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穿越記第142章: 迎春將嫁柳府,平兒襲人助李紈管家。
重陽已過,秋風送爽。
京城這兩年來,經歷鐘太妃國喪的沉悶與哇拉國入侵的陰霾,如今邊關初定,皇帝龍顏大悅,民間也隨之鬆了一口氣。
此時民間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薛寶釵嫁入北靜王府,成為側妃的喜訊。
這一樁美事尚未散去餘溫,榮國府內另一件喜事又悄然提上日程:
迎春與柳崎的婚事。 ****** 柳府聽聞北靜王迎娶側妃,表示京城這兩年壓抑的風頭過去了。
龍亭縣主與柳翰林坐於正堂,商議兒子與迎春的婚事。
縣主一身湖藍色繡花褙子,氣度端莊,手中輕搖團扇,笑著對柳翰林道:
「柳郎,迎春這丫頭性子溫順,早與崎兒定下婚約。
現下諸事平安,不如快點成親,也讓我們少一樁心事。」 柳翰林聞言,忙拱手笑道:「縣主說得極是,等等我命人去擬了禮書,把我們準備的聘禮登記一下,金銀首飾、綢緞珍玩,務求顯示我們的體面。」
他頓了頓,又道:「婚期不妨定在下月,請欽天監找一個黃道吉日,正宜成婚。」 縣主點頭,眼中滿是欣慰:「如此甚好。迎春這孩子乖巧溫順,柳崎也是溫潤君子,將來定能和和美美。」
****** 自從迎春從親近龍亭縣主以來,性子果然大有改觀,不復從前那唯唯諾諾的「二木頭」模樣。
賈母對這門親事越發滿意,覺得這才是真正的良緣。
這日早晨,暖陽透過窗紙,灑在榮禧堂的廳中,映得屋內一片溫馨。 賈母半靠在引枕上,手捏沉香佛珠,臉上帶著難得的笑意。
堂下坐著王夫人、邢夫人、鳳姐,寶玉也在一旁,低頭把玩著腰間的玉佩,似有些心不在焉,襲人隨侍在身後。
「鳳丫頭,柳府送來禮書,要定婚期。迎丫頭的妝奩可都備齊了?」賈母問道。
鳳姐穿著銀鼠灰遍地錦褙子,顯得穩重。
她忙笑道:「老太太放心,孫媳已吩咐下去。柳翰林府是清貴人家,咱們賈府的體面得撐足了。大太太也沒少費心。」
她說著,瞥向一旁的邢夫人。 賈母頷首,滿意道:
「迎丫頭福氣好,遇上柳翰林這樣有心的人家,又得龍亭縣主她提點,如今瞧著,真是有了大家閨秀的樣子。」
邢夫人向來平庸,這次卻表現得比以往積極。
一來這門親事算是高攀,大房面上有光;
二來賈赦自邊關失利,灰頭土臉告老還鄉,回府後連頭都不敢抬,對迎春的婚事不敢多言。
少了這攪局之人,她做事也順心許多。
她忙點頭道:「老太太說得是,嫁妝我已讓庫裡的嬤嬤準備,務要做到不缺禮數。」
聽了這話,賈母笑容淡了幾分。
她知賈府家道中落,銀錢周轉困難,迎春的嫁妝雖說做到不缺禮數,實則捉襟見肘。
如新娘上花轎用的抱瓶,上等官窯跟民窯粗瓷,價錢可是天差地遠!
邢夫人說這話,也是場面上好聽而已。
「我這裡還有點私房體己錢,不能讓迎丫頭太寒酸。」賈母嘆口氣。
對琥珀道:「去把我箱子裡那一千兩銀票取來,給迎丫頭添妝。」
邢夫人與鳳姐聞言,皆是一喜,露出感激之色。
賈母這筆私房錢,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王夫人今日穿著醬色暗紋夾襖,顯得素淨。
她輕聲道:「迎丫頭從縣主府住了幾天回來,說話都利索了,也敢管教下人了。」
她語氣中帶著一絲酸意,畢竟寶玉婚事未定,寶釵嫁了他人,心裡總有些不快。
正說著,賈政從外頭進來,臉色帶著幾分嚴肅。
他自海南歸京,在元春向皇帝建議下,調在禮部擔任五品官。
他向賈母行禮後,聽賈母提起柳崎與迎春的婚事,臉色登時一沉,對寶玉說:
「看人家柳公子讀書上進,已是舉人。瞧你,一天到晚只知在園子裡跟丫頭們鬼混!
