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 我是 CCChen
分享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08/30 第一次考試整理與分析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首場集中測驗將在8月30日於全國14個考區同步舉行,預計有1,400名已接受48小時培育課程的學員參加測驗,測驗合格者可獲得環境部核發的合格證明。為協助學員備考,主辦單位的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下稱國環院)已將測驗示範題公布於「綠領人才資訊平臺」(https://ulvis.net/iTs8)。
一、官方平台: 綠領人才資訊平台
https://greencollar.moenv.gov.tw/Home/
二、培訓資源: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
1. 國家環境研究院攜手全國32所大專院校,組成「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推出「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114年4月1日起開放報名,課程內容涵蓋氣候變遷、溫室氣體管理與及產品碳足跡等48小時精選課程,考試通過後取得「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合格證明」。
2. 報名前,請詳閱簡章及 教材課程內容; 收退費事宜悉依各開班學校規定辦理。
3. 測驗前,可參考測驗示範題;114年8月30日試場公告。
北區: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
中區: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 南區: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
東區: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


三、測驗基本資訊與背景
- 首場集中測驗於 2025 年 8 月 30 日舉行,共有約 1,400 名學員完成 48 小時專業課程後參加測驗,各地同步舉行 。
- 到考率表現極佳:多數報導指出到考率「逾 90%」或「超過 9 成」,但《NOWnews》報導指出更高的「超過 96%」。
- 題型與發布:測驗採筆試形式、四選一選擇題,限時 100 分鐘。國家環境研究院已在「綠領人才資訊平台」公布 15 題示範題供參考 。
- 測驗時間與場次規劃:今年共安排兩場全國統一測驗,首場在 8 月 30 日,下一場預訂於 11 月 22 日舉行 。
四、 第一場08/30正式考試~相關題目關鍵字
碳盤查、碳足跡、碳捕捉、碳抵換、自主減量管理、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乙炔排放量計算、關鍵戰略行動、一級數據、特定場域、查驗機構相關管理、縣市主管機關的權責、自願性碳交易市場、溫室氣體(GHG)類別(C₄F₄ 屬於 全氟化碳 (PFCs),即溫室氣體中的「含氟氣體」類)、CCUS 的主管機關(環境部)、COP27(氣候正義、損失與損害基金)、減量專案的申請階段、查證人員員的身分與角色原則、專案型減量高風險原則、低風險的抽樣原則、專案型查驗人員、自願減量的申請程序、四大轉型目標、到使用者階段的生命週期、10萬噸的高碳排+利用產業標竿方案, 應付多少碳費、
(資料來源:考生自己記憶的題目關鍵字)
五、考試題目關鍵字整理與分析
08/30 第一次的正式考試收集相關的題目關鍵字,對照教材與示範題做整理。
以下分為 題目關鍵字 → 出處 & 內容重點,方便快速掌握考試方向:
📌 1. 直接對應到示範題的關鍵字
· 碳足跡 → 生命週期流程、ISO 14067、申請產品碳足跡標籤文件
· 自主減量管理 → 屬於碳費制度三子法之一(常考題型是問哪些屬於/不屬於子法)
· 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 → 示範題有水泥業熟料公式題(1,440,378.47 公噸 × 0.52 = 748,996.8044 CO₂e)
· 查驗機構相關管理 → 碳足跡標籤申請須檢附「經主管機關許可之查驗機構聲明書」
· 自願性碳交易市場 / 自願減量申請程序 → 題目出現「自願減量專案對象」「計畫書與公眾參與」「減量信用額度 (Credit)」
📌 2. 教材課程內容對應關鍵字
· 碳捕抓 (CCUS) → 涵蓋於「溫室氣體自願減量與抵換」與國際趨勢單元,主管機關為環境部
· 碳抵換 → 屬於「自願減量專案與減量額度」章節
· 一級數據 / 特定場域 → 出現在盤查與查驗作業程序(企業盤查登錄、查驗重點)
· 縣市主管機關的權責 → 屬於「我國溫室氣體管理制度」章節,涉及地方政府查核與執行
· 查驗人員身分與角色原則 → 教材在「查驗作業程序」中說明查驗獨立性與角色區隔
· 專案型減量高風險 / 低風險抽樣原則 → 在「自願減量專案確證與查驗」課程中出現
📌 3. 國際政策與COP相關
· 溫室氣體種類 C4F4 → 屬於《京都議定書》所列管的溫室氣體之一,考題可能以「哪一種屬於/不屬於溫室氣體」方式出題。
· COP27 氣候正義 → 教材國際趨勢部分涵蓋「氣候正義」概念,與資金、脆弱國家適應議題有關
📌 4. 考試規則與程序
· 減量專案的申請階段 → 示範題涉及「計畫書中的公眾意見」與監測方法
· 專案型查驗人員 → 教材強調查驗人員需經認證機構,並符合獨立性
✅ 總結:
這些關鍵字確實與 示範題、教材內容 都有明顯連結。考題會落在三大類:
1. 基礎法規與政策(氣候變遷因應法、碳費、COP 等)
2. 實務計算與流程(排放量計算、碳足跡 LCA、查驗流程)
3. 自願減量與專案管理(信用額度、申請程序、風險原則)
10萬噸的高碳排+利用產業標竿方案, 應付多少碳費?
