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後七日》閱讀心得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作者說:「一天,寫一日就好了」,就像馬修˙史卡德說的,「一次,戒一天就好了」。劉梓潔說他每次開始打字的時候,就會哭得不行,所以他告訴自己一次寫一日,可恨的事實是,寫作在大多時刻無法療癒自己,像是自己執筆朝自身開膛剖腹,用骨血以織就文字。

「我知道好多事不是我能決定的了,就連哭與不哭。總有人在旁邊說,今嘛毋駛哭,或者,今嘛卡緊哭。」這些合理不合理、繁雜的針對於女兒的禮俗,讓作者像個跑龍套演員,但是每次他都能哭出來,是因為真正的悲傷。作者習慣用荒謬且幽默的字句,包裝著悲傷的核心,或許是為了讓故事不再沉重,或許是為了讓自己在回憶裡喘息。這樣的表現我也時常發生,但我從來不以為意,直到某次和一位老師的深層談話中,他告訴我當下的此刻,在這間安全的小房間裡面,可以不用繼續習慣用搞笑的口吻方式來闡述故事,就那一瞬間,總覺得自己脆弱的偽裝被戳破,眼淚無地自容的奔湧而出。但我走出小房間後,依舊用說話不著調的方式幽默著,幽默著他人和自己(雖然更多時候我直接負能量爆炸+破防,但相信那只是我在信任的人面前的玻璃),因為一直淚失禁也挺困擾的。

最後,在短短的那篇<父後七日>的最後。「是的。我經常忘記。於是它又經常不知不覺的變得很重。......下意識提醒自己,回到台灣入境前記得給你買一條黃長壽。這半秒鐘的念頭,讓我足足哭了一個半小時。」記憶中的人,總會在某些一念之間浮現、立體,但是當你驚醒後發現,此人不在後的空虛、落寞,這樣的悲傷,只會隨著時間變得很偶爾偶爾,佔據你的一個半小時,影響你的一天,蔓延你的一生。我覺得最可怕的不是接受人不在了、物是人非的事實,而是你發現這件事造成的傷害是永遠無法修復的,你只能淡忘埋藏,但無法完全抹滅,那樣有機率被引爆的深水炸彈,讓我很恐懼。像是走在平坦的路地上時,下一秒就被扯進海裡下沉一樣。

每個人面對悲傷的心不同,不知道劉梓潔內心的悲傷是什麼樣的,在打磨這篇散文時是什麼情況,能拿到首獎,又是什麼心情?在後來拍成電影,大火,又是怎麼面對的?我知道寫作很多時候不是一件抒發療癒的事。

這本書後面,就是好幾篇散文,紀載著父後的好幾個年月。我覺得這本書的基調,就像是《花甲男孩》和《俗女日常》的綜合體,因為作者是彰化人,在回鄉拍戲時的描述,有濃厚的鄉土情感,而更多時候,敘事的方式也算幽默輕鬆,十分日常,也有些瑣碎的。

「每一層關係都緊密連結,和氣穩固,而能夠如此,的確是仰賴一次又一次的家族婚喪喜慶,如無盡的盛宴,大家在日常悲歡中,把稱謂再複習一次。」這和《花甲男孩》裡很多篇提到的很像,龐大的家族體系,只有婚喪喜慶才能難得的匯聚眾親戚。但能夠有如此龐多繁雜的親戚其實挺幸福的,雖平日無走動,但一旦需要幫忙,感覺長輩的一通電話過去就有好多後盾,來自不同家庭、城鎮和職業領域。這樣的安心,是依靠血緣牽引著,雖然交集不深、沒有往來,但扯上一絲血親就夠了,至少會千里迢迢得趕回參加一場共同的婚喪喜慶。

