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眾來說,有錢人的形象經常是停在媒體與電影的塑造印象,知道他們擁有大企業,在企業中從事重要的位置,並大量投資各種產業,同時又做了許多公益;在生活上,會見各種名人,並穿上品牌服飾與使用貴重的產品。
而本書《致富原子習慣:前國稅局官員解密,有錢人不說,卻默默在做的29個養錢法則》,作者為:小林義崇,是一位前東京國稅局的官員,由於遺產稅計算非常複雜,因此他經常被有錢人詢問遺產稅問題,甚至為了調查遺產稅,避免逃稅,他會去拜訪日本有錢人,因此拜工作機會所賜,確實能深入並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有錢人的生活模式。
作者期望揭露在本書揭露有錢人的生活方式,並從中分類為「家計」「理財」「生活」與「家人」四個面向,並整理為 29 個習慣供大家學習與參考,期望讀者也能養成對財富有利的好習慣。重點一:每一筆錢都會用心思考,並在刀口上使用
大眾普遍對於富人住宅,都停留在電影的既定印象,一間很大奢華豪宅,充滿精美的擺飾與古董,甚至外面還有游泳池與跑車,更誇張的還有自己的直升機,等等象徵有錢的生活用品。
但作者造訪了眾多富裕階級的房子,發現大部分都非常的普通,沒有太多的高價古董,只是比一般人家中整理得更加整齊,甚至更為清爽。
詢問開支的時候,發現富裕階級不因為有錢,就不計較錢的開支,反而都有一位善於管理家計的家人,會詳細的紀錄每一筆花費,並控制每一位成員的花費,確保生活的開支。
甚至比較誇張的富人,在打電話詢問國稅局的時候,都會打通十秒鐘,給家中電話後,請國稅局回撥,就是為了要省下更多錢。因此富裕階級都有以下幾個習慣:
- 物非所值,便宜也不買:在平日的生活中,不會每天去吃豪華餐廳與穿各種品牌,反而會刻意穿的普通,並會記錄每一筆消費,確保沒有浪費的開支。
- 會買偏高價卻品質良好的產品,並經常使用:富裕階級並不會因為便宜而去購買,在需要長期使用的產品,他們會傾向高品質的產品,就算有點貴也會願意花錢,不是因為可以拿出來炫耀,而是因為高品質的產品長期使用,會比低品質的產品省下更多的錢。
- 不賭博:作者幾乎沒有遇到靠彩劵方式變成富人的人,因為只要有財務知識都會知道,投資的賺錢效率是遠高於賭博的。
以上可知,在成為有錢人的路上,賺錢是很重要的條件,但能具備守財能力的才有機會讓自己邁向富裕階級。
重點二:有錢人的優勢在於比一般人擁有更多的投資方式,卻不一定精通投資
有錢人擁有大量的資產,能承擔更多的財務風險,因此國家與金融機構會給更多的投資方式給有錢人進行投資,比如說:不動產、避險基金、銀行客製化投資、未上市股票、衍生性金融產品或特殊的金融產品,且根據日本的稅制,投資到一定的金額以後,抽取的稅率會低於一般受薪階級,且不同的投資方式還能達到節稅,且間接達成分散風險的方式,因此有錢人比一般人擁有更多的投資方式累積財富。
但作者發現有錢人不一定像是眾人所想像的精於投資,甚至不太會投資,他們只是大部分的人都認真地將精力花在本業上,因此在投資領域,不知不覺就變成長期投資。且在作者的訪問富人中,幾乎沒有人靠股票當沖來成為富人的,而富人因為專注在本業上,即便遇到股價下跌,也足以維持生活,因此不會輕易離開市場。
因此效仿有錢人,專精在本業,並進行長期投資與分散風險,才能保有資產可以穩定上升,且不因為生活變動而影響道路。
重點三:雖然節儉在生活,卻花錢在社交與教育費用
但影視中看到的有錢人會參加派對,看起來跟「重點一」描述的節儉,似乎相違背,但其實並沒有,有錢人其實很愛參加聚會,尤其願意參加高級會員制俱樂部,跟其他有錢人一同享樂,即便花費非常巨額,他們還是很願意花錢參加,這是因為藉由這個私人空間,他們有機會彼此促成更大的生意,效益遠遠大於社交的費用,只是他們不能只在裡面玩樂,更要花時間盡量包裝有用的資訊,與他人交換訊息與合作信任。
有錢人另外一個不會省錢的項目就是教育費用,他們很重視下一代的教育,認為與其把大量的財產給後代,會被政府收取大量的遺產稅,不如培養他們賺錢的能力,這樣才能確保一代可以富過一代,因此後代教育對他們來說,才是最大筆的投資。
最後
這是以日本國稅局官員的視角,與作者個人經驗統整的有錢人的生活習慣,該書不僅僅只是探索習慣,還有大量在日本當地,身為有錢人該如何進行節稅,並如何跟國稅局官員溝通,以避免被抽取過多的遺產稅的方法,雖然該內容其實不太適用於台灣地區,但仍有部分的節稅方法,可以相同用於台灣的環境。
本書適合閱讀的人:
✅ 希望從日常習慣中培養致富思維的一般大眾
✅ 想了解有錢人思維與財務行為模式的年輕族群
✅ 想學會理財、累積資產的上班族與自由工作者
書籍資訊
作者:小林義崇
書名:致富原子習慣:前國稅局官員解密,有錢人不說,卻默默在做的29個養錢法則
原文書名:元国税専門官がこっそり教える あなたの隣の億万長者
👉 點這裡讀墨
感謝您的閱讀,想要了解更多設計、行銷與商業好書,歡迎點這裡加入 👉 我的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