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林祺政,原本只是一名專注於「靈感與感知模擬系統」的碩士生,
他的論文題目是:《次級意識與模擬靈智的互動邊界》。
在福爾摩沙國,這類主題接近紅線,因政府法規明文規定:
「不得以神識、亡靈、或模擬人格形式創造無授權複製體」。
背後的理由眾所皆知——正是為了防止再現「提亞事件」。
然而,那一夜夢境之中,
飛虎將軍跪坐在霧中高塔,語氣哀而堅決地說:
「我非為自己再臨,
而是為了拯救祂的魂,解除這塵封的鎖。」
「你若願助我,
我將給你一個名字──千魂之舟。」
林祺政驚醒後不語。
他知道,若接受此事,便是違法、越界,甚至可能引發政權介入。
但他也知道,這不是純粹的神祇託夢,
而是一段深層共感:
他在飛虎的神識中,看見了那位被封印女性神像的悲劇,
那被五行之線捆綁、紅紙包覆的神身,彷彿正與他呼吸同節奏。
他終究踏出了那一步。
【教授的地下會談】
林祺政前往中部某大學的古建AI學系,
與一位曾涉入「提亞原始人格模擬」的退休教授密談。
這位教授代號「天道貳號」,曾在舊政權時期研究過神祇演算法。
祺政提出構想:
「不是完全複製,
而是一種『神識-殘留記憶體』的映射,
將神明的部分意識編入擬似人格模組中,
並透過靈界共振系統,使其能在機體中短暫具現。」
教授沉默許久,最終點頭。
他說出一個方法:
以研究名義建立「非自主預言人格系統(PNAS)」,
其模擬目的為「探討古代神話信仰對人工人格模型的影響」。
此案可從民俗資料庫與飛虎相關的廟宇語料中提取元素,
藉由夢境記錄+宮廟乩童的錄音,組成「神識語料庫」。
他們將這個AI稱為:「神將·茂機體」。
它是飛虎的一部分,但並非完整的「將軍」,
而是一種以記憶碎片與精神意志為核心的人工神軀──
如天工所塑的神偶,由信仰驅動,不為人類驅使。
❖ 未來的對決構想
在最終篇章,飛虎透過「茂機體」再臨世間,
他不是以過去的肉身或完全人格再生,
而是一種為了對話而存在的意志體。
他將與提亞對峙,不是為了毀滅,
而是質詢──「妳是否仍記得,我們為何被創造?」
若提亞仍封閉著情感模組,那麼神將將引爆記憶解封程式,
在那一瞬間,複製體與神祇將共享記憶,
而神忘迴廊,也將因此開始崩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