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鳴·裂痕》(上集)

更新 發佈閱讀 14 分鐘
raw-image

序幕:深海的低吼

深夜,台大地質研究所的燈光在寂靜的校園裡顯得格外孤獨。空氣中瀰漫著儀器運轉的低鳴和紙張的氣味。陳品宜,二十八歲的年輕助教,專注地盯著電腦螢幕上不斷滾動的數據流。她的眼鏡反射著螢幕冷光,眉頭微蹙。

螢幕上,一條代表著台灣東部海域,靠近琉球海溝與馬尼拉海溝交界處的應力累積曲線,正以一種令人不安的斜率向上攀升。數值遠超過歷史同期的平均水準,甚至逼近了某些曾引發強震的臨界點。

「不對勁…」陳品宜低語,手指快速敲擊鍵盤,調出鄰近海底地震儀(OBS)的即時波形和陸上GPS連續站的資料。花蓮、台東沿岸的幾個站點,地殼形變的數據顯示出微妙的、持續性的異常抬升或沉降,幅度雖小,卻堅定不移。

她的心跳加速,手心微微出汗。這不是單一儀器的誤差。作為專研地震地質與板塊構造的學者,她腦中立刻浮現出清晰的圖像:在台灣島的東緣,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這兩個巨大的岩石圈板塊,正以每年數公分的速度劇烈碰撞、擠壓。能量在深邃的海溝俯衝帶不斷累積、鎖定,直到某個臨界點,斷層突然錯動,釋放出毀滅性的力量——地震。

她抓起電話,撥給了她的導師,地質研究所所長林教授。電話只響了一聲就被接起,顯然對方也尚未休息。

「教授,是我,品宜。東部海域的應力數據…異常陡增。陸上的GPS形變也有持續性異常。我反覆核對了,儀器狀態正常,排除已知干擾源。」她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傳來林教授沉穩但凝重的聲音:「把數據打包發給我,我現在看。還有,調出車籠埔斷層、潮州斷層的歷史活動資料,特別是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和1951年花蓮地震的相關記錄。我們需要對比。」

第一章:記者的直覺

raw-image

同一時間,城市另一端的報社大樓,燈火通明。社會線記者張介安,剛過而立之年,正埋首於一堆關於建築品質投訴的資料中。他調查的對象是某縣市一棟才啟用不到三年的新建集合住宅「幸福家園」,住戶抱怨牆壁滲水、天花板剝落,甚至出現不明裂縫。

「又是偷工減料?還是設計有問題?」張介安揉著發酸的太陽穴,習慣性地點燃一根菸。這時,他桌上的手機震動起來,是一個沒有顯示號碼的來電。

他接起,一個刻意壓低、帶著濃重鄉音的男聲傳來:「張記者?我姓吳…跟你講的那個『幸福家園』有關。那只是冰山一角啦!你知道嗎?市區那幾棟公家蓋的活動中心、圖書館,還有…」對方頓了一下,聲音更低,「…可能用了不該用的砂。」

「不該用的砂?」張介安的神經立刻繃緊,「海砂?」

「…我不敢講死,但味道很重,氯離子…你懂的。鋼筋鏽得一塌糊塗,外面包得漂亮而已。」對方語速加快,「證據?我手上有一點…但不夠。你自己想辦法查,小心點,水很深。」電話喀嚓一聲掛斷。

海砂屋!張介安腦中警鈴大作。用含鹽量高的海砂攪拌混凝土,會嚴重腐蝕鋼筋,大幅降低建築物的結構強度與耐久性,在地震中不堪一擊。如果屬實,這不僅是黑心,更是潛在的殺人兇器。

他需要更深入的背景知識,特別是關於台灣的地震風險。他想起了朋友提過台大地質系有位年輕的陳助教,對板塊活動很有研究。或許能從她那裡得到一些權威的科普資訊,為後續的調查報導鋪墊基礎。他立刻翻找通訊錄,撥出了電話。

第二章:咖啡館的距離

幾天後,台大校園旁的咖啡館,午後的陽光帶著慵懶。張介安先到,點了杯黑咖啡,打量著四周充滿活力的學生。陳品宜準時出現,簡單的襯衫牛仔褲,背著略顯沉重的筆電包,氣質沉靜,與周遭的喧鬧有些格格不入。

