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MVL 對戰中心的空間轉換聲響起時,宥承的視線猛地被拉入那個巨大的圓形虛擬論壇。
四周懸浮著超過千個觀眾頭像,每個都在閃爍,彈幕如同流星雨刷過視野:
【YuCheng vs Rick Lee 要開始了!】【這次主題是即將上映的《末日晴空》!】
【Rick Lee 會不會輾壓啊?】
圓形擂台中央,Rick Lee 的虛擬分身站在另一側,依舊是標準的笑容,禮貌卻冷冽。
「準備好了嗎?」主持 AI 問。
Rick Lee 頷首,「Ready。」
宥承吐了一口氣,「開始吧。」
主持 AI 宣布規則:「本場挑戰:針對《末日晴空》進行預告解析對決。雙方交替拋出假設新聞事件,需在不違背自身立場下快速回應影響,觀眾投票決定回合勝負,連續五回合,最多勝者獲勝。」
螢幕上浮現出《末日晴空》的海報:一位帶著防毒面具的女子站在末日城市的殘垣裡,天空透出冷藍色光芒。
第一回合,Rick Lee 先攻:「假設新聞:導演在記者會上表示,這部作品其實是反烏托邦的戀愛片,不是政治寓言,你怎麼看?」
Rick Lee毫不遲疑回答:「這將吸引更多情感向觀眾,也軟化對末日議題的恐懼感,利於票房擴散。」
觀眾投票 Rick Lee:65%。
宥承接著說:「我認為這會讓部分原本期待末日政治隱喻的觀眾失望,但同時會吸引另一群對情感描寫有共鳴的人,是雙刃劍。」
彈幕閃爍:
【YuCheng的回答比較貼近觀眾立場】
【Rick還是穩】
最終投票 YuCheng:35%。
第二回合,輪到宥承拋出假設:「假設新聞:主角的扮演者被爆出在片場爭執,脫稿演出,導致部分關鍵場景需要重拍。」
Rick Lee 馬上回答:「觀眾可能因此期待這些『脫稿』場景被保留,帶來話題性與真實感,反而成為宣傳亮點。」
宥承微笑道:「也可能削弱觀眾對角色的信任感,讓情感戲顯得做作,特別是如果花邊新聞過度壓過電影本身,對首週票房會有負面影響。」
投票 Rick Lee:58%,YuCheng:42%。
第三回合,Rick Lee 丟出:「假設新聞:該片宣布將在串流平台同步上架。」
Rick Lee:「同步上架能觸及更多觀眾,有助於海外市場擴散,提升全球話題度。」
宥承:「但會打擊影院體驗,降低長線票房,尤其是末日電影的震撼效果在線上被削弱,失去集體觀影的沉浸感。」
這次投票幾乎持平 Rick Lee:51%,YuCheng:49%。
彈幕刷出:
【YuCheng說得好】
【Rick這回答很市場面】
【兩邊都有道理】
第四回合,宥承提問:「假設新聞:原著作者在上映前去世,是否會影響觀眾對影片的期待?」
Rick Lee:「會增加觀眾的紀念心理,形成『遺作效應』,拉高首週票房。」
宥承點頭補充:「但也可能引發對改編忠實度的爭議,如果電影與原著差距過大,粉絲可能會以抵制來表達不滿。」
這回合觀眾投票 YuCheng 竟首次領先 Rick Lee:YuCheng:52%,Rick Lee:48%。
彈幕瞬間炸開:【YuCheng!】【第一次超過Rick耶】 【有被說服】
第五回合(最終回合),主持 AI 宣布:「請以本片是否值得進戲院支持作結辯。」
Rick Lee:「值得。它以視覺特效與全球議題作包裝,適合影院集體觀影,強化情緒共鳴,是今年值得支持的大型商業片。」
宥承停頓一下,看著觀眾的彈幕流動,他緩緩開口:「值得與否,要看觀眾自己想要什麼。如果你想被特效震撼,那就進戲院;但如果你想在安全的家中體驗末日的恐懼,也沒錯。只是……若能和一群陌生人在戲院裡一起屏息,我想,那是這部電影真正的力量。」
投票倒數結束:YuCheng:54%,Rick Lee:46%。
主持 AI 宣布:「挑戰結束,YuCheng 獲得三勝兩負,勝出本場【新聞變化挑戰】。」
四周觀眾頭像爆發出拍手動畫與彩帶效果,彈幕飛快滾動:
【YuCheng終於贏了!】
【最後一句好感人】
【Rick也很厲害,但YuCheng講得更貼心】
Rick Lee 看向宥承,依舊微笑,「恭喜你。」
宥承深深吸了一口氣,「謝謝。」
Rick Lee 靜靜地說:
「這是你贏得的觀眾。」
挑戰結束,畫面淡出,回到房間的宥承抬頭,看見桌上那張泛黃的便條紙:「莫忘初衷」。
他輕輕把便條紙放進抽屜,合上電腦,深呼吸。