在把<父後七日>改劇本,準備拍成電影的時候,作者彰化家鄉的親戚就很給力,而鄰里這種有時候甚至比親戚還親的角色,也是很好用的。我覺得那些年紀大些的長輩,都滿有意思的,雖然有時候我們會對這些沒有跟上時代浪潮、有代溝的人們心存懷疑,但有些時刻不得不說,那些被社會磨練、歲月洗禮過的長輩,確實能令人感到安心。「外公自己在農會便箋上寫好子丑寅卯,與飾演道士阿義的金鐘影帝吳朋奉對戲,毫不生疏。」感覺也就只有這種看淡生死、歷經風大浪的長輩,才能如此淡定了吧,還有其他參與演出的在地鄉親們。靠譜。不得不驕傲一下,鄉下的資源就是牛逼。

在看到這句「舉凡勞師動眾、荷包不保、影響我爺從容規律吐納作息之情事,皆烏路賽。」時,我深有感觸,是一股怨氣。大家的爺都是這款的吧,像《童話故事下集》裡面的樹一樣。作者說正是這樣的遺傳,也許寫作就是他尋找逃脫咒語的方式。但我最近暑假在家,時常有感而暴怒從「烏路賽」來,看不慣爺總像一棵樹,他只在乎飯點有沒有飯、洗澡時有沒有換洗衣物等等,他從不參與奶奶的碎碎念大賽,不在乎奶奶煩惱的那些瑣事,我覺得爺甚至不在乎那個似乎是為他而活著的奶奶,還有所有人的死活,真的氣死我了。我討厭這樣的不在乎,也討厭總是為別人而活的奶奶,為了一個總是什麼都烏路賽的爺操煩,看著這些我無法改變,他們根深柢固的習性,我也只想大喊烏路賽,然後衝出家門,六根清淨。

雖然,作者寫了許多拍攝電影時的互動和家人,但我還是有些想了解,卻看不見的東西。就像是看得出來作者很愛他父親,卻幾乎沒有篇幅細講他跟父親的實際互動,讓他產生這麼濃厚的情感,難以平復的原因等等。但由於我大一上了一學期劉梓潔老師的課,所以我聽過老師分享的某些小事。例如他大學是登山社、有瑜珈證照、養了兩隻貓還有一些工作轉折等等。所以在看到後面某些篇章的時候,可以很好的和老師本人做連結,看著文字彷彿有老師的聲音當旁白。

在<上班族日記選>裡面一句「對,沒有別的選擇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什麼叫習慣。」我想作者應該是喜歡新奇、有變動的生活吧,所以他覺得這樣上班養成的習慣對他來說偏負面。但對我來說,我認為習慣是一種很得來不易、珍貴的事情,能在生活中擁有令人安心的規律很好耶,那是一種穩定,可以免去突如其來的措手不及和計畫外的意外。這可能也是我一直說,我未來想要當個社畜的吸引力吧(我朋友說第一次聽到有人的夢想是當社畜)。

關於旅遊的那幾篇裡,身為鮮少旅遊沒什麼世面,而且是嚴重路癡的我來說,實在難以有共鳴,唯一最鼓舞我的是,我以後絕對也要像這樣踏遍國家,能夠對於旅行侃侃而談。

不過在<雲南書簡>中,提到和愛情有關的事,我就有共鳴了。親愛的你最害怕大年初六,而後要接受慶典結束的冷清,但作者會選擇在大年初六就直接上路去旅行,或許旅行就能跳過節慶後的落寞。就像是害怕分手後的戒斷期,所以乾脆直接去旅行,在旅行中盡可能的感受當地,因為麗江會記得我,得以藉此延緩怕你忘了我的恐懼。

就算看完散文,也無法認識作者的全貌。但我看著作者敘事的筆調,感覺作者是一個活潑輕快的人,但是和江鵝作家給我的感受不太一樣,但是他們的主軸不一樣所以我很難比較。只是他們都是貓奴,讓我覺得我是不是也該養隻貓?感覺養貓的人都很會寫作。

