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陷阱:你真的需要這麼忙碌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事事講求效率的今天,人們時間似乎永遠不夠用,彷彿每天有做不完的事等著我們處理,因此,自然希望花越少時間做完越多事,提升效率,好讓自己更有競爭力。不論工作型態、生活型態都是如此。

職場上,要在八小時的工時內,將滿滿的代辦事項清空,已經不容易了,再加上不定時的來電、訊息、email、口頭交辦...等,輪番疲勞轟炸之下,早就把原本該專注執行的任務拋到九霄雲外了,更不用說還有加不完的班,這種被無數的任務追著跑的多工作業,通常由不得你,只能被動的接受安排。

下班後難得有可以獨處的時間,多半也是邊滑社群、邊回line、邊聽音樂、邊線上購物、邊查資料,順便玩個遊戲,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不停的切換app,也是多工。

假日與朋友聚會,或是久違的家庭時光,很常見的情況是邊滑手機邊聊天,或是根本就只在滑手機,似乎很難像過去一樣,專注於當下的聚會,享受朋友相聚的時光,或是沉浸於陪伴父母、孩子的寶貴時光。仔細想想,多工已經掌控了我們生活的一切,似乎很難擺脫它。

而且有個很奇特的現象是,多數人覺得自己可以多工,而且還做得很好!但事實上,人是無法多工作業的。因為大腦無法一次進行兩種需要認知能力的活動。如果執意要多工作業的話,後果可能就是每件事情都無法處理的很好。

出乎意外的研究

『和手機分手的智慧:從此不再讓手機蠶食你的腦神經、鯨吞你的生活──30天作戰計畫』的作者凱薩琳‧普萊斯:2009年,克利福德.那斯帶領史丹佛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帶來重大突破的研究。...「我們十分訝異……多工者在多工的每一個面向都表現不佳,不擅長忽略不重要的資訊,不擅長記住與組織資訊,也不擅長在不同工作之間轉換。」

這篇研究顛覆了我的觀念,長久以來,我一直認為多工作業是高效率的表現,同時做了很多事情,感覺很棒!但重點在於把事情做好,而不只是做了很多事情。如果多工做了很多事情,卻錯誤連篇,或是成效不彰,似乎也沒有比較好。

看到這邊可能有人會問:「鼓手可同時兼顧兩手兩腳,手打及腳踩在不同拍子上,不算多工嗎?」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大腦如何處理不同的任務。

大腦無法一次進行兩種需要認知能力的活動,因此,當我們認為在多工作業時,實際上是在做「工作切換」(task-switching)。如同車子急轉彎一樣,每一次我們停止想一件事、改做另一件事,大腦需要先慢下來換檔。看似多工,實則專注於一件事情,且過程須快速轉移注意力,如此不斷切換,所以極度損耗注意力。

回答上面鼓手的例子,鼓手同樣不可避免的僅能專注在一件事情上,也許專注在某隻手或腳,也許專注於看譜,甚至僅專注於律動,享受音樂當下的情境。

至於為什麼能夠不需專注四肢卻又搭配得宜?我認為因為經過長期的練習,四肢的搭配已經形成肌肉記憶,已經成為我們身體自然反應的一部分,無需再分一些注意力給四肢了。

不需認知能力的多工

就像我們的身體,無時無刻不在多工進行,只是我們感受不到而已,從我們的心跳、呼吸、五臟六腑、各個系統的運作,以及為了維持生命基本條件的各種機制,像是電腦常駐程式一般,在背景努力的運轉著。

這些例子在在顯示多工無所不在,但那可能不是我們原本以為的多工,因為它不需要動用到認知能力,不會耗損我們寶貴的注意力,有時候反而因為這些背景的多工運作,讓我們得以用更高的專注力面臨每一項任務。

因為我們了解,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只有眼前的任務,其他一切事情都不需要我操心(事實上操心也沒用),我不用擔心我不努力呼吸待會兒就斷氣了,也不用煩惱我該怎麼維持內臟和諧的運作,因為我清楚地知道,它們總是各司其職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讓生命得以維持,日復一日,而它們也成為我們最堅強的依靠,在這些背景程式努力的通力配合之下,我真的沒有什麼其他事情要煩惱,唯有專注當下,沒有其他的了。

你需要這麼忙嗎?