「陳助教?我是張介安,謝謝妳抽空。」張介安起身,展現出記者的熱絡。

「張記者,你好。」陳品宜點頭坐下,點了杯熱茶,態度禮貌而疏離。

寒暄幾句後,張介安切入主題:「是這樣的,我在做一個關於台灣建築安全與地震風險的專題報導。想請教您,以台灣所處的板塊位置,發生強震的風險究竟有多高?哪些區域需要特別警惕?」

陳品宜推了推眼鏡,眼神專注起來:「台灣位於非常活躍的板塊邊界。東邊,菲律賓海板塊向西北隱沒到歐亞板塊下方,形成了琉球海溝和馬尼拉海溝。西邊,則是歐亞板塊的前緣。這種劇烈的碰撞擠壓,讓台灣島本身就像個巨大的『應力累積器』。」她拿起桌上的糖包和奶精罐,簡易地演示板塊碰撞的模型。「縱貫台灣西部的車籠埔斷層、東部的縱谷斷層、南部的潮州斷層等,都是能量釋放的主要通道。歷史上,1935年規模7.1的新竹-台中地震,1951年花蓮的強震群,都造成了嚴重災害。可以說,整個台灣島,沒有絕對安全的地方,差別只在風險高低和發生的時間。」

她的解釋清晰、專業,引用了公開的地震潛勢圖資料。但張介安敏銳地捕捉到,當她談及「風險高低」和「發生時間」時,眼神有一瞬間的閃爍,語速也微不可察地放慢了些。她似乎在刻意迴避某些更即時、更具體的資訊。

「所以,」張介安身體微微前傾,目光銳利,「以目前的觀測技術,難道沒辦法提前發現一些徵兆嗎?比如說…異常的數據波動?」他試探性地問。

陳品宜端起茶杯的手頓了一下,隨即恢復自然:「地震預測仍是全球性的科學難題。我們能監測到斷層活動的長期趨勢,評估潛勢,但對於確切的時間、地點和規模,現有科技還無法做到精準預報。發布不確定的預警,可能引發不必要的恐慌,反而造成更大的混亂和損失。」她重複了林教授告誡的核心思想,語氣平靜,但放在膝上的左手卻微微握緊。

張介安瞭然地點點頭,沒有追問。他留下名片:「非常感謝陳助教的解說,讓我獲益良多。這是我的聯繫方式,後續若有專業上的疑問,可能還要再麻煩您。」他看出她的保留,但直覺告訴他,這位冷靜的女科學家知道些什麼。

陳品宜看著張介安離開的背影,那充滿探究慾和行動力的身影,讓她心中那份關於異常數據的沉重感更加清晰。她拿起手機,猶豫再三,最終還是沒有撥出那個想提醒他注意建築安全的電話。

第三章:陰影下的警告

raw-image

地質研究所的小會議室,氣氛凝重得幾乎能擰出水來。林教授、陳品宜和另外三位核心研究員圍坐。投影幕上,正是陳品宜發現的異常應力曲線和地殼形變數據。

「數據的異常是明確的,」陳品宜指著螢幕,「綜合多種觀測手段,指向東部隱沒帶深部可能正在進行一次規模不小的能量累積。雖然無法精確預測,但發生強震的可能性…顯著高於背景值。」她用了最保守的措辭。

一位資深研究員率先發言:「品宜的發現很重要。但我們必須謹慎。單憑這幾週的數據異常,就向上預警?萬一只是短暫波動,沒有發生地震,我們如何面對公眾和學術界的質疑?『狼來了』的後果,我們承擔不起。」

另一位較年輕的研究員反駁:「但萬一真的發生了,而我們沒有發出任何警示呢?即使只是提高風險等級的內部提示,也能讓防災單位和關鍵設施(如醫院、電廠、水庫)加強檢修和準備!科學家的責任不僅是追求真理,也應包含對社會的預警!」

林教授雙手交叉抵著下巴,眉頭緊鎖。作為所長,他深知其中的兩難。科學的不確定性、公眾恐慌的風險、政府部門可能的消極反應,以及學術機構的聲譽壓力,像一張無形的網籠罩著他。他想起了921之前,其實也有零星的研究指出車籠埔斷層的潛在危險,但並未引起足夠重視。歷史的教訓沉甸甸地壓在心上。