(我的心得依舊沒有全篇連貫的重點,就是想到什麼打什麼而已)/257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捲毛小泡麵的沙龍
2會員
12內容數
2025/07/26
真真假假真真? 當楚門發現世界的規律和bug而試圖找出問題,試著反抗時,好像自己才是瘋了錯了的那個人。最崩潰的莫過於,你一直懷疑一切的真實性,但身邊人各個都揣著明白裝糊塗、顧左右而言他,都是最信任最親近的人,還反過來讓你覺得是自己的錯。這個某方面像是,你想要打破世界不合理的桎梏、想反抗現實、想追尋
2025/07/26
真真假假真真? 當楚門發現世界的規律和bug而試圖找出問題,試著反抗時,好像自己才是瘋了錯了的那個人。最崩潰的莫過於,你一直懷疑一切的真實性,但身邊人各個都揣著明白裝糊塗、顧左右而言他,都是最信任最親近的人,還反過來讓你覺得是自己的錯。這個某方面像是,你想要打破世界不合理的桎梏、想反抗現實、想追尋
2025/07/24
我向來不太愛看短篇故事,不管是散文集或是小說都是,因為我不喜歡那種斷裂、被中斷的意猶未盡。但我很喜歡這本短篇散文集,裡面的每一篇文章的風格,都散著一股日常又幽默的江鵝味,很對我的味。每每心裡鬱結或煩悶焦躁的時候,這本書絕對是最佳良藥,我的鎮定劑,它平易近人到讓我感覺熟稔、安心。而從一篇篇小故事裡,亦
2025/07/24
我向來不太愛看短篇故事,不管是散文集或是小說都是,因為我不喜歡那種斷裂、被中斷的意猶未盡。但我很喜歡這本短篇散文集,裡面的每一篇文章的風格,都散著一股日常又幽默的江鵝味,很對我的味。每每心裡鬱結或煩悶焦躁的時候,這本書絕對是最佳良藥,我的鎮定劑,它平易近人到讓我感覺熟稔、安心。而從一篇篇小故事裡,亦
2025/07/07
在看這部劇的時候,我是抱著娛樂性質的心態在看的,所以以下的心得就是很不專業的隨興分享。 這部劇是偏向以女性視角去建構的,很多地方我都覺得十分有女性的智慧和啟發。我覺得整部劇裡面,最有智慧的人是盛家祖母,每次她出場的時候,我都覺得眼前的困境都要迎刃而解了,可靠沉穩的角色,也是她把明蘭教得這麼聰慧過人
2025/07/07
在看這部劇的時候,我是抱著娛樂性質的心態在看的,所以以下的心得就是很不專業的隨興分享。 這部劇是偏向以女性視角去建構的,很多地方我都覺得十分有女性的智慧和啟發。我覺得整部劇裡面,最有智慧的人是盛家祖母,每次她出場的時候,我都覺得眼前的困境都要迎刃而解了,可靠沉穩的角色,也是她把明蘭教得這麼聰慧過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其實寫一篇文章,突然變得很難... 寫給自己看其實是一種抒發,寫給別人看也許像流水帳.... 但如果這是紀錄自己人生成長的過程,也許也是值得.... 四月中旬,不知哪一天,突然尿尿有點看似血尿... 原本沒有疼痛的狀態,後來腹部疼痛..,先吃了止痛藥, 原本沒有很在意,但突然覺得不太對勁,先去
Thumbnail
其實寫一篇文章,突然變得很難... 寫給自己看其實是一種抒發,寫給別人看也許像流水帳.... 但如果這是紀錄自己人生成長的過程,也許也是值得.... 四月中旬,不知哪一天,突然尿尿有點看似血尿... 原本沒有疼痛的狀態,後來腹部疼痛..,先吃了止痛藥, 原本沒有很在意,但突然覺得不太對勁,先去
Thumbnail
早上在工作穿插間,發生了很多事情。 總歸一句,就是關係功課,不論是跟工作的、朋友、夥伴、金錢的。 感受下腹如被反覆切割的疼痛與冰冷,一邊掉淚,一邊感受著全身毛細孔向外擠出冷汗。 啊,老朋友了,老反應了。 每當我心裡升起對自己的批評,不論多麼隱微、不願覺察,身體總是立刻給出回饋。 常常想起祖
Thumbnail