「最近在忙什麼?」這是很多人見面時的開場白,稍微留意一下,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你表現出行程滿檔,很忙碌的樣子,對方大概會稱讚你的成功,彷彿忙碌象徵著事業的發展。但是要注意一個陷阱,如果以忙碌定義成功,那麼你就會滿足於現況,習慣整天忙忙碌碌,不會花時間思考,你所做的一切是值得你花時間做的事嗎?有沒有可能捨去低價值工作就能提升整體效率與產能?會不會原來你要的其實是專注於單一任務,而不是多工?會不會你根本就不必這麼忙?說的更白一點,會不會一直以來,你都是在瞎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聖彥學堂
54會員
212內容數
『打造財稅腦,創業沒煩惱』 協助你「建立財稅思維,避開創業地雷」,解決創業的財稅問題,讓你專注發展事業!
聖彥學堂的其他內容
2024/08/16
專注力是現代的稀缺資源,管理者應該保護團隊的時間與注意力,以提升工作效率與產出價值,也可以有效降低員工的壓力。無論是個人或企業,都需要識別高價值任務,並理解機會成本的影響,選擇專注於最具價值的工作,而非隨意多工。專注於核心業務與當前任務,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4/08/16
專注力是現代的稀缺資源,管理者應該保護團隊的時間與注意力,以提升工作效率與產出價值,也可以有效降低員工的壓力。無論是個人或企業,都需要識別高價值任務,並理解機會成本的影響,選擇專注於最具價值的工作,而非隨意多工。專注於核心業務與當前任務,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4/08/09
在開放式辦公室中,專注工作成為一大挑戰,外部干擾如同事的談話和手機的便利性使得人們難以全心投入。然而,透過明確的意圖以及適當的狀態管理,我們可以提升做事的專注力,並且增強對工作的熱情。
Thumbnail
2024/08/09
在開放式辦公室中,專注工作成為一大挑戰,外部干擾如同事的談話和手機的便利性使得人們難以全心投入。然而,透過明確的意圖以及適當的狀態管理,我們可以提升做事的專注力,並且增強對工作的熱情。
Thumbnail
2024/07/15
企業面對大專案時,將其分解成可執行的小任務,有助於實現目標。以提升銷售額為例,拆解為四個要素,並提供增加流量、轉換率、客單價和回購率的策略。另外,還必須設計可量化的指標及追蹤回饋。這些建議對於創作型工作和知識型工作者來說,同樣可以利用該策略來提高工作效率。
Thumbnail
2024/07/15
企業面對大專案時,將其分解成可執行的小任務,有助於實現目標。以提升銷售額為例,拆解為四個要素,並提供增加流量、轉換率、客單價和回購率的策略。另外,還必須設計可量化的指標及追蹤回饋。這些建議對於創作型工作和知識型工作者來說,同樣可以利用該策略來提高工作效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現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多工作業常被視為提高效率的方式。然而,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多個需要認知能力的任務,只能進行任務切換。研究顯示,多工反而使得每項任務的效率降低,因此,專注於單一任務可能更能提升生活和工作的效率,讓我們擺脫多工迷思吧!
Thumbnail
在現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多工作業常被視為提高效率的方式。然而,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多個需要認知能力的任務,只能進行任務切換。研究顯示,多工反而使得每項任務的效率降低,因此,專注於單一任務可能更能提升生活和工作的效率,讓我們擺脫多工迷思吧!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覺得工作量太多、做不完?或是常常覺得工作效率低,總是加班?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可能需要試試看「一天只做一件事」的工作方式。這篇文章將分享,簡化工作安排所帶來的3個好處,以及如何開始實踐。如果你想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壓力,那麼這篇文章絕對值得你閱讀。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覺得工作量太多、做不完?或是常常覺得工作效率低,總是加班?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可能需要試試看「一天只做一件事」的工作方式。這篇文章將分享,簡化工作安排所帶來的3個好處,以及如何開始實踐。