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台灣史研究彙編(二十一)宗教與信仰

黎胖-avatar-img
發佈於黎胖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以出版時間排序

*2025.10.11更新

宗教與信仰

彭明輝,《舉頭三尺有神明:中和地區的寺廟與聚落發展-北縣鄉與社會大系(2)》,新北: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2。

康樂、簡惠美,《信仰與社會-北縣鄉與社會大系(3)》,新北: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2。

林富士,《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台灣的厲鬼信仰-北縣鄉與社會大系(4)》,新北: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2。

羅光、黃金鋒、蔣偉群,《台北縣的佛寺與建築-北縣鄉與社會大系(6)》,新北: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2。

黃萍瑛,《臺灣民間信仰孤娘的奉祀》,板橋市:稻鄉,2008。

林美容、李家愷,《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台北:五南,2014。

曾慶豹,《約瑟和他的兄弟們--護教反共.黨國基督徒與臺灣基要派的形成》,臺北:教會公報出版社,2017。

謝國興主編,《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台灣史論叢 民間信仰篇】》,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

江燦騰、張珣、蔡淑慧,《臺灣民眾信仰中的兩性海神:海神媽祖與海神蘇王爺的當代變革與敘事》,台北:前衛,2019。

林瑋嬪,《靈力具現:鄉村與都市中的民間宗教》,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

林美容,《媽祖婆靈聖:從傳說、名詞與重要媽祖廟認識台灣第一女神》,台北:前衛,2020。

黃克先,〈跨國宗教與受限制的黨國:從監控檔案再探長老教會的政教關係〉,《臺灣社會季刊》第70期(2021,臺北),頁1-76。

鍾雲鶯,《沉默卻關鍵的人物:一貫道基礎忠恕臺灣開荒前人袁翥鶚的個案研究》,臺北:政大出版社,2021。

楊弘任、畢遊塞(Sébastien Billioud)編,《從臺灣到世界:二十一世紀一貫道的全球化》,臺北:政大出版社,2022。

鄭睦群,《從大中華到台灣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國家認同及其論述轉換(二版)》,臺北:政大出版社,2023。

林富士,《巫者的世界》,台北:三民,2023。

林伯奇、林美容,《水邊行事:從水出發,認識台灣的民俗》,台北:前衛,2023。

林和君,《魔神仔、矮黑人、saraw與其他:台灣跨族群山靈傳說比較與探析》,台北,學生書局,2023。

張貴閔,〈解構中國因素:跨海峽民間宗教交流的制度邏輯〉,《政治科學論叢》第98期(2023,臺北),頁111-148。

陳慧宏,〈宗教與現代臺灣發展關係的思考:從基督宗教看臺灣與世界〉,收入陳弱水主編,《公共人文學的反思與實踐:以臺灣為場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3),頁 165-226。

楊弘任主編,《貫之以道 : 五教同源脈絡下的民間儒家實踐》,臺北:政大出版社,202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黎胖書房
111會員
106內容數
書評書介、史普文章、影評隨感、政治時評。
黎胖書房的其他內容
2025/10/12
*以出版時間排序 *2025.10.11更新
2025/10/12
*以出版時間排序 *2025.10.11更新
2025/10/12
*以出版時間排序 *2025.10.11更新
2025/10/12
*以出版時間排序 *2025.10.11更新
2025/10/12
*以出版時間排序 *2025.10.11更新
2025/10/12
*以出版時間排序 *2025.10.11更新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作者: 柏楊 出版社:星光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5月 第一版第一刷
Thumbnail
作者: 柏楊 出版社:星光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5月 第一版第一刷
Thumbnail
作為日本神道教的代表物,神社曾遍佈全台灣,其中有些也兼具著博物館的角色,並以供奉之名收藏著許多珍貴的藝術品;藉由挑選介紹其中的時間文物,這本由劉錡豫所著的《神明離去之後》,也企圖透過它們的身世,為台灣近代史打開另一道窗口。
Thumbnail
作為日本神道教的代表物,神社曾遍佈全台灣,其中有些也兼具著博物館的角色,並以供奉之名收藏著許多珍貴的藝術品;藉由挑選介紹其中的時間文物,這本由劉錡豫所著的《神明離去之後》,也企圖透過它們的身世,為台灣近代史打開另一道窗口。
Thumbnail
作者:林衡哲編著/陳永興/郭松棻/吳潛誠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3-05-29
Thumbnail
作者:林衡哲編著/陳永興/郭松棻/吳潛誠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3-05-29
Thumbnail
衛城推出新書《神明離去之後》和《戰爭中的美術》。前者以物品談藝術和歷史,從不同日本神社文物切入臺灣歷史觀察,有意思的觀察。後者介紹二戰時期的戰爭畫,分析藝術家的詮釋方向,以及促成這些畫作的因素。兩本書深入淺出地說明臺灣歷史,論述明確且嚴謹,非常值得一讀。
Thumbnail
衛城推出新書《神明離去之後》和《戰爭中的美術》。前者以物品談藝術和歷史,從不同日本神社文物切入臺灣歷史觀察,有意思的觀察。後者介紹二戰時期的戰爭畫,分析藝術家的詮釋方向,以及促成這些畫作的因素。兩本書深入淺出地說明臺灣歷史,論述明確且嚴謹,非常值得一讀。
Thumbnail
作者: 平泉澄 譯者: 梁曉弈, 黃霄龍, 劉晨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9/04/17
Thumbnail
作者: 平泉澄 譯者: 梁曉弈, 黃霄龍, 劉晨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9/04/17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