1️⃣ 基本公式
碳費金額(新台幣)= 排放量 (噸 CO₂e) × 碳費費率 (NT$/噸 CO₂e)
2️⃣ 台灣碳費制度背景
- 徵收對象:年排放 ≥ 25,000 公噸 CO₂e 的列管事業
- 收費起算年:以 2024 年排放量 為基準,2025 年開始徵收
- 碳費費率:
- 環境部公告的起始標準為 NT$300/噸 CO₂e(約合 USD 9.5/噸)
- 高碳排產業若能提出「產業標竿方案」並通過核定,可享有費率優惠(目前研議範圍約 200–250 元/噸 CO₂e)。
3️⃣ 帶入您的情境
假設一企業 年排放量 = 100,000 噸 CO₂e
- 若沒有參與標竿方案:
碳費 = 100,000 × 300 = 3 億元新台幣 - 若通過產業標竿方案(假設費率降至 200 元/噸):
碳費 = 100,000 × 200 = 2 億元新台幣 - 若標竿優惠費率為 250 元/噸:
碳費 = 100,000 × 250 = 2.5 億元新台幣
👉 也就是說,參與並通過標竿方案,可為企業 省下 0.5–1 億元/年 的碳費支出。
4️⃣ 延伸意義
- 財務觀點:對鋼鐵、水泥、石化等年排放數百萬噸的企業來說,碳費節省效果可達數十億元。
- 策略觀點:標竿方案除了減輕費率,還能協助企業建立 碳管理能力 + 技術投資回饋,對 CBAM 與供應鏈壓力更有利。
✅ 結論一句話:
一間年排放 10 萬噸 CO₂e 的高碳排事業,若不做任何努力,要繳 3 億元碳費;若能通過產業標竿方案,則可能只需繳 2–2.5 億元,等於一年省下 5 千萬至 1 億元。
針對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於 2025 年 8 月 30 日的正式測驗與 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能力鑑定」 的最新考試題目與難度比較分析整理:
1. 試題來源與性質對比
綠領考試(8/30)
- 已於 環境部綠領人才資訊平台 公布 15 題示範題,全部出自課程教材,題型包括選擇題及基本計算題(如排放量計算)。
- 示範題範圍包括:法規(如氣候變遷因應法、碳費子法等)、碳排放計算、碳足跡、減量專案流程、產品碳標籤申請等。
iPAS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
- 官方提供 參考樣題(113 年和 114 年版)及相關考古題,內容多以選擇題為主,可在公開資源如 HackMD、gist 等平台取得題庫整理。
- 題型涵蓋再生能源定義、碳中和、排放邊界、ISO 標準、GHG 計算、組織報告邊界與產品生命周期分析等專業議題。
2. 難度與通過率比較
綠領考試
- 考題直接來自教材,難度偏向中等,重視教材重點記憶與基本理解。有部分計算題,但僅涉及基本四則運算,不需計算機。
- 考題難度相對較低,透過專心上課與教材研讀即可應付。
iPAS 考試
- 難度較高,通過率顯著低。例如依據 CCChen 統計,報考人數最多場次(約 8500 人),通過率僅約 35.8%。
- 題型內容更廣且更專業,不僅包含法規、標準、概念,還有計算、邊界界定、國際議題(如 SASB、TCFD、ISO 14068-1)等。
- 考試內容包括計算題,但比重小 (科目二約佔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