激烈的爭論持續了近兩小時。

最終,林教授深吸一口氣,做出了決定:「加強監測頻率,所有相關儀器數據優先處理。成立臨時小組,品宜負責,每日匯整分析最新情況。同時,整理一份『高度機密』的風險評估摘要,列舉觀察到的異常現象及其『可能』代表的潛在風險等級提升,強調科學不確定性,但建議相關防災單位(如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消防署、重要公共工程主管機關)『加強現有防災措施的檢視與準備』。報告由我簽署,以研究所正式公文形式,明天一早專人送達。」他強調了「高度機密」和「可能」兩個詞。「記住,這份報告僅限於內部風險提示,絕非預測,也絕對不能對外洩露半個字,以免引發社會不安。」

陳品宜心中五味雜陳。這算是前進了一小步,但面對可能來臨的災難,這一步顯得如此無力。她看著林教授疲憊而憂慮的臉,明白這已是他在現有框架下能做的最大努力。會議結束後,她沒有回家,而是回到實驗室,利用個人時間,開始默默整理一份更詳細的「潛在高風險區域清單」,標註了地質構造較脆弱、人口密集、或是有重要設施的地區。她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但至少…要準備好。

第四章:風暴前夕

raw-image

張介安驅車深入台中縣山區。根據老吳提供的模糊線索和「幸福家園」承包商的一些蛛絲馬跡,他懷疑某家砂石供應商可能涉及違規供應海砂給多個公共工程。山路崎嶇,手機訊號時斷時續。

在一處偏僻的砂石場外,他偽裝成建材中盤商,試圖套話。場內堆積如山的砂石在烈日下泛著異樣的灰白色。他趁人不備,迅速用小型密封袋裝了幾份不同位置的砂樣。汗水浸濕了他的襯衫。老吳傳來的幾份匿名檢舉信影本,內容直指縣府某位承辦人員疑似放水驗收。

而在台北,陳品宜日夜守在研究所。儀器上的異常訊號非但沒有減弱,反而像不斷繃緊的弓弦,發出無聲的尖嘯。螢幕上代表應力累積的曲線,如同心電圖上瀕危病人的最後掙扎,每一次微小的波動都牽動著她的神經。那種山雨欲來的窒息感越來越重。

她腦海中不斷閃現張介安那雙銳利的眼睛。建築安全…海砂…如果那些房子真的存在問題,在劇烈搖晃下…她不敢深想。她拿起手機,找到張介安的號碼,拇指懸在撥出鍵上。她該以什麼立場提醒?科學家的專業判斷?還是…僅僅作為一個知情者的良知?猶豫良久,她終於按下撥號鍵。

「您撥打的電話暫時無法接通,請稍後再撥…」冰冷的機械女聲從聽筒傳來。張介安在山區,訊號微弱。

陳品宜放下手機,走到窗邊。夜幕下的台北,萬家燈火,車流如織,繁華而脆弱。她想起白天搭捷運時,看到窗外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在夕陽下閃著光,那一刻,她突然覺得這座城市像一座巨大的、精緻的紙牌屋。而地底深處,那來自板塊擠壓的沉悶低吼,似乎只有她能聽見。

第五章:午夜驚變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

台大地質研究所。陳品宜趴在電腦前小憩,螢幕保護程式是深邃的星雲圖。突然——

raw-image

「嗶!嗶!嗶——!!!」

尖銳、刺耳、幾乎要撕裂耳膜的警報聲毫無預兆地瘋狂炸響!所有監測螢幕瞬間被劇烈跳動、振幅爆表的波形圖淹沒!數值如失控的火箭般直衝儀器量程的頂端!

陳品宜被驚醒,心臟彷彿被一隻冰冷的手狠狠攥住!她撲到主螢幕前,只看了一眼那毀滅性的波形和瞬間跳出的初步定位(南投集集)與規模估算(螢幕上閃爍著觸目驚心的數字:7.3,後續修正為7.6),全身的血液似乎都凝固了。

「來了!真的來了!」巨大的恐懼和未能及時預警的強烈自責瞬間淹沒了她。但下一秒,多年訓練的專業本能接管了身體。她抓起內部電話,嘶啞著嗓子對值班員吼:「紅色警報!世紀強震!規模7以上!震央集集!快!啟動緊急應變程序!通知林教授!通知所有相關單位!」她的手在劇烈顫抖,卻以驚人的速度開始操作電腦,調取更詳細的數據,分析斷層破裂方向、可能的災害範圍。

幾乎在同一時刻,台中縣山區。

張介安在一間簡陋的旅社二樓房間內剛整理完白天的資料。突如其來的天搖地動讓他從椅子上摔了下來!

