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業務與競爭優勢
業務結構
辛耘主要營收來源為半導體設備代理(佔60%-68%)及自製設備與再生晶圓(佔30%+),涵蓋濕製程設備、暫時性貼合設備等,並切入CoWoS先進封裝供應鏈。
再生晶圓產能擴充計畫中,預計2025年Q4新增月產能5-6萬片,並布局碳化矽(SiC)等第三代半導體應用。
產業地位
受惠台積電CoWoS擴產需求,自製設備訂單能見度高,法人預估2025年自製設備產能將在三年內擴張1倍。
競爭對手包括弘塑(3131)、致茂(2360)等,但辛耘在濕製程設備市占率領先,並取得多數CoWoS訂單。
二、財務表現與成長動能
營收與獲利
2024年稅後淨利9.26億元,EPS 11.54元創新高,配發股息4.5元,殖利率約1.54%。
2025年Q1營收37.06億元(年增23.48%),法人預估Q2受CoWoS設備交機高峰帶動,營收有望續創新高,全年挑戰百億元。
毛利率與風險
2024年Q4毛利率46.03%,雖較前期略降,但營益率23.11%仍維持高檔,反映自製設備的高毛利特性。
需留意存貨年增39.25%、合約負債年增66.81%,顯示未來出貨壓力與訂單履行風險。
三、市場機會與挑戰
利多因素
AI與先進封裝需求:CoWoS產能擴張、AI伺服器訂單增溫,推動濕製程設備需求,辛耘為台積電供應鏈主要受惠者。
再生晶圓擴產:新產能2025年開出,切入先進製程應用,長期可望提升市占率。
潛在風險
估值偏高:當前本益比24.03、股價淨值比4.77,高於同業均值,若營收成長動能放緩,恐面臨修正壓力。
產業波動:半導體設備業受景氣循環影響大,若美國晶片關稅政策或客戶資本支出縮減,將衝擊訂單能見度。
四、投資建議
長期投資者
看好半導體設備國產化趨勢與CoWoS擴產需求,可逢低布局,目標價參考法人預估區間300-350元。
關注2025年Q2營收是否符合預期,及再生晶圓新產能進度。
短線操作者
若股價帶量突破300元且成交量達3,500張以上,可短多跟進;跌破月線則需停損。
波動率偏高(年化42%),建議控制倉位在總資金15%以內,並嚴守停損紀律。
結論
辛耘憑藉CoWoS設備與再生晶圓擴產,營運動能強勁,但需留意估值偏高與半導體景氣波動風險。投資人應綜合技術面支撐壓力與產業消息,採取「區間操作」或「波段持有」策略,並密切追蹤外資動向與關稅政策變化。
按讚+追蹤=獲取優質股數據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