如果你想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壓力,那麼這篇文章絕對值得你閱讀。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中 ,我們了解到《衝吧!突破薪水天花板》這本書裡提到的「自我教練」的概念,那實際運用在我們的工作中,又該怎麼做呢? 如果有人問你:「最近工作如何?」,你會有的回答可能是:「很忙啊!」 忙碌好像成為了大家公認的工作狀態,但你有意識到自己的忙碌是真的在忙,還是在瞎忙呢?接下來會用書中提到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中 ,我們了解到《衝吧!突破薪水天花板》這本書裡提到的「自我教練」的概念,那實際運用在我們的工作中,又該怎麼做呢? 如果有人問你:「最近工作如何?」,你會有的回答可能是:「很忙啊!」 忙碌好像成為了大家公認的工作狀態,但你有意識到自己的忙碌是真的在忙,還是在瞎忙呢?接下來會用書中提到
Thumbnail
終結時間管理 嚴格來說,你一天不該做太多事,不該想將分分秒秒填滿大大小小的工作。我花了很久才悟出這點,我前非常偏好以工作量來評估成果。 一般人最常用忙碌當擋箭牌,避免去做幾樣很重要,卻會讓人不自在的行動。想要創造「忙碌表像」,幾乎有無限的選擇:你可以打給
Thumbnail
終結時間管理 嚴格來說,你一天不該做太多事,不該想將分分秒秒填滿大大小小的工作。我花了很久才悟出這點,我前非常偏好以工作量來評估成果。 一般人最常用忙碌當擋箭牌,避免去做幾樣很重要,卻會讓人不自在的行動。想要創造「忙碌表像」,幾乎有無限的選擇:你可以打給
Thumbnail
英國為期半年的一項實驗:嘗試讓員工一週只工作四天,這個實驗結果如何呢?多數員工反映在工作方面:效率變高了、工作時能更專注於完成任務;在休假方面:有更充足的休息時間,員工請病假的狀況明顯的減少了,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身心更加健康等等...
Thumbnail
英國為期半年的一項實驗:嘗試讓員工一週只工作四天,這個實驗結果如何呢?多數員工反映在工作方面:效率變高了、工作時能更專注於完成任務;在休假方面:有更充足的休息時間,員工請病假的狀況明顯的減少了,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身心更加健康等等...
Thumbnail
心流的概念並不特別要求時間總量,而是確定要做的事情能夠確實做到的那一段時間要能是專注的。
Thumbnail
心流的概念並不特別要求時間總量,而是確定要做的事情能夠確實做到的那一段時間要能是專注的。
Thumbnail
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我想是很多打工人一輩子的疑問 包括我自己,也非常癡迷於提升效率 常常會研究很多增加效率的方法 像是番茄鐘啊、數位管理工具Trello、Notion等等 工作永遠有做不完的事情,所以覺得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效率 但在討論工作效率之前,一定要先定義一個重要的問題 何謂有效率?
Thumbnail
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我想是很多打工人一輩子的疑問 包括我自己,也非常癡迷於提升效率 常常會研究很多增加效率的方法 像是番茄鐘啊、數位管理工具Trello、Notion等等 工作永遠有做不完的事情,所以覺得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效率 但在討論工作效率之前,一定要先定義一個重要的問題 何謂有效率?
Thumbnail
日語中有一個詞叫做「忙殺」。 意思就是工作太忙,被工作趕著走,人的精神壓力和身體壓力過大,就容易患上身心疾病,從而被工作殺死。
Thumbnail
日語中有一個詞叫做「忙殺」。 意思就是工作太忙,被工作趕著走,人的精神壓力和身體壓力過大,就容易患上身心疾病,從而被工作殺死。
Thumbnail
   覺得工作怎麼都做不完嗎?做事容易分心嗎?工作效率比別人差嗎? 在這個數位時代中,如果效率比別人差,不只會造成競爭力降低,還會影響你的工作品質,畢竟「效率」也是工作品質之一。如果你的工作缺乏效率,可能是以下5個原因:   1. 一心“ 2  你試試看在讀書時聽音樂是否能記得音樂的歌詞? 答案是
Thumbnail
   覺得工作怎麼都做不完嗎?做事容易分心嗎?工作效率比別人差嗎? 在這個數位時代中,如果效率比別人差,不只會造成競爭力降低,還會影響你的工作品質,畢竟「效率」也是工作品質之一。如果你的工作缺乏效率,可能是以下5個原因:   1. 一心“ 2  你試試看在讀書時聽音樂是否能記得音樂的歌詞? 答案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