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來到馬祖最最喜歡的行程就是大坵島餵鹿,這篇就順便介紹一下馬祖的自然生態。
馬祖大坵島餵鹿-桑葉富翁就是你
大坵島是馬祖列島中的一個小島,以其獨特的自然生態和野生梅花鹿群而聞名。餵鹿是大坵島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讓遊客能近距離接觸這些溫順可愛的動物,體驗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樂趣。大坵島的鹿怎麼來的?
1980年代,台北圓山動物園將梅花鹿贈送給馬祖的畜牧場,開啟了當地的養鹿事業。這些梅花鹿主要用於研究其生態、習性以及採集鹿茸。隨著馬祖開始從台灣進口冷凍食品,本地畜牧業逐漸失去競爭力。三民牧場飼養的13頭梅花鹿因成本過高,原本面臨被撲殺的命運。幸運的是,北竿軍方得知消息後介入,於1997年將這13頭梅花鹿轉移至大坵島。1998年,隨著軍方撤離大坵島,梅花鹿成為島上的主要居民,從此繁衍並成為當地生態與觀光的特色。
大坵島地處馬祖列島,是一個相對偏遠且人為干擾較少的小島,擁有豐富的草地和低矮灌木,提供了梅花鹿充足的食物來源,如嫩草和灌木葉。島上沒有大型掠食者,梅花鹿得以在無天敵的環境下繁衍,數量逐漸增加,形成穩定的野生鹿群。大坵島過去因軍事管制,限制了外來人員的進出,這讓梅花鹿得以在相對不受干擾的環境中生存和繁殖。島嶼的隔離性也防止了鹿群遷移到其他地區,進一步促進了牠們在大坵島的族群穩定。
隨著馬祖旅遊業興起,當地政府和居民意識到梅花鹿的生態與觀光價值,開始保護鹿群並推廣餵鹿體驗,使大坵島的鹿成為特色景點。當冬天沒有遊客時,官方單位就會負責上去餵鹿,維持鹿的生態平衡。
大坵島交通方式

- 交通方式:從馬祖南竿或北竿搭乘交通船前往大坵島,航程約20-30分鐘。建議提前查詢船班時間,旺季時需預約,每天大約1-3班船,所以時間要算好(航班表),像我們從北竿出發,船班跟船班中間大約只隔1.5-2小時,也是能在島上停留的短短時間。
- 交通船票價:南竿約400元、北竿約300元。


交通船船長給我們摸鹿的角

大坵島餵鹿心得
- 島上跟北竿橋仔頭碼頭都有地方可以購買桑葉給鹿,大約50元就可以拿到一大把(但島上的有限量,建議在橋仔頭碼頭先買好。
- 一下碼頭就可以看到鹿,但通常都吃最飽,越往後面走就越多。
- 要小心長角的鹿,有時候吃不到會頂你一下。

大坵島碼頭
可以在橋仔頭買桑葉~


50元的桑葉
一到碼頭就可以看到一堆鹿了!通常都吃飽飽的,然後侵略性有點強。





要記得在碼頭省一點,可以把桑葉舉高不讓鹿吃到,不然後面的鹿都沒得吃啦!

慢慢往森林前進還可以看到更多鹿。





因為天氣太熱,鹿都懶洋洋的躺著。


大概是整趟馬祖最療癒的旅程,不過大坵島真的很熱,也只有一個販賣部,所以一定要帶夠水跟注意防曬。

販賣部

躲在瓦斯桶後面的鹿
如果等船時太熱,也可以先來販賣部等,避一下暑。


有點好笑的喬巴帽系列

販賣部風光
馬祖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

黑嘴端鳳頭燕鷗(Thalasseus bernsteini)是一種小型海鳥,夏季頂著一頭黑色「鳳冠」,黑色的喙尖與白羽相得益彰,飛翔時優雅如舞。牠們每年5月來到馬祖,在岩礁上築巢繁殖,目前全球應該僅剩不到100隻。2000年,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正式成立,涵蓋北竿三連嶼、東引雙子礁等地,面積約71.6公頃,專為保護黑嘴端鳳頭燕鷗及其他燕鷗物種而設。
縣花紅花石蒜:孤獨而絢爛的海上之花

2006年,紅花石蒜經民眾票選成為馬祖縣花,取代過去的九重葛,以其獨特的生態與文化意涵,成為馬祖的象徵。這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擁有橢圓形的地下鱗莖,秋季(7-9月)開花時,鮮紅的花瓣捲曲如火焰,從岩隙與路旁綻放,卻不見葉片,葉子則在花謝後才長出,因此有「花葉不相見」的孤獨傳說。在日本,紅花石蒜被稱為「彼岸花」,帶有死亡與分離的意象;但在馬祖,牠以鮮豔的色彩,象徵島民熱情而堅韌的精神。
紅花石蒜在馬祖的分布廣泛,尤其在東引島與西引島數量最多,南竿的勝天公園、經國紀念館與津沙村等地也能見到其芳蹤。連江縣政府積極復育這一珍稀植物,從東引移植到南竿,沿公路與景點種植,形成一片片紅色花海,吸引無數遊客駐足。值得注意的是,紅花石蒜的根莖有毒,不可食用,但其艷麗的外觀與獨特的生態特性,使其成為馬祖生態旅遊的亮點。
另外也順便展示這條超大的黃魚,民國77年捕到的。

結語
來到馬祖除了藍眼淚之外,還有很多有趣的生態活動可以參加~尤其餵鹿真的很可愛很可愛,幫這座軍民之島增加了許多療癒,雖然可能會佔掉半天的行程,還是非常推薦特別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