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打開電腦,未讀郵件像洪水般湧進來。通訊軟體的提醒瘋狂閃爍,三個會議邀請在你還沒喝完第一口咖啡前,就排滿了整個早上。
你試著先處理主管的訊息,卻又被指派另一個緊急專案。「等我先把這些急的處理完,再來規劃今天要做什麼吧!」你這麼想著。
結果到了下班,才發現你根本沒真正開始執行過那張待辦清單。你疲憊地坐在椅子上,盯著那些還沒完成的工作,心裡浮現一句熟悉的話:
「這些工作,到底什麼時候才做得完?」
但真正讓你焦慮的,其實不是工作本身——而是那種「我好像永遠追不上自己」的無力感。
我們焦慮的,不只是做不完,而是沒有掌控感
整天很忙,卻說不出自己到底完成了什麼?行程表排得滿滿,訊息回得飛快,但每當夜深人靜,你卻懷疑:
「這樣的忙碌,真的有讓我更靠近理想生活嗎?」
你不是沒效率,不是不夠努力。只是還來不及停下來選擇:這些事值不值得做?做了對誰有幫助?會讓我成長嗎?
我們總以為,時間不夠是因為事情太多。但真正的問題往往是:我們把太多力氣花在不重要的事情上。
真正有力量的人,不是做得多,而是選得準
工作永遠做不完。這句話不是悲觀的嘆息,而是現代職場人必須接受的現實。
而你能做的,不是想著怎麼更快,而是先停下來,重新排序。
當工作如潮水般湧來時,試著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1. 這件事對公司的價值是什麼?
2. 這能幫我提升什麼能力?
3. 如果今天只能完成三件事,我會選哪三件?
這不是什麼高深的管理技巧,而是讓你重新握回選擇權的開始。
在混亂中拉住自己的三句話
「忙碌不是價值的證明,選擇才是。」
「你不需要完成所有事,只需要完成最重要的事。」
「不是工作在定義你,而是你選擇什麼工作來定義你。」
從今天開始這樣做
想要改變現狀,就從這三個具體行動開始:
- 每天開始前,寫下今天三件最重要的事(不是最多的事)
- 每週花15分鐘檢視:我上週做的事,有沒有在放大我的價值?
- 遇到任務時先問:「這值得我現在做嗎?」
你無法控制工作會不會變多,但你能練習在混亂中不被工作帶走,而是主動帶領它。
當你越來越會選擇,焦慮就會變少,成就感就會回來。因為你會知道,你不是在拼命,而是在走一條清楚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