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釀影評|「三橘」如何成為一種感傷的實驗──鴻鴻與普羅高菲夫的曖昧變奏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3 橘之戀》電影劇照/劇照來源:IMDb

《3 橘之戀》電影劇照/劇照來源:IMDb

讀者投稿/劉哲廷

在《3 橘之戀》(The Love of Three Oranges)影像的低溫中,三顆橘子被安置在能量鐘的托盤上。這不是什麼高科技的奇觀,而是導演鴻鴻在 1998 年埋下的開場隱喻。橘子的電解質啟動了時鐘,也啟動了情感的流變。從這一刻起,三個角色:馬馬、咪咪、俊傑。彼此纏繞,如同導線相互連接,結成一組靜默而緊張的三角關係。

在歌劇舞台上,《三個橘子之戀》(L’Amour des trois oranges)早在 1921 年便被俄國作曲家謝爾蓋・普羅高菲夫(Серг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Прокофьев)改編自威尼斯劇作家卡洛・戈齊(Carlo Gozzi)的寓言戲劇,並以荒謬與戲謔的筆法重新定調:王子因憂鬱而無法大笑,因此踏上追尋三顆橘子的旅程,來解除詛咒。橘子成為神祕的容器,內藏公主、渴望與死亡,而最終僅有一位倖存者,得以與王子成婚。兩部作品共享三顆橘子,橘子作為數字密碼與象徵裝置,在鏡像的結構下,開展出全然不同的情感弧線。

電影《3 橘之戀》不講命運的解咒,不談王子的歸位,呈現的是親密關係失衡的過程如何從日常中滲出──那是一種微觀的、軟性的崩壞。愛情不是轟然倒塌,而是緩緩凋萎,如同橘子表皮皺縮、色澤褪去,卻依舊靜靜地坐在能量鐘上無聲運作。

鴻鴻的鏡頭有一種近乎實驗的冷靜與精準,不急於揭露關係中的爭執與慾望,而是凝視那些無法被語言命名的猶疑與退縮。馬馬與咪咪之間既像戀人,又像室友,彼此依存、取暖,卻始終避開情感的命名。俊傑的出現看似是典型的第三者,但他又不是「典型」的破壞者,而更像一面鏡子,讓兩人看見彼此的缺口,也看見自己無法言說的渴望。

這不是一部尋常的愛情電影,而更像一場低頻率的電流實驗,把愛情中難以測量的成分──懷舊、慾望、責任、性別認同——放進導線,再以最溫柔的方式,讓它短路。

正如片中那句:「如果我們不能有真的小孩,那我們的吻還算不算真的吻?」提問本身已召喚出全片的核心:真實與虛構之間的模糊地帶。當親密被轉化為符號交換,如同電流穿過橘子的果肉,那麼情感本身是否仍保有原先的純度?或者,它早已成為被迫運轉的時鐘裝置?

歌劇《三個橘子之戀》是諷刺的、是二十世紀初的、是藝術家黑色幽默與荒謬感知的產物。普羅高菲夫筆下的王子,只有在女妖滑倒的瞬間才能開懷大笑,笑聲帶著命運的嘲弄,而非情緒的釋放。從此,世界以咒語為命題,展開追橘之旅。橘子不只是象徵,它們是愛的容器──但只有最後一顆才能存活,才得以開花結果。

鴻鴻的電影恰恰相反:它不是神話,也不是寓言,而是一種幾近實驗劇場的都市心理寫實。《3 橘之戀》中的橘子不具魔法,它們只是日常的果實,但被置入一個奇異的裝置中,承載過度的象徵與期待──仿佛它們能代表一段關係的流轉與終結。

歌劇是大聲的、誇張的,是對悲劇的戲謔;電影則是緘默的、細膩的,是對日常的超然凝視。歌劇中,王子與公主的結合意味著秩序重建;電影中,任何形式的結合都無法還原起初的親密。

