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走進玄天上帝(北帝)的廟,
是在臺中的時候,與上課的同學和老師一起去,
那原本只是一次體驗台灣民俗文化的經歷,
沒想到後來,卻成了我每個月一次的習慣。
每到那天,我會和友人到臺北的某一間北帝廟,
會先把準備好的貢品擺在長桌上,
接著點起香,依序向殿裡的各位神明拜拜。
拜完後,我走到玄天上帝的神像前,
雙手合十、跪下、拿起筊杯繞著小香爐三圈。
我會先問貢品是否滿意,有沒有要調整 ,
經確認沒問題之後才問:
「北帝,最近有事情要交代給小弟嗎?」
我輕聲詢問。筊杯落下,傳來清脆的聲響,「聖杯」。
那一瞬間,我會開始反思:神明究竟想要交代什麼?
久而久之,我發現這已經不只是一次儀式,而是一種對話。
神明常常交代的,是很貼近我日常生活的事。
祂會提醒我:
「課業要顧。」
還有一次,祂告訴我:
「做重訓的時候,有氧記得也要兼顧,」
「建議要早睡,最好在 11:30 PM之前上床睡覺。」
被提醒的這些事情甚至只有我自己知道,
仿佛背後有一雙眼睛看著你的一舉一動,
這些問題常常發生,
卻總不願意面對或做不到,
但都被這麽交代了,就要盡力達成!
那次快結束的時候,我跪著問祂:
「是否每個月,都要定期捐款固定的金額?」
腦海的話音剛落,我擲下筊杯——
「笑杯。」
那時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心裡直想:這是什麼意思?
突然,一個靈感閃過。
我再問:
「你是不是在笑,一個窮學生是有多少錢可以捐?」
這次,筊杯落地,「聖杯」。
那一刻,我腦海浮現的畫面,
是殿上的神明在抱著肚子大笑吧XD。(後來有說捐款隨喜)
回到家後,我靜下來反思,
自己的作息真的很亂,健身的時候幾乎也沒做什麼有氧。
這些話不只是祂的提醒,也是我自己心裡的聲音。
每一次跪在廟裡擲筊時,我越來越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靜。
因為那不只是和神明的對話,
更是我與自己的對話。
在忙碌又紛亂的日子裡,能有一個地方,
讓我停下來,誠實地聽見心裡那個聲音。
也許,每一次跪在殿前擲筊,
真正回應我的,不只是神明,
更是那個在對話裡、慢慢成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