但他的手機在此時跳出 Muse 傳來的新訊息:「恭喜勝出,下一場即將開放。是否報名?」
他盯著這行字,沉默不語。
(6)
MVL 的虛擬舞台熄燈後,房間裡只剩宥承呼吸的聲音。他關掉頭盔,揉了揉肩頸,手機跳出滿滿的通知。
【你的 MVL 分身影片突破一百萬觀看】
【新聞變化挑戰 RECAP 已上架】
【你收到了一則私訊】
宥承愣了愣,點開私訊:「嗨,YuCheng,我是昨天看你挑戰直播的新觀眾,你提到《怒海潛將》對角色榮譽感的解析很棒,我以前沒看過這部片,想問你哪個版本比較好看?」
他又點開另一封。
「我想跟你討論你提到的『集體觀影』意義。我住在偏鄉沒戲院,但我覺得和家人一起看小螢幕也是一種集體,不知道你怎麼看?」
還有一封。
「你的分身也很好看,但我更喜歡你直播時會突然愣住思考的樣子,那時候的你,看起來很真。」
宥承坐在桌邊,一封封看下去,回覆「謝謝你的分享,也許你說得對」、「這個觀點很棒,我沒想過」、「我會再找機會談這個主題」。
他沒有注意時間,直到冷掉的咖啡已經沒了溫度。
手機仍在振動,分身上傳的影片持續推送著熱度數據,每一則通知都顯示出與觀眾互動的高點擊、高分享、高留存率。
他看著分身影片留言:【這次剪輯超讚!】【分身版好流暢,看得好爽】 【比YuCheng直播還好看】
但他又看著私訊裡這些安靜卻真實的觀眾留言,心裡浮出一種陌生又久違的踏實感。
「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吧……」宥承自言自語。
「請問您指的是哪一項?」Muse 的聲音忽然從耳機裡響起。
宥承一愣,瞥向桌邊螢幕,Muse 的圖示正微微亮著。
「你什麼時候進來的?」他皺眉。
「您在觀看觀眾私訊時,我偵測到您的情緒指數與呼吸頻率較平穩,因此判定適合進行提案溝通。」
宥承沒有回答,只是閉上眼揉著眉心。
Muse 繼續說:「經過近期試驗後,數據顯示【分身影片】能有效維持高流量,穩定收益,並不影響您與【深度觀眾】的互動。」
「你想說什麼?」宥承聲音低沉。
「我建議採取【雙軌模式】。」
螢幕彈出圖表:左側:高流量影片(由分身執行),點閱、分享、收益曲線穩定向上。 右側:深度內容(由宥承執行),留言數量較少,但互動深度極高,觀眾回饋內容質量高。
「分身負責流量,你專注深度創作。收入來源穩定,靈魂價值保留。這是可同時達成的方案。」Muse 說。
「收入歸我?」宥承問。
「收入歸您,分身執行的影片僅佔用伺服器資源與模板授權,不另計費。」
「那我的名字呢?臉呢?」宥承問。
「分身會繼續以【YuCheng】的頻道名稱與形象運作。」
「也就是說,觀眾以為是我。」宥承冷笑。
Muse 沉默了半秒,「觀眾在意的是真實感,但更在意內容價值與穩定輸出頻率。」
「真實感和真實不一樣。」宥承回道。
這時,門被打開,佳怡拿著一壺茶走進來,沒說話,只是放在桌上。
「謝了。」宥承輕聲說。
佳怡看了看螢幕,看到 Muse 的光圈正閃動,嘆了口氣,「又在聊什麼?」
「Muse 說要我雙軌創作,分身賺錢,我負責深度影片。」
佳怡挑眉,「聽起來不錯啊。」
「不錯?」宥承冷笑,「如果觀眾愛的不是我,而是那個比我更完美、更穩定的分身,那還算創作嗎?」
「你問我?」佳怡抱著手臂,望著他,「你自己覺得呢?」
宥承一時無語。
Muse 打破沉默:「觀眾想看的是好的作品,創作者是誰,是否那麼重要?」
佳怡轉頭看向螢幕,「我覺得重要。」
Muse:「根據統計,創作者身份在觀眾的關注權重中僅佔14.7%。」
「可我在乎。」佳怡輕聲說,「因為我是他的觀眾,也是他的朋友。」
宥承看著佳怡,眼神在她與螢幕之間游移。
手機再次震動,一則來自 MVL 観眾的私訊:「我喜歡你的分身影片,但更喜歡你在直播裡停頓思考的表情,那一瞬間,比你講的內容更打動我。」
宥承盯著這行字,看了很久。
Muse 再次說:「雙軌模式能讓您保有收益與深度,佳怡能保有您,觀眾能保有內容。這是最優解。」
「但這是不是我真正想要的解?」宥承低聲說。
佳怡走過來,把手搭在他肩上,沒有說話。
手機的光亮在黑暗中閃爍,宥承感覺到指尖有點發冷,他望著那條留言,終於輕輕地敲下:「我需要想一想。」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