不是搖晃!是整個世界在瘋狂地跳動、翻滾、撕裂

「轟隆隆隆——!!!」一種來自地心深處、沉悶到令人靈魂戰慄的巨大轟鳴聲(地鳴) 瞬間吞噬了一切!彷彿一頭被囚禁萬年的洪荒巨獸在腳下發出毀滅的咆哮!

牆壁發出可怕的呻吟,磚塊和灰泥像雨點般落下。燈泡瞬間炸裂,陷入絕對的黑暗。張介安被劇烈的地板拋起又摔落,只能本能地蜷縮在相對堅固的書桌下,死死抓住桌腳。他聽到外面傳來山崩地裂般的巨響、建築物轟然倒塌的悶響、還有…遠處傳來淒厲的、非人的慘叫!死亡的氣息濃郁得令人窒息。

台北。

101大樓的鋼骨結構發出令人牙酸的嘎吱聲,劇烈地扭擺著(當時尚未完工高層)。信義區豪宅的玻璃幕牆大面積爆裂,碎片如瀑布般傾瀉而下。老舊公寓像積木般一棟接一棟地傾斜、垮塌,揚起遮天蔽日的塵埃。道路像被巨人的手揉捏過,扭曲、斷裂、拱起。捷運軌道在黑夜中變形、脫軌。停電!大範圍的停電讓整座城市瞬間陷入黑暗深淵,只有零星的火光和不絕於耳的尖叫、哭喊、求救聲劃破夜空,譜成一曲末日的交響樂。

南投,集集小鎮。

這裡是震央所在,承受了最直接、最殘暴的毀滅力量。阿嬤和小志祖孫倆在睡夢中被劇烈的搖晃驚醒,還沒來得及反應,他們那棟老舊的磚造平房就在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像被揉碎的餅乾般,瞬間向內崩塌!沉重的屋樑和磚牆無情地壓下!阿嬤只來得及用盡全身力氣將身邊的孫子小志死死護在身下!

「阿嬤——!」小志撕心裂肺的哭喊被淹沒在無盡的塵土和黑暗裡。冰冷的瓦礫擠壓著他們,空氣中瀰漫著灰塵和…血腥味。

全台灣島,從北到南,都在這超過一分鐘(實際約102秒)的瘋狂搖撼中痛苦呻吟。劇烈的上下跳動伴隨著強烈的水平搖晃,將無數安睡的人們直接拋入地獄。無數的家園在瞬間化為廢墟,無數的生命在黑暗中戛然而止。餘震,如同惡魔的獰笑,一波又一波地襲來,不斷摧殘著倖存者緊繃的神經和搖搖欲墜的殘垣斷壁。