你大伯貶至西北,打仗打輸了,靠著你大姐的面子,皇上才沒有追究。咱們賈家大不如前,你還不知上進!」 寶玉聞言,臉羞得通紅,低頭不敢吭聲。
他心裡委屈,卻不敢頂嘴,只偷偷抬眼瞧了賈母一眼,盼她幫忙說話。
賈母見他這副模樣,嘆了口氣,卻沒開口阻止賈政,卻對襲人看了一下。 襲人自從被寶玉抬為姨娘,講話又多了幾分份量。
她在一旁輕聲緩頰道:「二老爺別氣,寶玉最近很上進,心裡常惦記老爺的矚咐,已加緊用功。奴婢也會多勸他讀書。」 賈政哼了一聲,擺手道:「他會聽妳的?我看他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鳳姐見狀,忙打圓場:「二老爺別氣,寶兄弟到底還年輕,等過年說個好親,娶個賢惠的媳婦兒,自然就收心了。」
但她心裡偷偷嘀咕:
寶釵嫁人,湘雲跟衛若蘭定親,黛玉也不喜歡他,不知道去那裏找到能管得了他的正妻? ****** 此時李紈剛從「議事廳」過來,臉上帶著幾分疲憊。
自鳳姐削權後,園子裡管家事務多壓在她與寶釵,探春的肩上。
雖然之前裁汰了上百奴僕,但諾大的大觀園,依然是有不少大小事要處理。
現在因寶釵出嫁,探春又隨長公主去了邊關,她實在分身乏術。 「老太太,園子裡事務繁多,寶釵出嫁,探春妹妹不在,現在又要忙二姑娘的婚事。
我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
鳳姐要照顧巧姐與蓕哥兒,我與鳳姐商量過....」李紈看向鳳姐。 鳳姐會意,接話道:「是啊老太太,孫媳要照顧巧姐與蓕哥兒,許多事沒法親力親為。
嫂子一個人也確實辛苦。要不,就讓平兒和襲人來幫襯著吧?
平兒、襲人如今都抬了姨娘,兩人搭把手,定能讓嫂子輕鬆不少。」
賈母先是一愣,隨後目光落在王夫人身上。 王夫人也有些驚訝,但很快掩飾過去;
讓平兒和襲人管家,這倒也合情合理。平兒素來幹練,襲人也算穩重。因此默認同意。
「平兒和襲人?」邢夫人插嘴道,
「她們畢竟是姨娘,身份上終究是低了些,管起事來,怕是會有非議。」
邢夫人那壺不開提那壺的個性又出現了!
鳳姐趕緊道: 「這有什麼不行的?平兒雖是姨娘,可這些年來,府裡的大小事務哪一樣沒經她的手?比許多管事嬤嬤都強!
襲人也是個有成算的,她們不過是幫襯著嫂子,又不是真正當家。
再說了,有她們兩個在,也能讓大嫂子輕鬆些,總比讓丫鬟婆子亂來的好。」
她說得懇切,句句都落在賈母心坎裡。
賈母聽了鳳姐的話,又想了想平兒和襲人確實是府裡難得的妥當人。如今賈府光景不如從前,能用的人也越來越少。
「罷了,就讓平兒和襲人試試吧。」賈母最終點頭道,「不過,珠兒媳婦,妳得壓著她們,別讓她們太過張揚。」
李紈聞言大喜,忙應道:「老太太英明!有平兒和襲人在,我這家可好管多了!」
****** 消息傳到各處,平兒和襲人將協理管家後,賈府上下議論紛紛。有人看好,有人唱衰。但賈母的口一開,眾人也不敢多言。
趙姨娘聽說平兒與襲人被鳳姐與李紈點名協助管家,當下氣得胸口起伏不定,拍著小几直嚷嚷:
「哼!她們兩個是姨娘,我也是姨娘,憑什麼她們就能管家,我就得在後院乾看著?」
她一邊梳著頭,一邊氣鼓鼓地等著兒子回家。
果不其然,日頭才偏西,賈環便自宮門衛的值所回來,脫了盔甲,換了常服,一腳才踏進趙姨娘的屋子,就見趙姨娘坐在榻上眼圈發紅,氣呼呼的。 忙問:「姨娘,又誰惹你不痛快了?」
趙姨娘一聽,更是委屈得不行,連忙把平兒、襲人如今得了賈母信任,協助李紈打理中饋的事抖了出來,氣憤道:
「她們兩個當初也都是被人使喚的丫鬟,現在抬了身子就能當家理事。
我當年姨娘十多年了,怎麼到如今要點好吃好喝的,都要看人眼色!」
賈環聞言,微微皺眉,沉吟半晌才說:
「姨娘,您也別氣。
人家平兒、襲人雖然也是姨娘,可人家識字,會記賬。
再說平兒是鳳姐身邊出來的,襲人是老祖宗房裡頭紅人,姨娘您只是馬伕家的姑娘出身,又不識字,怎麼能跟她們比!」
他看著趙姨娘聽了這,氣往上沖,眼神發火,快跳起來罵人,連忙補上一句:
「但您也別灰心,我如今在宮門當值,雖然是守衛,可也在往上爬。
將來升了官,我便與寶玉分家,到時候另起爐灶,接了妳搬出去住,我就讓您當真正的當家老太太,管個夠!」 趙姨娘聽著,氣消了消,眼睛微微亮了些,撇嘴道:「那你可得爭氣,別又讓他們壓著咱們頭上。」
賈環點點頭,目光堅定:「姨娘您放心,我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只會耍嘴皮子了。這回,我是真想出人頭地。」
屋內燈影搖曳,趙姨娘終於收了淚,伸手替兒子整了整衣襟,眼底雖仍帶怨氣,卻也有了些許盼頭。 待續

大紅,正紅是正室太太才能穿,姨娘只能穿淺紅,粉紅或其他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