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現在才看到這篇文章,其實還不算太晚。一場整整三個月後才上演的爵士節目,如今只剩下二百多張票。這怎麼可能?
當然可能。因為衛武營即將在九月十三號迎來的爵士巨擘,不是別人,是喬・洛瓦諾(Joe Lovano)。當代最受敬重的薩克斯風手之一,也是DownBeat雜誌多年來的常勝軍。

他來自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一個看起來平凡無奇的地方,但他的童年卻不平凡。父親Tony Lovano,人稱「Big T」,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薩克斯風樂手。家裡的地下室,堆滿老黑膠、舊喇叭、各種管樂配件。
除了這些,那裡還有一台唱著John Coltrane的黑膠唱盤。
洛瓦諾曾回憶,他第一次聽見《A Love Supreme》的時候,整個人像是被光擊中。他那時還不懂音樂理論,也不知道Coltrane到底在做什麼,只知道,那些音符像是靈魂的語言,以某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對他說話。
從那以後,Coltrane對他來說就不再只是位薩克斯風巨匠,而是一位精神導師,一位從未謀面、卻日日對話的知己。
多年以後,洛瓦諾發行了專輯《From the Soul》,風格自由而深邃,他曾說那是對Coltrane的一種回應。他偏好即興、不剪接的錄音方式,只為保留「第一口呼吸」的真實。你聽見的,不只是旋律,更是他當下的心跳。
對Coltrane的敬意,從不張揚在口中,而是藏在每一次吹奏的氣息裡。1991年,他參與一場向Coltrane致敬的演出,與他同台的,是一群Coltrane的學生與樂迷。洛瓦諾一上場,第一個音吹出,整個空間就靜得像禮拜堂。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能說一句話。
Coltrane的鬼魂彷彿在此降臨,新的、舊的、沉澱後的、時光淘選的,觀眾不由得癡了,驚訝於那個來自五十年前的聲音,怎麼經過他的手,變成新的生命。那一夜之後,legacy(傳承)這個字有了不一樣的定義。
這樣的洛瓦諾,會讓你忘了什麼叫風格界線。他的音樂根植於爵士土壤,卻總能長出新的枝枒。從藍調民謠到前衛即興,從咆勃的熱烈到自由樂派的沈思,他總能把各種語彙放進同一段旋律裡,讓它們自然交談、彼此碰撞。
他的創作與演出,早已受到無數肯定。專輯《52nd Street Themes》獲得第43屆葛萊美獎「最佳大型爵士合奏專輯」;DownBeat雜誌更在同一年,將「年度最佳藝術家」、「最佳樂團領袖」與「最佳次中音薩克斯風手」三項大獎一舉頒給他。

但比起獎項,更令人怦然心動的是那些靈魂相接的魔幻時刻。那些洛瓦諾站上舞台,低頭吸一口氣,就能把整個樂團拉進他的節奏裡的夜晚。
他的故事,總讓人想到那些夜半讀過的小說:最簡單的場景裡,有最親暱的記憶。父親的地下室、一張懷念的老唱片、一段無悔的音樂旅程。從青少年時的感動,到今日世界舞台的榮耀,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為什麼開始。
Coltrane曾說:「我的音樂是我靈性的展現。」Lovano沒有重複這句話,他選擇用一生去實踐。
9月13日,就讓我們走進衛武營歌劇院,坐下,閉眼,深呼吸。洛瓦諾會用第一顆音告訴你,這趟旅程已經開始,而你正和他一起在時間裡飛行。
𓂃𓂃𓂃𓄹𓄺𓂃𓂃𓂃𓂃𓂃𓂃
喬.洛瓦諾四重奏《樂光嬉遊》
9/13(六)19:30 衛武營歌劇院
四人同行 75 折起 ↴
https://npacwwy.tw/en01BIV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