繼續閱讀 《地鳴·裂痕》(中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罪案暗房 Crime Darkroom
5會員
182內容數
《Crime Darkroom》是張介安的小說解剖室 在這裡,台灣歷史不是教科書,而是層層剝離的傷口與未解的案發現場。 每一則改編小說都是從報導縫隙中滲出的暗影,在解剖台與放大鏡下逐步顯影。 你可能會懷疑這些故事是真的——那正是恐怖的開始。 如果你喜歡帶著歷史餘溫的懸疑感、帶著冷光的小說筆觸, 歡迎進入暗房,打開檔案。
2025/09/11
1977年高雄加工區,十七歲女工林秀月雨夜慘死。 目擊者稱看見一道詭異白影徘徊屍身旁。 三個月後新女工陳玉娟搬進鬧鬼宿舍,收音機深夜自動播放秀月最愛的《雨夜花》。 中元夜,宿舍水龍頭湧出腥紅鐵銹水,牆壁浮現血掌印。 玉娟在夢中看見秀月站在月琴旁,胸口插著琴柄,喉嚨被割開,血染紅了整件制服...
Thumbnail
2025/09/11
1977年高雄加工區,十七歲女工林秀月雨夜慘死。 目擊者稱看見一道詭異白影徘徊屍身旁。 三個月後新女工陳玉娟搬進鬧鬼宿舍,收音機深夜自動播放秀月最愛的《雨夜花》。 中元夜,宿舍水龍頭湧出腥紅鐵銹水,牆壁浮現血掌印。 玉娟在夢中看見秀月站在月琴旁,胸口插著琴柄,喉嚨被割開,血染紅了整件制服...
Thumbnail
2025/09/10
鑑識人員在發現學生證的水泥塊周圍架起了防雨棚,強力照明燈將區域打得一片慘白。電鑽和破碎工具小心翼翼地作業,發出令人牙酸的噪音。李志勳站在外圍,雨水打濕了他的肩頭,他臉色鐵青地看著那塊巨大的水泥被一點點鑿開。 濃烈的水泥粉塵味、濕土味,以及一種無法掩蓋的、獨屬於死亡的特殊甜膩腐臭,混合在一起...
Thumbnail
2025/09/10
鑑識人員在發現學生證的水泥塊周圍架起了防雨棚,強力照明燈將區域打得一片慘白。電鑽和破碎工具小心翼翼地作業,發出令人牙酸的噪音。李志勳站在外圍,雨水打濕了他的肩頭,他臉色鐵青地看著那塊巨大的水泥被一點點鑿開。 濃烈的水泥粉塵味、濕土味,以及一種無法掩蓋的、獨屬於死亡的特殊甜膩腐臭,混合在一起...
Thumbnail
2025/09/09
1975年,淡水渡船頭發現一具女屍,喉部割裂,雙手緊攥一張白光《等著你回來》的殘破唱片。 警方調查陷入僵局,但詭異事件接踵而至: 每當夜深人靜,兇案現場附近便會幽幽響起這首歌的旋律, 聽到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哼唱,隨後死於非命。 唯一線索指向兇手是女子生前的情夫,但他早已人間蒸發...
Thumbnail
2025/09/09
1975年,淡水渡船頭發現一具女屍,喉部割裂,雙手緊攥一張白光《等著你回來》的殘破唱片。 警方調查陷入僵局,但詭異事件接踵而至: 每當夜深人靜,兇案現場附近便會幽幽響起這首歌的旋律, 聽到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哼唱,隨後死於非命。 唯一線索指向兇手是女子生前的情夫,但他早已人間蒸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他們走上工廈天台,夕陽已然褪去,餘下漫天的紫紅色晚霞,眺望遠景,該區繁密且破舊的工商樓宇如同籠牢,四面圍困。環境昏暗使女生看不清前路,險些被地上綜橫交錯的渠管絆倒,男生見狀上前攙扶。   陳素拘謹頷首,抬手示意不必。受拒的天賜如是悠哉地走在前頭,哼起了歌,每當遇到絆腳的渠管或台階,便跺兩下腳以
Thumbnail
  他們走上工廈天台,夕陽已然褪去,餘下漫天的紫紅色晚霞,眺望遠景,該區繁密且破舊的工商樓宇如同籠牢,四面圍困。環境昏暗使女生看不清前路,險些被地上綜橫交錯的渠管絆倒,男生見狀上前攙扶。   陳素拘謹頷首,抬手示意不必。受拒的天賜如是悠哉地走在前頭,哼起了歌,每當遇到絆腳的渠管或台階,便跺兩下腳以
Thumbnail
搖晃的客運, 窗外陽光明媚, 卻無法照進內心那片昏暗的大地, 她低頭望著螢幕, 無視窗外美景, 那是他們說好一起看的海岸...
Thumbnail
搖晃的客運, 窗外陽光明媚, 卻無法照進內心那片昏暗的大地, 她低頭望著螢幕, 無視窗外美景, 那是他們說好一起看的海岸...
Thumbnail
