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肺癌很難早期診斷,不要說才49, 41歲,這就像出車禍一樣。有人骨頭轉移、頭腦轉移才痛;也有人咳血(不是肺癌related)而檢查發現。有人生活習慣很糟也頤養安年,有人跟風就中。
到底該如何選擇呢?我聽(想)過:
- 人生是用來實現自由意志
- 聽從生命安排,每件事都是你的功課(責任),也是為你開的門(走出舊的自己)
- 生命的安排,就是最好的,是真實的你最喜歡的(confounded by attachment...)
- (但有些"未來"安排我真的很強烈地(預設我會)很喜歡/很不喜歡阿)
- (有些事情我真的做不到,這就是我,這樣的我也是生命安排的一部份啊 嗎?)
- 不要改變外界,而是改變自己
- 不用改變自己。在保有緣分的距離的同時,在之間的cushion 上下表面工夫。
- 就甚麼都不要變。所以不念書、不寫論文、冒天下之不韙地參加會議拿便當
- on the basis of 完成外界要求(上天的功課),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喜歡的內容)。
- 有些事不得不接受,有些事要我們做選擇,但又好像有不得不接受的標準答案
- suspect不管我如何選擇,我的路就是那樣。那是不是選能對別人好的路?
- 選感覺起來能量高的...(不是頭腦預設的好不好、喜歡不喜歡)
聽說某些國家的公醫制度是讓末期病人回家待三天,可以回來治療再回來...可以想見相似概念的制度的未來發展,可以想見求診無門時的無奈(生氣)、可以感受環境中蔓延的無奈
(改變自己? 接受? 改變外界? 完成功課寫成喜歡的樣子? 還是這就是我會最喜歡的樣子? 還是煩惱都是預設 執著?) 再看看病人(家人),肺癌對他們也能套用這些問題吧。無奈 karma? 還是其實在我看不到的面向,這對他們是最好的安排?
無解 for the time being. but I have a strength that I usually know 甚麼事要先做 「分清楚輕重緩急」~學長也這麼說。雖然可能小時候被罵過因此little stressful to me, 但儘管my cook is bad, I always can find the most time-saving way. ....但生命的目的是time-savingㄇ? 就像my cooking,達成了time-saving,但真的不好吃呀...(為了機會稀缺性、時效性,而選那個不是平常都有的機會)(但我真的不喜歡突然改變 我就喜歡我固定的嘛~~~)。
無解sti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