早上在工作穿插間,發生了很多事情。 總歸一句,就是關係功課,不論是跟工作的、朋友、夥伴、金錢的。 感受下腹如被反覆切割的疼痛與冰冷,一邊掉淚,一邊感受著全身毛細孔向外擠出冷汗。 啊,老朋友了,老反應了。 每當我心裡升起對自己的批評,不論多麼隱微、不願覺察,身體總是立刻給出回饋。 常常想起祖
Thumbnail
本文記錄了我每日生活中的挑戰和改進,我也分享了一些問題和啟發。希望能藉此激勵自己和讀者,努力過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本文記錄了我每日生活中的挑戰和改進,我也分享了一些問題和啟發。希望能藉此激勵自己和讀者,努力過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還在想最近一直有太多事情在運作著,加上給出版社的書稿正在寫作中,於是這裡就停擺了好一下子,然而剛剛就那麼剛好給我一個靈感,可以讓我在情緒當中就能把這件事書寫出來與大家分享,真是感謝老天爺。 就是一個日常故事,關於心裡有點不舒服,但最終還是回到自己身上會傷害自己的故事。 前情提要:幾個月前
Thumbnail
還在想最近一直有太多事情在運作著,加上給出版社的書稿正在寫作中,於是這裡就停擺了好一下子,然而剛剛就那麼剛好給我一個靈感,可以讓我在情緒當中就能把這件事書寫出來與大家分享,真是感謝老天爺。 就是一個日常故事,關於心裡有點不舒服,但最終還是回到自己身上會傷害自己的故事。 前情提要:幾個月前
Thumbnail
我寫的是我的故事,是心裡所想的東西透過文字做分享。 寫的不好,謝謝您願意花時間與我共享我的故事。 只是~我有故事,您有酒嗎⋯⋯
Thumbnail
我寫的是我的故事,是心裡所想的東西透過文字做分享。 寫的不好,謝謝您願意花時間與我共享我的故事。 只是~我有故事,您有酒嗎⋯⋯
Thumbnail
「我從用盡力氣去生存到全然覺知去感受」今天在某本書中看到這段話好觸動我心。 終於是一條線了,我好想念擁抱小孩跟他緊密在一起的時光,沒想到整整過了一週,我都強迫自己與他隔絕。昨晚他告訴我今天他要上臺領獎,我卻不能靠近他。我都等夜深人靜後才看他的作業,在碰觸前噴酒精,因為害怕他也要經歷我受的這些苦。
Thumbnail
「我從用盡力氣去生存到全然覺知去感受」今天在某本書中看到這段話好觸動我心。 終於是一條線了,我好想念擁抱小孩跟他緊密在一起的時光,沒想到整整過了一週,我都強迫自己與他隔絕。昨晚他告訴我今天他要上臺領獎,我卻不能靠近他。我都等夜深人靜後才看他的作業,在碰觸前噴酒精,因為害怕他也要經歷我受的這些苦。
Thumbnail
我看了信後,眉頭皺了一下,又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風格。
Thumbnail
我看了信後,眉頭皺了一下,又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風格。
Thumbnail
父親回來了,住院又歷經了一個多月,今天下班時在家看到父親,我大笑了三聲,還對他說了可喜可賀,歡迎回家! 這些日子,其實都曾想上來方格子發文。但內心有意識的不願意,感覺寫不出一篇文。 寫不出文或許是藉口,可能又是拿人生的身不由己來替自己的開脫。 十二月,除了家裡醫院奔波 也陪母親到醫院照了大腸鏡
Thumbnail
父親回來了,住院又歷經了一個多月,今天下班時在家看到父親,我大笑了三聲,還對他說了可喜可賀,歡迎回家! 這些日子,其實都曾想上來方格子發文。但內心有意識的不願意,感覺寫不出一篇文。 寫不出文或許是藉口,可能又是拿人生的身不由己來替自己的開脫。 十二月,除了家裡醫院奔波 也陪母親到醫院照了大腸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