  鐘聲響起,提醒陳素前往化學室上課,隨着同學們陸續離去,餘下她獨個留在教室,僅以拇指和食指捏起書角拎起。即使弄去隔夜飯菜,書頁已被濕氣滲透,彌漫惡臭,書面塑膠膜如生皮膚癬似的,遍佈皺褶。   往好的方向想,以往李文兩女不是把作業丟到碎紙機,就是丟到馬桶,至少這次能勉強看懂文字和插圖。   平均
Thumbnail
  鐘聲響起,提醒陳素前往化學室上課,隨着同學們陸續離去,餘下她獨個留在教室,僅以拇指和食指捏起書角拎起。即使弄去隔夜飯菜,書頁已被濕氣滲透,彌漫惡臭,書面塑膠膜如生皮膚癬似的,遍佈皺褶。   往好的方向想,以往李文兩女不是把作業丟到碎紙機,就是丟到馬桶,至少這次能勉強看懂文字和插圖。   平均
Thumbnail
午後,坐在辦公桌前,窗外的模糊景象不經意地吸引了我的目光
Thumbnail
午後,坐在辦公桌前,窗外的模糊景象不經意地吸引了我的目光
Thumbnail
#隨筆極短篇 <我是誰> 冷氣轟轟低鳴,鍵盤敲打滴滴滴滴,電話鈴鈴長響接連一聲、又一聲。 燈光慘白罩滿冰冷空間,鐵製灰綠辦公桌排滿紙張,文字疏密不齊、扭曲歪斜。 「有霧。」女人說,雙眼盯著電腦螢幕,她的雙手依舊忙碌地繕打著什麼。
Thumbnail
#隨筆極短篇 <我是誰> 冷氣轟轟低鳴,鍵盤敲打滴滴滴滴,電話鈴鈴長響接連一聲、又一聲。 燈光慘白罩滿冰冷空間,鐵製灰綠辦公桌排滿紙張,文字疏密不齊、扭曲歪斜。 「有霧。」女人說,雙眼盯著電腦螢幕,她的雙手依舊忙碌地繕打著什麼。
Thumbnail
昨晚躺在安穩的床上,今早睜開眼卻發現自己身處幾千公里外的針葉林裡。這種事首先講求一個目擊者。先要有人信,保險公司才可能理賠。 好在這片森林裡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我坐起身時聽到的樹葉聲直到現在都還沒停歇。轉過頭,發現約十公尺外的地上坐著一名女性,亞洲女性。她叫張雅婷,台灣人,不過為了個人隱私,姑隱其名,
Thumbnail
昨晚躺在安穩的床上,今早睜開眼卻發現自己身處幾千公里外的針葉林裡。這種事首先講求一個目擊者。先要有人信,保險公司才可能理賠。 好在這片森林裡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我坐起身時聽到的樹葉聲直到現在都還沒停歇。轉過頭,發現約十公尺外的地上坐著一名女性,亞洲女性。她叫張雅婷,台灣人,不過為了個人隱私,姑隱其名,
Thumbnail
第四十部 救出年鳳妤 他望了望四周,見沒有人跟過來,就開始緩緩的做起活塞運動。就是這裡對吧?嚴言之小聲問道。他腳下分別踩進溫泉池底部的兩個凹陷處,這設計簡直就是為了讓人好站立著交合之用的。 對,就是這裡沒錯!隨著升騰的霧氣,光希囑的臉也變得有些模糊不清。 在戶外的嘈雜聲和水流聲中,兩人正在
Thumbnail
第四十部 救出年鳳妤 他望了望四周,見沒有人跟過來,就開始緩緩的做起活塞運動。就是這裡對吧?嚴言之小聲問道。他腳下分別踩進溫泉池底部的兩個凹陷處,這設計簡直就是為了讓人好站立著交合之用的。 對,就是這裡沒錯!隨著升騰的霧氣,光希囑的臉也變得有些模糊不清。 在戶外的嘈雜聲和水流聲中,兩人正在
Thumbnail
昨晚這座島嶼很不平靜,沒事兒,習主席真的沒有打過來。三個不同年齡層的女生,因為不同的事,流下了結構相仿的眼淚。 從半空中俯瞰,167倚著書桌,繼續埋首在待寫、待讀的一堆講義裡頭,房裡的燈如常地奉獻自己,這是我離開她房間後的側寫。 「妳怎麼在哭,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 167抱著雙
Thumbnail
昨晚這座島嶼很不平靜,沒事兒,習主席真的沒有打過來。三個不同年齡層的女生,因為不同的事,流下了結構相仿的眼淚。 從半空中俯瞰,167倚著書桌,繼續埋首在待寫、待讀的一堆講義裡頭,房裡的燈如常地奉獻自己,這是我離開她房間後的側寫。 「妳怎麼在哭,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 167抱著雙
Thumbnail
閉上眼,深呼吸。她感覺自己的身體遁入一片沒有邊界的黑暗當中,只有眼皮處隱微感受到的一點點光暈,在前方流動著。
Thumbnail
閉上眼,深呼吸。她感覺自己的身體遁入一片沒有邊界的黑暗當中,只有眼皮處隱微感受到的一點點光暈,在前方流動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