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來聊一個可能有點反直覺,但卻是我認為在約會過程中,最重要的核心態度——我們要學會享受不確定性。
回想一下,我們在跟女生聊天時,是不是常常腦袋裡有個劇本?「我說這句話,她就『應該』要怎麼回?」、「萬一她回了別的,我該怎麼辦?」包含以前的我在內,很多人在互動時,都會渴望一切能照著預期走,我們非常需要一種「確定感」。
但殘酷的現實是,真實的人際互動,尤其是兩性關係,從來就不存在所謂的確定性。 我們永遠無法預測對方會出什麼牌、會如何回應我們。關係的本質,就是充滿了不確定。為什麼我們如此渴望「確定感」?
那為什麼我們還如此渴望確定感?這可能源於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和成長背景。在考試文化裡,只要努力讀書、做完題目,就能得到好成績;進入職場,只要完成任務,就能獲得獎勵。我們太習慣生活在一個「只要A,就能得到B」的線性模式中,總以為整個世界都該如此運作。
當「劇本」失控:追求確定感,如何毀掉你的約會?
然而,當我們把這種追求確定感的模式,套用到男女社交裡時,災難就發生了。
我們精心準備的笑話,對方可能毫無反應;我們自認真誠的稱讚,卻只得到禮貌性的回饋。女生的心思和反應,往往超乎我們的預期。
當現實脫離了我們腦中的劇本時,我們會怎麼樣?我們會慌張、不知所措、變得僵硬、尷尬。這些負面反應,就像在原本可能還不錯的社交氛圍中,投下了一枚炸彈,瞬間毀掉一切。曖昧的氣氛煙消雲散,原本可能發展的關係戛然而止。
所以你看,過度追求確定感,反而讓我們在社交中的表現變得更糟。
一個心態的轉捩點:放下劇本,擁抱當下
過去我也長期活在這種預設劇本、揣測對方心理的模式中,結果就是不斷碰壁。直到我偶然間開始嘗試不一樣的做法——我捨棄了對確定感的追求,告訴自己:「我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我只想做好『現在』想做的事。」
我不再預設對方會聊什麼、會怎麼回應,甚至,我連「我自己」會做出什麼回應都不預設。這個轉變,反而讓我的社交生活,開始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有趣發展。
擁抱「不確定性」的4個驚人好處
當我開始用這種「擁抱不確定性、享受不確定性」的心態去約會時,我發現了幾個巨大的好處:
- 我變得更放鬆、更 Chill:因為我對自己唯一的要求,就是「享受過程」。無論發生什麼,只要不太離譜,我都能從中找到樂趣。每一次約會,都成了一場好玩的體驗。
- 「意外」反而成為學習的契機:當對方的反應超出我的預期時,我不再慌張,反而會感到好奇:「為什麼她會有這樣的反應?」我會去詢問、去理解。每一次的「意外」,都讓我對「他人如何理解世界」,多了一份掌握,我的應對能力也因此越來越從容。
- 我更認識了「自己」:當我拋棄劇本,用一種近乎「即興」的方式去互動時,我常常會做出連自己都沒預料到的行為。我才發現:「喔!原來我在這種情境下,會有這樣的表現!」透過一次次的真實互動,我反而更深刻地認識了自己。
- 更容易建立「真實的連結」:當我不再扮演某個角色、不再照劇本演戲時,我呈現出來的就是最真實的樣貌。如果對方能夠接受這個真實的我,我們之間就有機會發展出一段更有意義、更深刻的關係。這種基於真實的連結,遠比靠劇本演繹出來的關係,更穩固、更有價值。
啟動正向循環:越放鬆,越有魅力
這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當我享受不確定性 → 我就能放鬆投入 → 我就能展現真實自我 → 我就能吸引到能接受真實我的人 → 我就更享受社交 → 下一次社交,我繼續擁抱不確定性… 這個過程,讓我的約會體驗越來越好。
安全第一:在安全的場景裡擁抱不確定
當然,擁抱不確定性,不代表要讓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我們還是要在「安全性」的原則下,去進行這場實驗。盡量選擇安全、可控的約會場景,例如:咖啡廳、博物館、展覽館等,這些地方很難出現嚴重的突發狀況。在一個讓你安心的環境裡,你才能更放心地展現自己,擁抱互動中的不確定性。
結論:放下掌控,反而收穫更多
我知道,要放下對確定感的掌握,非常不容易。但請相信我,當你開始能夠擁抱不確定性時,你的約會體驗一定會變得非常豐富、非常多元。你會發現,當你試圖不去控制一切的時候,反而更能收穫到意想不到的、更有趣的體驗。














