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李家媛 攝影/楊芷瑜
來到這間位於宜蘭舊城的小小冰淇淋店,點上一杯插著牛舌餅,風味純粹、結合宜蘭在地物產所製作出的冰淇淋。不僅帶來味覺上的享受,也成為一種串起人與人、與土地之間的連結,遇見一切可愛的甜蜜載體。

移居宜蘭新生活,用冰淇淋開啟交流
「想要打造一個可以跟大家交流的場域,這算是一個開店的初衷吧。」
阿更與太太Laura過去都生活於台北,身為一名室內設計師的阿更,擁有十多年的設計經驗。他曾在十年前為宜蘭市縣定古蹟「賣捌所」進行第一次裝修,當時從工程、基礎設計全由阿更負責,這也是他與宜蘭的第一次連結。
阿更與Laura在宜蘭相遇後,最終選擇共同定居於此。2019年,他們在西後街買下這棟40年的老房子,起初並沒有具體計畫,甚至一度考慮轉租給其他業者經營,但阿更說,某天他突然有個直覺,覺得既然是自己的房子,也到宜蘭開啟新生活了,應該運用自己的專長試著改造這裡。

經過深思熟慮後,他決定以對各種年齡層來說都無法抗拒的冰淇淋為媒介,去逐步實踐「開啟交流」的初衷。為此阿更去上了義大利冰淇淋公司開設的基礎課程,當時課堂上老師使用基底粉製作冰淇淋,這是一種在業界習以為常、讓製作上更穩定且不易出錯的方法。
但是阿更卻有不同的想法,「我想知道如果不使用化學添加物,是不是也能做出好吃的冰淇淋。」於是在習得冰淇淋的基礎配方與製作技巧後,阿更花了一年的時間在家籌備研究,終於成功找到屬於自己的做法,「邂逅街」也於2022年9月開始營運。
獨家研製冰淇淋,地方風味的最佳代言人
「台灣咖啡文化很強,冰淇淋也是。」阿更肯定的說,「但我可以確定的是,我們在做的事情是更少人在這樣做的。」
自開業以來,「邂逅街」堅持不加一點化學添加物,「配方有時候單純到就是糖、原料跟膠體。配方單純到就只是基礎的糖、水、植物膠體以及各種風味的天然食材。 」希望在看似為數不多的材料中,呈現食材本身最天然純粹的風味。

阿更精心挑選不同特性的糖,使得冰淇淋的甜感更寬廣圓潤。他形容自己的糖種就像是一支強大團隊,這種獨特的配方也讓他的冰淇淋與眾不同。
在口味研發上,他融合許多宜蘭在地友善耕作的物產,如三星的綠茶、枕山的紅心芭樂以及壯圍的番茄等,阿更說這些都是一種很「自然發生」的事情,「因為你家附近就有那麼多好吃的農產了,為什麼還需要用到進口的水果?」

因為乘著不同季節的風和雨所生長,水果的風味自然會有所不同,阿更除了根據當季狀況來做不同水果、原料間的搭配,也會依天氣做微調。像是冬季他會添加多一點油脂,提升冰淇淋的溫潤感,讓入口時更能感受到食材本身的香氣。

阿更分享到早期開業時他們多自稱為「義式冰淇淋」,但現在他們更傾向於「自由式」,
「那些業界的類別、劃分都只是名詞,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把風味呈現到極致的狀態。風味該如何呈現。」
比起制式固定的材料比例,「邂逅街」的冰淇淋像是順應自然與天氣而生,是一種真正屬於食材本身味道、更接地氣的存在,在享用之餘,也能更認識宜蘭這片土地。
「邂逅街」冰淇淋陸續有愈來愈多種口味,是跟隨著宜蘭在地的節氣和物產孕育而生。像近期的金柑甜橙或焦糖醬油冰淇淋,讓大家在享用的同時,也認識了更多屬於宜蘭的風土和味覺。
不被定義的風格,溫暖空間的各種相遇
目前建築物一樓空間做為店面,二樓空間由阿更一家三口自住。阿更分享當初設計時是以「豐富的顏色」為主要核心。在設計的材質選用和顏色搭配上,都希望能夠表現出豐沛和飽滿的色彩,去呼應多元的物產和各種季節的意象。
「因為冰淇淋就是很多元的,它的食材、色彩都是充滿很多變化。」

這個空間並沒有被限定在特定的風格範疇中,而是融合了各方元素,根據每個角落或是材料的狀況去尋找適合或是想要創造的樣貌。阿更解釋道,像是座位區的天花板,是由木工師傅手上一批保存已久、從日治時期的老屋拆卸下來的檜木材打造而成。

小巧的圓形水池、
復古卻又不失活潑的綠色壁磚,
這些獨特的新舊元素、
各式風格和諧的在「邂逅街」相遇,
讓整個空間充滿溫暖活力的氛圍。
談起從室內設計師到製冰師的轉變,阿更表示,無論是室內設計還是冰淇淋的研發,每一個想法從構思到最終呈現的過程,對他來說都充滿著趣味和挑戰。特別是自開店以來,總是能夠遇見來自不同地方、各式各樣有趣的客人。

他時常感謝這樣的不期而遇,
大家因為冰淇淋匯聚於此,
在彼此交談間發現各種美好可愛的事物。
「我們用很有機的方式在慢慢灌溉,
一起把這間店灌溉起來。」
不求店面的快速開展,阿更說他們會在保護核心初衷與維持生活的平衡下慢慢前行,嘗試與更多人合作、不斷練習創造,希望成為宜蘭日常生活中一個讓人感到幸福溫暖的存在。

✨邂逅街✨
✨地址:宜蘭縣宜蘭市西後街143號
✨電話:03 933 2252
✨營業時間:週六~週日12:00–18:00(以及國定假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