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強化學習》96/100 強化學習與自監督學習整合 🔁 少資料也能先學會探索!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AI時代系列(3) 機器學習三部曲: 📘 第三部:《強化學習 —— AI 的決策與進化》

96/100 第十週:📌 部署、整合與未來展望

96.強化學習與自監督學習整合 🔁 少資料也能先學會探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單元導言

在許多應用場景中,強化學習(RL)探索成本高、樣本效率低。而自監督學習(Self-Supervised Learning, SSL)在沒有標記資料的情況下,能有效提取結構與特徵。當兩者結合時,可以讓 agent 在互動前就有初步認知能力,大幅提升 RL 效率與泛化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整合的基本概念

結合方式 說明

🧠 Pretraining 先用自監督任務學習世界模型或表示空間,再用 RL 優化策略

📦 同時訓練 在 RL 過程中加入對比學習 / 預測任務作為輔助目標

🧪 探索引導 讓 agent 根據預測錯誤、自我對比結果作為 intrinsic rewar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典型實作範例

🎯 案例 1:Atari 遊戲中用 BYOL 進行預訓練

python

# 使用 PyTorch 為 encoder 預訓練

class Encoder(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__init__()

self.net = nn.Sequential(

nn.Conv2d(4, 32, 8, 4), nn.ReLU(),

nn.Conv2d(32, 64, 4, 2), nn.ReLU(),

nn.Flatten(),

nn.Linear(3136, 512)

)

def forward(self, x):

return self.net(x)

# 自監督目標:讓不同時間點的畫面學出相似向量

loss = F.mse_loss(encoder(obs_t), encoder(obs_t_plus1))

這段程式展示了使用 PyTorch 實現自監督學習的感知編碼器(Encoder)預訓練流程。Encoder 網路透過多層卷積神經網路(CNN)處理影像輸入(例如遊戲畫面序列或強化學習環境的觀測),最後輸出 512 維的狀態向量。訓練目標採用自監督學習:讓相鄰時間點的觀測畫面(obs_t 與 obs_t_plus1)經編碼器後的特徵向量盡可能接近,使用均方誤差(MSE Loss)作為學習目標。透過這樣的預訓練,編碼器能學到穩定且有意義的環境特徵,為後續強化學習策略學習提供更好的狀態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案例 2:DreamerV2 - 用世界模型模擬環境進行 RL

Dreamer 使用 自監督方式學會觀察-動作-回報的轉移模型,然後用這個模型內部進行多次虛擬互動,再做策略更新。

組件 說明


Representation Model 將畫面轉成隱變數 z

Transition Model 學習 p(zt+1∣zt,at)

Reward Model 預測報酬 rt

Policy 用於虛擬世界中的策略搜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優勢與挑戰比較

🔍 自監督學習在強化學習中的優缺點分析

📊 資料效率

o 優點: 能利用大量未標註資料學習特徵表達

o 挑戰: 若學到的特徵與任務無關,會影響後續決策效果

🧭 探索能力

o 優點: 可透過預測誤差(prediction error)激發內在好奇心(curiosity),引導探索

o 挑戰: exploration signal 容易不穩定,可能導致探索偏差或陷入次佳策略

🌐 泛化能力

o 優點: 可學習可轉移的表徵空間,支援多任務學習

o 挑戰: 不同任務間仍需進行 fine-tuning 調整適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應用場景

場域 實際應用

自駕車 視覺模組用 SSL 預訓練,提升少量標註下的 RL 表現

機器人操控 讓機器人學習「空間認知」再進行策略訓練

醫療診斷 用 SSL 模型學會抽象生理訊號特徵後,再進行決策型訓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單元小結

自監督學習為強化學習打好地基!

在數據有限、互動昂貴的現實場景中,這種整合能提升學習效率、擴展應用邊界,是未來 RL 系統設計的核心手段之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ansen W的沙龍
16會員
408內容數
AIHANS沙龍是一個結合AI技術實戰、產業策略與自我成長的知識平台,主題涵蓋機器學習、生成式AI、創業經驗、財務規劃及哲學思辨。這裡不只提供系統化學習資源與實作案例,更強調理性思維與行動力的結合。無論你是AI初學者、創業者,還是追求人生升維的行者,都能在這裡找到前進的方向與志同道合的夥伴。
Hansen W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16
聯邦強化學習(Federate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L)結合強化學習與聯邦學習概念,讓多個本地 agent 在保護隱私的前提下分散訓練並共享策略。透過模型聚合(FedAvg),可實現跨環境協作與泛化,廣泛應用於智慧交通、工廠與醫療領域。
2025/10/16
聯邦強化學習(Federate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L)結合強化學習與聯邦學習概念,讓多個本地 agent 在保護隱私的前提下分散訓練並共享策略。透過模型聚合(FedAvg),可實現跨環境協作與泛化,廣泛應用於智慧交通、工廠與醫療領域。
2025/10/16
強化學習系統結合深度學習感知、策略決策與外部控制,構成智慧應用的核心架構。透過 CNN 提取狀態特徵,RL 模型決策動作並與模擬器互動,實現自駕、機械手臂等智能閉環控制。
2025/10/16
強化學習系統結合深度學習感知、策略決策與外部控制,構成智慧應用的核心架構。透過 CNN 提取狀態特徵,RL 模型決策動作並與模擬器互動,實現自駕、機械手臂等智能閉環控制。
2025/10/16
OpenAI Gym 提供統一標準化的強化學習環境,方便演算法測試;RLlib 則支援分散式訓練、多演算法與自動調參,讓 RL 模型能快速從實驗走向產業部署,實現高效開發與應用整合。
2025/10/16
OpenAI Gym 提供統一標準化的強化學習環境,方便演算法測試;RLlib 則支援分散式訓練、多演算法與自動調參,讓 RL 模型能快速從實驗走向產業部署,實現高效開發與應用整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129 中說,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 (BER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129 中說,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 (BER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有資料集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3 ,必要的清理函數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4 ,現在把它們湊在一起,如下: # load Eng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有資料集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3 ,必要的清理函數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4 ,現在把它們湊在一起,如下: # load Eng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繼 AI說書 - 從0開始 - 82 與 xxx ,我們談論了衡量 AI 模型的方式,那當你訓練的模型比 State-of-the-Art 還要好並想要進行宣稱時,需要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繼 AI說書 - 從0開始 - 82 與 xxx ,我們談論了衡量 AI 模型的方式,那當你訓練的模型比 State-of-the-Art 還要好並想要進行宣稱時,需要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 可以透過繼承預訓練模型 (Pretrained Model) 來微調 (Fine-Tune) 以執行下游任務。 Pretrained Mo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 可以透過繼承預訓練模型 (Pretrained Model) 來微調 (Fine-Tune) 以執行下游任務。 Pretrained Mo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