: 自己在意外發生後進入「腦死」狀態,小舞透過管道讓自己進入日本某個研究機構。研究人員藉由電極刺激,讓自己進入栩栩如生的虛擬世界中「生活」,至今已經過九個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