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三年的蛻變
6月中是許多大學生畢業的時節,
這段日子裡,感受最明顯的是—— 與熟悉的學長姐道別所帶來的複雜情緒。
以前大一、大二時沒有特別察覺, 但或許是現在大三了,
當與自己距離最近的大四學長姐離開後,
才會驚覺自己也只剩一年就要畢業了,
彷彿大一剛進學校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回顧過去——
大一過得渾渾噩噩。
因為出國留學, 還沒來得及適應台灣人的社交模式,
再加上我本身不善交際、對身材與外貌感到焦慮,
讓我封閉了自己的內心。 現在回頭看, 其實有很多人對我釋出善意,
但我沒有好好把握, 或許是覺得自己沒有資格接受。
所以,大一的我是一個從內心扭曲的肥仔,
慢慢適應成能與人正常交流的普通人。
大二開始接觸健身與拳擊,
受到當時網路上一位我非常崇拜的兩性專家的影響,
他鼓勵男人透過健身建立男子氣概。
當時我沒有經濟負擔, 便報名了24堂私人教練課。
這24堂課除了幫我重新塑造身材, 也讓我內心變得更有自信。
靠著健身,我開始抬頭挺胸, 與人互動也變得更有把握。
而拳擊這項競技運動, 則培養我在逆境中勇敢面對挑戰的心志。
那時,連教練都說我的眼神變得更犀利了。
寒假回馬來西亞過年, 許多親戚都說我變了,
整個人談吐得體、舉止大方。
對啊,我真的變了, 變得不再害怕受傷害。
其實我以為大二就已經夠精彩了,
沒想到大三發生的事更超出我意料。
大三那年,因為對未來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現階段該做些什麼,
就在網路上接觸到一位創作者。 他開了一門關於創作的實體課程,
幫助學生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給有需要的受眾, 並搭配現場演練,
讓學員更快上手。
課程文宣最打動我的一句話是:
「在這堂課裡,我會把平日的思考邏輯與架構完整地交給你, 搭配真實案例、52週創作藍圖、 課後練習與群組討論交流, 希望能幫助你改善目前的狀況,過上更好的生活!」
上完課後,我開始嘗試用更細膩和不一樣的視角去觀察周遭環境。
因為課後作業的關係,我逼自己不斷思考產出作品,
加上同學與學長的「鼓勵」,
讓我有驚無險地完成作業, 成功參加了同樂會。
(參加同樂會的前提是完成12週的作業, 講師自掏腰包請大家吃PIZZA!)
上了這堂課,不僅讓我的價值觀有了轉變與成長,
也讓我認識了很多厲害的同學與學長。
他們不吝嗇地給我這個「菜逼」許多寶貴建議,
至少讓我在接下來的路上不會走得太歪。
這些學長的人生故事也很精彩(各方面)。
寫到這裏,是因為有感而發才寫這篇小文,
我想對大一剛來台灣留學的自己說:
「謝謝你沒有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