若影像是雙重敘事的主幹,那麼音樂便是兩種愛情觀的聲音折射。歌劇以其戲劇性的張力與荒誕的節奏描繪情節,普羅高菲夫用現代主義手法鋪設出一條跳躍而失衡的音樂軌道,旋律輕快卻藏有不協調,如在歡愉中嘲笑命運本身的設計失敗,而配樂便成為聲音的笑聲,一種帶有敵意的歡愉,一種將童話撕裂後再拼貼的殘片。

相對而言,電影版的配樂則捨棄戲劇性,轉而擁抱靜默與親密。「劉季陵與他的銀色動物園」為本片創造出一種全然不同的聲音場域:不導引情緒、不說明劇情,而是貼合角色內在情感的聲音殘影。那是一種青春的呢喃,是對時間撫過的反應。鋼琴與提琴的交錯,不在營造高潮,是在低頻波動中提供一種詩意的依附。而配樂本身,就像片中的愛情關係:不明確、不敘述、不解釋,卻始終存在,如氣味、如餘光──難以言說,卻無處不在。

而電影配樂的 CD 版更顯其純粹與獨立性。手風琴、曼陀鈴、長笛與即興人聲交織而成的聲響,使它跳脫畫面限制,成為一張可獨立聆聽的青春詩集。「銀色動物園」與香港音樂家梁小衛的吟唱,彷彿是咪咪夢中斷續的心聲,也是馬馬難以言喻的內疚與逃避。這些音樂不為情節找出口,它只是陪伴、包覆、繞行,如城市夜景中顫動的燈火,如戀人遺留的味道,直到記憶逐漸淡去。

在有些場景裡,音樂甚至成為唯一能指認角色情緒的媒介:咪咪割腕後,病房的靜音段落,樂器如呼吸般慢慢現身;馬馬重漆牆面時的旋律,如悔意緩緩滲出的顏料。這些聲音不只說出情緒,更說出了無法言說的動機。

電影的結局令人陌生,不只因為俊傑最後迎娶的女子面目模糊,更因為觀眾早已不再關心誰與誰在一起。獨留俊傑看著窗外的台北夜景,那一刻,城市成為無聲的共謀者──城市的燈火不為愛情而亮,只為時間繼續運轉。那一幕與其說是結局,不如說是對現實冷靜的點醒。

但真正的主角,其實是咪咪。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00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5.0K會員
2.1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7/31
《寂寞心房客》原文片名為《Asphalte》,是瀝青、小碎石之意,而想了很久為什麼要稱之為 Asphalte?也許我們每個人都只是宇宙裡碎散的小石子、小垃圾,漂浮、遊走在時空裡,某一天,我們會恰好填補某些空缺,為誰鋪平一條路。
Thumbnail
2025/07/31
《寂寞心房客》原文片名為《Asphalte》,是瀝青、小碎石之意,而想了很久為什麼要稱之為 Asphalte?也許我們每個人都只是宇宙裡碎散的小石子、小垃圾,漂浮、遊走在時空裡,某一天,我們會恰好填補某些空缺,為誰鋪平一條路。
Thumbnail
2025/07/30
《星際效應》的世界彷彿一座靜靜流轉的沙漏,每顆落下的沙粒都承載著記憶,悄然編織成對宇宙與生命的思索。愛雖無法創造奇蹟,但它與記憶深處的幽靈,使我們敢於遠行。對家的思念與對未知的追尋是人類永恆的盼望,不曾終止,隨著沙漏中的沙不斷灑落,繼續它的步伐。
Thumbnail
2025/07/30
《星際效應》的世界彷彿一座靜靜流轉的沙漏,每顆落下的沙粒都承載著記憶,悄然編織成對宇宙與生命的思索。愛雖無法創造奇蹟,但它與記憶深處的幽靈,使我們敢於遠行。對家的思念與對未知的追尋是人類永恆的盼望,不曾終止,隨著沙漏中的沙不斷灑落,繼續它的步伐。
Thumbnail
2025/07/29
《年少時代》並不急於追求重大轉折與戲劇高潮,而是靜靜陪伴梅森度過日常生活的二三事。搬家、與朋友失去聯繫、去陌生的學校報到、隔週與生父見面、聽大人吵架、媽媽再婚、再搬家、戀愛、失戀、畢業、發牢騷、沈默,然後反覆思索,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2025/07/29
《年少時代》並不急於追求重大轉折與戲劇高潮,而是靜靜陪伴梅森度過日常生活的二三事。搬家、與朋友失去聯繫、去陌生的學校報到、隔週與生父見面、聽大人吵架、媽媽再婚、再搬家、戀愛、失戀、畢業、發牢騷、沈默,然後反覆思索,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以「請用藝術來說服我」之名對《破浪男女》撻伐一番的異議人士,就算被片裡的激情激怒了,也只能以「看不懂」暫作結。但幸福的人(註)也沒有什麼好吃虧的,就當交了個愛聊深夜話題的朋友。淺交深交都無所謂,但你這個台灣朋友很爭氣,任何人知道你認識他,你都不會丟臉。
Thumbnail
想以「請用藝術來說服我」之名對《破浪男女》撻伐一番的異議人士,就算被片裡的激情激怒了,也只能以「看不懂」暫作結。但幸福的人(註)也沒有什麼好吃虧的,就當交了個愛聊深夜話題的朋友。淺交深交都無所謂,但你這個台灣朋友很爭氣,任何人知道你認識他,你都不會丟臉。
Thumbnail
原以為是輕鬆小品,後來感覺有幾分像推理劇了,再後來又變成時代劇,最後還是落在秦昊的那句話:外皮裹著懸疑,內核是命運和人生。看完漫長的季節就跟劇裡的三個主人公一樣,度過了漫長而揪心,卻又處處有暖意和笑容的一季。
Thumbnail
原以為是輕鬆小品,後來感覺有幾分像推理劇了,再後來又變成時代劇,最後還是落在秦昊的那句話:外皮裹著懸疑,內核是命運和人生。看完漫長的季節就跟劇裡的三個主人公一樣,度過了漫長而揪心,卻又處處有暖意和笑容的一季。
Thumbnail
這篇文並不是《至愛之花》的影評,若有所期待,只能說聲抱歉。
Thumbnail
這篇文並不是《至愛之花》的影評,若有所期待,只能說聲抱歉。
Thumbnail
一部優秀的「聊癒」日劇,聊天內容透過極富深度的生活觀察,去引導出你曾經想過,但沒想到可以如此小題大作又發人深省的討論。
Thumbnail
一部優秀的「聊癒」日劇,聊天內容透過極富深度的生活觀察,去引導出你曾經想過,但沒想到可以如此小題大作又發人深省的討論。
Thumbnail
從開播就見到「無病呻吟」、「矯情」等想法,只是要說真正的問體出在哪裡⋯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至愛之花》總十一篇文章。
Thumbnail
從開播就見到「無病呻吟」、「矯情」等想法,只是要說真正的問體出在哪裡⋯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至愛之花》總十一篇文章。
Thumbnail
透過角色美鳥,呈現五人的改變和對人際關係以及「兩個人」的想法。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至愛之花》每週跟播文章。
Thumbnail
透過角色美鳥,呈現五人的改變和對人際關係以及「兩個人」的想法。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至愛之花》每週跟播文章。
Thumbnail
在台詞和情節上的比喻、映照和互文裡,拼起可思考,能啟發,甚至帶來新觀點的內容,這就是《至愛之花》的深沉之處。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至愛之花》每週跟播文章。
Thumbnail
在台詞和情節上的比喻、映照和互文裡,拼起可思考,能啟發,甚至帶來新觀點的內容,這就是《至愛之花》的深沉之處。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至愛之花》每週跟播文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